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Dmol3程序对环氧丁二酸的结构和相关性质(键角键长、Mulliken电荷、振动强度、热力学性质、分子得失电子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性研究。通过Dmol3中的geometry optimization计算出各原子的电荷、振动频率等性质。计算结果明环氧丁二酸分子容易得到电子,并且环氧基上氧原子是与其它物质亲电反应的作点。  相似文献   

2.
于冰冰  徐敬尧  张超 《化学世界》2019,60(6):363-368
为了探究煤中噻吩类有机硫化合物降解规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来对煤的一种含硫模型化合物进行量子化学方面的计算与研究。采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Dmol~3程序分析了与煤有关的含硫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DBT)的结构和相关性质(键角键长、电荷、振动频率、热力学性质、分子反应活性及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处于噻吩环结构中的C—S键键能和C—C键键能相等,噻吩环中的C—S键键能大于非环中的C—S键键能;预测噻吩中C—S键更难断裂;模型化合物中的S原子处HOMO伸展较大,是给电子的位置,S原子易失去电子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供杂原子四面体AsnP4-n(n=1-3)的更多的结构和性质方面的信息,利用B3LYP/6-311++G**理论研究了P4,AsP3,As2P2,As3P和As4分子在气相的几何体结构并进行了解析振动频率的分析。采用Dmol3程序在GGA,BLYP/DNP和LDA,PWC/DNP理论水平上研究了五个分子的能量和电离势,通过分析能量得出了五个分子的稳定性是依次减弱;通过比较电离势的大小得出五个分子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温度298.15~1000.00K范围五个分子的熵、热熔,焓及吉布斯自由能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以二苯硫醚为原料,经氯磺酸磺化、锌粉和冰醋酸还原制得4,4′-二巯基二苯硫醚,然后在氢氧化钠作用下,4,4′-二苯硫醚与2-甲基丙烯酰氯酯化,生成目的产物4,4′-二巯基二苯硫醚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溶剂,还原剂锌粉用量及阻聚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总收率52.3%。  相似文献   

5.
高阳  邓亚慧  周书胜 《辽宁化工》2023,(12):1727-1730
为了解决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金属腐蚀问题以及现场处理剂材料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环,通过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生物毒性以及生物降解实验评价食用香料二糠基二硫醚的缓蚀性能以及环境友好性。结果表明:二糠基二硫醚缓蚀剂的加入使N80钢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显著下降,该分子在N80钢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吸附,显著地提高了N80钢腐蚀反应的活化能,使得金属发生腐蚀反应要克服更高的能量障碍,从而减缓了金属的腐蚀;二糠基二硫醚分子含有多个硫原子以及糠基,以配位键的形式与金属形成稳定的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抑制电化学腐蚀的发生,达到保护金属的目的。从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分析,二糠基二硫醚具有优异的环境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带有两个三苯基硫鎓盐的新型阳离子光固化剂双[(4-二苯硫鎓)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以二苯硫醚为主要原料,经过氧化得到了二苯亚砜.然后,二苯亚砜与二苯硫醚在酸的催化下反应制备了双[(4-二苯硫鎓)笨]硫醚-双-六氟磷酸盐.收率75%.  相似文献   

7.
以二苯硫醚为主要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氧化得到了二苯亚砜.然后,二苯亚砜与二苯硫醚在硫酸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双[(4 二苯硫)苯]硫醚 双 六氟磷酸盐,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9%提高到75%;对其结构进行了UV、IR、H NMR和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中含硫杂质的微波响应特性是研究煤炭微波脱硫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选取了几种典型的硫醇硫醚类煤炭含硫模型化合物及其结构类似物,采用同轴空气线法测试了其在9 k Hz~6.5 GHz频率的介电性质。结果表明,ε′的大小关系为:三苯基甲硫醇三苯基甲醇二苯二硫醚二苄基硫醚联苄;ε″和tanδ的大小关系为:二苯二硫醚三苯基甲硫醇三苯基甲醇二苄基硫醚联苄。在频率2.2 GHz附近,可以实现二苯二硫醚和三苯基甲硫醇的选择性加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2种典型的有机共晶体系芘-八氟萘晶体和芘-1,2,4,5-四氰基苯晶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其分子带电荷性质,同时系统考察分子堆积对其电荷的影响规律。计算表明有机共晶中分子堆积结构能显著影响分子间的电荷转移,且采用最稳定的两体分子可以近似描述有机共晶中的电荷转移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Gaussion View软件用Hartree-Fock方法及STO-3G基组优化13种已知pK_a实验值的单取代苯亚硒酸化合物,得到它们的Mulliken电荷和NBO电荷,以羟基上的H1、O1原子及Se原子的Mulliken、NBO电荷分别对pK_a实验值做图,得到6个线性拟合方程,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关性大小,R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好,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线性回归方程。再选取13种未知pK_a实验值的单取代和多取代苯亚硒酸化合物,算出各自的电荷,用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其pK_a值。结果表明,用O1原子的Mulliken电荷值与其实验pK_a值的线性回归方程,来预测未知取代苯亚硒酸的pK_a值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月桂酰氯与二苯硫醚经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备十二酰基二苯硫醚中间体,然后经磺化和中和合成油脂基表面活性剂十二酰基二苯硫醚磺酸钠,并用FTIR、1HNMR和HPLC等方法表征了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和含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十二酰基二苯硫醚磺酸钠的克拉夫特点(TK)<0℃,25℃时CMC和γCMC分别为4.38×10-4mol/L和37.63 mN/m,钙皂分散力为26%,并能分别在质量分数9.7%NaOH、14.5%CaCl2、24.3%NaCl和30.9%HCl水溶液中溶解。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优秀的低温溶解性,较好的抗钙皂形成能力和优异的耐电解质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Hypersil ODS2 5μm C18柱对4,4'-二羟乙氧基二苯硫醚进行了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的分析研究。以V(甲醇)∶V(水)(含5mmol/L戊烷磺酸钠和1%醋酸)=50: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54nm,可在20min内对4,4'-二羟乙氧基二苯硫醚进行杂质检测和纯度分析。线性范围为0.2~2.0μg。回归方程为Y=18532.3X-845.6,r=0.9993。该方法可用于对4,4'-二羟乙氧基二苯硫醚(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监控及产品的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以二苯硫醚和二氯乙烷为原料,然后逐一加入三苯基膦和甲苯,在重结晶后的产物中加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酰氯,最终制备出目标产物4,4-二巯基二苯硫醚双甲基丙烯酸酯。并且使用红外光谱、XRD图表征其结构。最后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了中间体的折光率和阿贝数,表明了硫原子基团不仅可以提高树脂单体的摩尔折射率,并且可以降低光学树脂的色散性。  相似文献   

14.
以3-氯-1-丙醇、6-氯-1-己醇、4,4'-二巯基二苯硫醚(TDBT)及1,4-苯二甲硫醇为反应原料,分别合成目标产物双[4-(3-羟丙基)硫苯基]硫醚(BHPT)、双[4-(6-羟己基)硫苯基]硫醚、3,3'-(1,4-苯二甲基)二硫-1-丙醇和6,6'-(1,4-苯二甲基)二硫-1-己醇。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方法确定产物为目标产物。以BHPT为目标物,经考察后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TDBT与3-氯-1-丙醇摩尔比为1∶2.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核磁氢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环双(百草枯对苯撑)(CBPQT)与双2-萘甲酸三缩四乙二醇(N-P4-N)在乙腈溶液中能够形成1∶1的二元超分子给受体体系.瞬态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该超分子体系中光诱导电子转移的速率kCS>1.0×108s-1,电子回传的速率kCR=1.26×103s-1,光诱导电子转移所生成电荷分离态的寿命长达794μs.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其分子和电子结构的多样性已成为催化、分析化学、生物科学以及光电技术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发光材料领域,过渡金属铱和铂的配合物,由于重金属原子的引入使其可以有效的利用三线态激子的辐射衰减来提高电致发光效率,进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过渡金属配合物自旋轨道耦合能力强,能有效混合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使电致发光器件内部量子产率达到100%,是理想的电致发光材料。本文利用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过渡金属Ir(Ⅲ)配合物的几何结构、前线分子轨道性质、磷光光谱和电致发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辅助配体结构的改变对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本文中所研究的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质及电荷传输平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G98W程序中的PM3方法对42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进行了优化计算,以计算得到的分子轨道能、碳原子电荷以及原子距离指数、定位基指数作为PCDFs的分子结构描述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PCDFs在云杉针叶表面的光解半衰期与其分子结构描述符之间的6元线性方程,并用Jackknife方法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相关性高,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二硫醚广泛应用于从生物化学到不同工业重要聚合物的各个领域,也是用于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间体。寻找和开发高效、温和、环保且廉价的有机二硫化物制备方法,对有机官能团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硫醇的氧化偶联是制备二硫醚的最佳和最简单的途径。与二芳基二硫醚相比,有关二烷基二硫醚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重点关注二烷基二硫醚合成方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反应,从催化或非催化硫醇与分子氧氧化、化学计量合成、电化学氧化及以硫磺作为氧化剂的氧化偶联5个方面综述了各自的合成反应机理、优点和局限性,以期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星彦  王墨  戴璇  彭新华  唐双凌 《化工进展》2021,40(10):5491-5498
对NO2硝化正己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正己烷与NO2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为4h的反应条件下,正己烷转化率可达85.9%。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NO2硝化正己烷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3df,2pd)//B3LYP/6-31G*计算水平下精确计算了三个可能反应途径的活化能(Ea)。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决速步骤为NO2中O原子进攻正己烷中的H原子,其中2-硝基己烷和3-硝基己烷为主要产物,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分子几何结构、原子电荷和IR振动频率的数据表明C—H键的断裂和N—H键的形成是一个协同过程,参与硝化反应的原子C(5)、H(7)、O(22)、O(23)和N(21)的分子几何参数及其原子电荷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油脂基表面活性剂因性价比高、对环境友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月桂酰氯与二苯硫醚经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备十二酰基二苯硫醚中间体,然后经磺化和中和合成新型油脂基表面活性剂十二酰基二苯硫醚磺酸钠,并用FT-IR、1H NMR和HPLC等方法表征了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和含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十二酰基二苯硫醚磺酸钠的克拉夫特点(TK) < 0 oC,25 oC时cmc和γcmc分别为4.38×10-4 mol/L和37.63 mN/m,钙皂分散力为26%(wt%),并能分别在9.7%(wt%) NaOH、14.5%(wt%) CaCl2、24.3%(wt%) NaCl和30.9%(wt%) HCl水溶液中溶解。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优秀的低温溶解性,较好的抗钙皂形成能力和优异的耐电解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