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草发酵产氢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稻草为发酵原料 ,控制发酵料液pH值在 5 0左右 ,采用批量发酵工艺 ,进行了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稻草的产氢潜力为 5 3.5mL/g·TS和 6 3.6 5mL/g·VS。  相似文献   

2.
猪粪发酵产氢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批量发酵工艺,以解猪粪为原料,进行了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发酵料液pH值控制在5.0左右,实验结果表明,鲜猪粪的产氢潜力为127ml/g(TS)和158ml/g(VS).  相似文献   

3.
以甲酸为发酵原料进行试验,控制发酵料液的pH在4.8左右,试验共分为10组,每组中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酸作为抑制剂。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研究乙酸在产氢过程中的抑制作用。由试验可知,当乙酸浓度≥7000mg/l时,抑制作用显著,使产气停止。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为原料,以实验室长期驯化的猪粪发酵残留物为底物的混合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在常温下进行批量发酵,发酵料液体积400 ml,RHT=86 d.TS质量分数为6.36%时,进行厌氧发酵产H2,产H2结束后使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为7.42,继续发酵产CH4.结果表明:辣椒产氢潜力(TS)为103.0L/kg,VS产氢潜力145.7 L/kg;TS产甲烷潜力为254.6 L/kg,VS产甲烷潜力为276.9 L/kg,其TS能量利用潜力达2 222.4 kJ/kg.  相似文献   

5.
以木薯酒精废醪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至5.0,在(35±1)℃的中温条件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实验,发酵料液的TS浓度设为6%。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发酵试验的运行时间为11 d,净产气量为1615 mL,产氢潜力为92.13 mL/g(TS)、97.58 mL/g(VS),能源转换效率为1.58%。针对产氢发酵和产甲烷发酵能源转换效率低这一问题,对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原料种类、接种量、温度、pH值、发酵浓度、氢气分压等参数对联合厌氧发酵的影响以及对发酵过程中动力学和菌群的探讨,并对以厌氧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的方法处理木薯酒精废醪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可为以后木薯酒精废醪的能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H值调控对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厌氧活性污泥作产氢接种物,发酵有机质产生氢气,一般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以厌氧活性污泥作接种物,有机酸为基质,在厌氧、恒温25℃、不同的pH值下,启动发酵产氢,以及监测产氢过程中的pH值变化,得出pH值过高时,有大量的甲烷生成,pH值过低时,则对产氢细菌不利,难于产氢。启动发酵产氢时,pH值不宜底于4.3,较为适宜的产氢pH值范围4.5~5.5。  相似文献   

7.
小桐子油枯厌氧消化产气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3±1℃条件下,采取批量发酵工艺,研究了小桐子油枯发酵产沼气的潜力.试验结果表明:小桐子油枯TS,VS产沼气的潜力分别为404.23,435.12 ml/g,原料的TS,VS利用率分别为19.90%,34.30%;通过稀碱溶液调节发酵料液的pH值,有利于厌氧发酵产气的进行,TS,VS产沼气潜力分别升至478.79,515.38 ml/g,原料的TS,VS利用率分别升至25.89%,48.02%.  相似文献   

8.
以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协同厌氧制氢工艺研究不同温度、物料配比对厌氧产氢潜力和中间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55℃高温发酵时,餐厨垃圾单独厌氧发酵产氢效果最佳,产氢潜力、最大产氢速率分别为342.49 mL、41.48 mL/h,是35℃中温发酵的1.2倍。35℃中温发酵,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配比为5∶1时氢气含量最高为56.4%。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氨氮浓度呈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累积产氢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含量与累积产氢量呈正相关,氨氮浓度与累积产氢量呈显著负相关。温度、物料配比和pH值的优化调控对协同厌氧制氢工艺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15~23℃)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菠萝皮渣厌氧发酵制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菠萝皮渣的TS,VS发酵产氢潜力分别为156.9,164.19ml/g;发酵料液中原料的TS,VS利用率分别为35.59%,48.37%。  相似文献   

10.
孙堂磊  王毅  胡建军 《太阳能学报》2015,36(9):2071-2076
以粒度小于0.088 mm秸秆粉的酶解液为底物与热预处理活性污泥(其中TS%为6.77%,VS%为47.90%,COD为36.665 g/L)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实验,以累积产氢量和产氢速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热预处理(100℃水浴)时间、初始p H值、酶解液浓度、发酵温度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并利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对产氢过程进行回归分析,优化出最佳玉米秸秆酶解液厌氧发酵产氢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利用玉米秸秆酶解液进行厌氧发酵产氢时,当活性污泥热预处理时间为15 min、初始p H值为5.0、玉米秸秆粉酶解液浓度为22.34 mg/m L、发酵温度为40℃时,产氢效果最佳,此时最大累积产氢量达到653.98 m L,最大产氢速率为15.89 m 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