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实现菜籽粕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了一种从菜籽预榨-浸出粕中两步提取植酸的工艺.考察了酸洗pH、酸洗时间、碱提pH和碱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浓度等对植酸提取的影响.将经过复合纤维素酶水解的菜籽粕在pH 5.0和50℃下酸洗3h获得酸洗液,然后用EDTA浓度0.1mol/L的碱性溶液在pH 12.0和50℃下碱提酸沉获得乳清液,经以上两步可将菜籽粕中的植酸基本提取完全.将提取液中的粗植酸经氢氧化钙沉淀并酸化,再经离子交换可获得纯度为69.96%、提取率为58.0%的植酸产品.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叙述了一种菜籽中硫甙的HPLC定量分析法。此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简便、可检出样品中的吲哚类硫甙等。在对不同品种菜籽分析后指出,对传统菜籽不可用烯丙基硫甙作内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等分析方法探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菜籽粕中硫甙含量的各个因素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佳酶解反应条件为:酶量:样品量=2:10,缓冲溶液的pH=7,温度30℃,时间2h;最佳显色反应条件为:氨水-乙醇浓度为20%,温度50℃,时间2 h;检出限范围1.4~280 μmol/g,精密度实验的变异系数为0.39%.  相似文献   

5.
大豆粕残油是众多油厂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它衡量了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从大豆预处理对降低粕残油的影响,阐述了大豆预处理四个主要工序的操作技术及工艺参数,并对浸出效果做了分析,结果证明,大豆粕残油是能够降到1%以下的,此经验可为100t/d以下的浸出油厂借鉴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粕和茶皂素中皂苷的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重量法、香草醛-浓硫酸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了茶皂素粗提物(皂苷质量分数≥50.0%)、高纯度茶皂素(皂苷质量分数70%~90%)和油茶籽粕中皂苷的定量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取样量对油茶籽粕中皂苷的重量法测定精确度影响较大,采用最佳取样量(3 g)后,测定结果与HPLC法和香草醛-浓硫酸法无显著差异;样品提取方法对油茶籽粕中皂苷的HPLC法定量测定精确度影响也较大,采用索氏提取法可有效去除杂质干扰。改进后的重量法、HPLC法和香草醛-浓硫酸法对纯度不同的样品中皂苷定量测定结果均较为吻合,即均适合于油茶籽粕、茶皂素粗提物和高纯度茶皂素检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自油菜粕中提取的芥子油甙粗提液的吸附和脱附效果,对芥子油甙的精制工艺进行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D201GF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芥子油甙的吸附效果最强,最大饱和吸附量为35.57μmol/g,pH无需调整,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15 min;洗脱剂选用1 mol/L的NaCl溶液,洗脱30 min,洗脱率达98%。  相似文献   

8.
棉籽糖在丙酮、水或乙醇溶液等极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同时棉籽粕中的蛋白质等也能被溶解。本文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来提取棉籽粕中的棉籽糖。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溶液浓度、浸出时间和浸取温度的工艺条件对棉籽糖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料液比、低浓度的乙醇溶液、较长的浸出时间、较高的浸取温度有利于棉籽糖的浸出。合适的操作条件为:提取料液比为1∶12(W/V),乙醇溶液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2·5h,棉籽糖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棉籽糖在丙酮、水或乙醇溶液等极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同时棉耔粕中的蛋白质等也能被溶解.本文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来提取棉籽粕中的棉籽糖.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溶液浓度、浸出时间和浸取温度的工艺条件对棉籽糖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料液比、低浓度的乙醇溶液、较长的浸出时间、较高的浸取温度有利于棉籽糖的浸出.合适的操作条件为:提取料液比为1:12(W/V),乙醇溶液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55℃,浸出时间为2.5h.棉籽糖的浸出率可迭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热稳定米糠粕和米糠低温浸出粕制备米糠蛋白的差异,测定了两种原料所得米糠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析了热稳定米糠粕制得的米糠蛋白和米糠低温浸出粕制得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能差异和氨基酸组成变化,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其蛋白质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原料制得的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差别不大,但以热稳定米糠粕为原料制得的米糠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低于以米糠低温浸出粕为原料制得的米糠蛋白的;热稳定米糠粕制得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比米糠低温浸出粕制得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差,胱氨酸含量的提高和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可能是热稳定米糠粕溶解性相对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丕新 《中国油脂》2003,28(10):67-67
为了探讨中国油脂工业的老、小油厂的发展前景,以及这些油厂面临着新建大规模油厂的挑战,指出这些老、小油厂应抓住时机,利用优势,运用新技术适当地进行工艺及设备改造,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法从菜粕中提取芥子油甙,考察溶剂、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其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溶剂为60%甲醇,时间为2 h,温度为75℃,提取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为3次,并将第3次滤液做为下一批的溶剂.研究表明,影响芥子油甙提取的主要因素是甲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温度,再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普遍推广溶剂浸出法制取油脂,目前国内已建立了300多个浸出厂,浸出法比压榨法多出油3~5%,对我国增产油脂起了重要的作用。浸出法取油带来了一个问题是浸出油、粕中残留一定量的溶剂,对于浸出厂的溶剂损耗,贮运过程中的安全及油、粕品质均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严格地控制浸出油、粕的溶剂残留量,需要一个较简便而准确的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GB/T 18246-2000酸水解法测定秘鲁鱼粉、中国荣成鱼粉和越南红鱼粉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秘鲁鱼粉、中国荣成鱼粉和越南红鱼粉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0.016%、57.820%和61.544%;秘鲁鱼粉中谷氨酸和精氨酸的质量分数较高,其中谷氨酸为8.781%,胱氨酸仅为0.071%,赖氨酸为4.961%。中国荣成鱼粉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质量分数较高,谷氨酸为8.944%,胱氨酸仅为0.078%,赖氨酸为4.900%。越南红鱼粉中谷氨酸和甘氨酸的质量分数较高,甘氨酸为9.738%,同样也是胱氨酸较低为0.178%,赖氨酸为4.109%。添加到单胃动物饲料中能起到补充和平衡氨基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氯化把法测定了双波相溶剂萃取菜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的含量。为了提高硫甙测定的准确性,在波长450nm和540nm下,比较了根据多个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或根据单个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测制的校正曲线对硫甙测定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采用540nm波长和根据多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绘制的校正曲线偏差较小,平均绝对值差2.08μmol/g,平均相对误差3.66%,氯化钯法可用于双液相溶剂萃取菜粕中硫甙测定之用。  相似文献   

16.
对浸出物料的质量、浸出料层的高度、浸出速度及温度、溶剂比和喷淋方式等影响混合油浓度及粕末含量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适宜的参数值和合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大豆一次浸出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参数,分析了粕中残油偏高的原因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 500 Pa、蒸脱机脱溶层净高3 600 mm、脱溶时间35~40 min条件下,粕残溶达到650 mg/kg及以下,闪爆实验合格。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能在保证玉米胚芽粕产品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浸出过程对混合油浓度及其粕末含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浸出传质过程对油脂提取率和粕末产生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混合油的浓度和粕末度;从浸出物料、传质扩散、料层高度、浸出速度和温度、溶剂比以及喷淋方式等方面对混合油质量进行控制,并阐述了发生混合油质量问题时的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中杂粕含量相同而杂粕溢多酶添加量不同时,肥育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随着杂粕溢多酶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不同杂粕含量的日粮中添加相同量的杂粕溢多酶,杂粕含量少的日增重高,饲料转化率也高。在杂粕型日粮中添加杂粕溢多酶,能提高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