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并对接种量、初始流加时间、流加时长和流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体积分数)为30%,培养8 h后开始流加,流加时长为20 h,且采用匀速的方式流加时,乙醇发酵结果最优。与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比较,残糖降低了6.5 g/L,糖醇转化率提高了3.2%。  相似文献   

2.
以陈化水稻作为原料,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方法,进行乙醇发酵罐放大试验,探讨了陈化水稻大罐酒精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成熟醪酒份可达13.1%vol,残总糖1.56%,残还原糖0.21%。  相似文献   

3.
吴伟伟  郑立群  王丹 《酿酒》2013,(1):70-72
α-淀粉酶又叫液化酶,是酒精生产中一种常用的酶类.研究了3种液化酶在实验室阶段试验对比,从液化粘度、DE值观测液化效果,经糖化、酵母发酵、发酵结束时尾罐还原糖、残总糖、酒度等指标,选择液化充分、残总糖转化率高的液化酶,确定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9,(7):9-10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正在应用和研究的全稻谷燃料乙醇生产工艺中使用发酵促进剂代替尿素作为氮源的生产试验,全稻谷原料未脱壳发酵工艺使用发酵促进剂代替和部分代替尿素,酒度均在11.4-11.5%,残总糖均在1.53-1.59g/100ml,残还原糖均在0.16-0.17g/100ml,虽未见优势,但也未见劣势,证实发酵促进剂替代尿素从发酵指标而言可行。根据经济分析,忽略发酵效果微弱差异前提,按发酵促进剂0.2kg/t酒+尿素1kg/t酒比例添加,可节约吨酒成本2.5元,再考虑劳动量,配置发酵促进剂劳动量只是配置尿素劳动量的十分之一,证实全稻谷未脱壳燃料乙醇生产使用发酵促进剂代替尿素作为氮源可行。  相似文献   

5.
生物乙醇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酿酒酵母(S.cerevisiae)由于其生理特性而在生物乙醇发酵中广泛应用。利用动态通量平衡分析(DFBA)预测模拟了利用葡萄糖发酵产乙醇工艺中的关键参数,生物量、残糖浓度和乙醇生成。预测值与发酵实测值能够较好吻合。该方法为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计算机模拟优化的方法,也为利用其他底物,如纤维素、木糖等生物质发酵乙醇的理论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并对工业化生产中的原料粉碎度、醪液浓度、杂菌的控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残总糖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工艺进行木薯生料发酵工业化生产酒精,最终发酵周期84 h,成熟醪酒分12.7 %vol,残还原糖0.15 %,残总糖1.93 %.  相似文献   

7.
以木薯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并对工业化生产中的原料粉碎度、醪液浓度、杂菌的控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残总糖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工艺进行木薯生料发酵工业化生产酒精,最终发酵周期84小时,成熟醪酒分12.7%(V/V),残还原糖0.15%,残总糖1.93%。  相似文献   

8.
在2个单级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以双酶法制备的玉米粉糖化液为底物,进行了废液循环条件下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连续发酵与清液发酵对比实验。对于废液循环实验,每隔5d将收集到的发酵液集中精馏处理,得到的废糟液直接用于玉米粉调浆。实验结果表明,在稀释速率0.05 h-1,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装置达到稳定状态后,乙醇、残还原糖、无机磷、无机氮、蛋白和总固型物浓度分别稳定在9.4%(v/v)、26 g/L、11 g/L、3.36 g/L、0.136 g/L和85 g/L左右;乙醇浓度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但残还原糖、无机磷及总固形物在废糟液循环使用的初期出现积累,但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说明对酵母生长和乙醇发酵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DNS法在普鲁兰多糖发酵液中糖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鲁兰是由出芽短梗霉菌株(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生产的胞外多糖,普鲁兰多糖含量多少是判断发酵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多糖含量的准确测定对发酵的过程控制特别重要.本文研究了DNS法在普鲁兰多糖发酵液中糖测定的应用,同时研究了色素和不同比例乙醇对DNS法测定出芽短梗霉发酵液中残糖和总糖的影响.结论为色素对总糖的测定有干扰,对上清液中的残糖的测定没有影响;不同比例乙醇对DNS法测定糖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选择发酵温度、蔗糖添加量、接种量为自变量,桑葚果酒总残糖、总酸、总黄酮、乙醇、感官综合评分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因素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经design expert 7软件处理后得到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为15.3℃,接种量为8.00 g/L,蔗糖加入量为12.80 g/100 g。桑葚果酒预测值分别为:总残糖3.18 g/L、总酸6.82 g/L、总黄酮410.49 mg/L、乙醇14.12%vol、感官综合评分81.9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发酵桑葚果酒共3份,各项指标实测值分别为:总残糖3.27 g/L、总酸6.61 g/L、总黄酮405.21 mg/L、乙醇14.21%vol、感官综合评分82.33。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间的偏离率分别为-2.8%、3.1%、1.3%、-0.6%、-0.5%。根据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平行制备3份样品,所得桑葚果酒各指标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接近,表明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酸水解木质纤维素制备微晶纤维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此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本课题研究了Fe3+助HCl选择性水解纤维素制备微晶纤维素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用于发酵制备生物乙醇,探索其发酵可行性。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了酿酒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还原糖浓度、发酵时间四个工艺参数对响应值乙醇浓度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最终确定合理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酿酒酵母接种量10.46%,发酵温度40℃,还原糖浓度60g/L,发酵时间42h时,乙醇浓度实际值可达15.6245g/L,乙醇得率为26.04%,此废液用于发酵制备乙醇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种类大米的酿酒特性,以粳糯米、籼糯米、粳米和籼米4种大米为原料,采用绍兴工艺进行了酿酒实验,监测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指标(乙醇体积分数、还原糖、总酸等)的动态变化,并对发酵液中醇、醛、酸、酯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粳糯米进行酿酒时易糖化,发酵速度较快,产乙醇速率高,后酵结束时醪液乙醇体积分数达到18%,且残糖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发酵结束时,不同种类大米原料黄酒发酵液中的氨基酸主要是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甜、苦、鲜、涩氨基酸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籼米发酵液中氨基酸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粳糯米;粳糯米发酵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质量浓度及醇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上有明显优势,而籼糯米酿造原酒的酯类化合物质量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活性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c)、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anomala, Ha)、植物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p)、Sc+Ha、Sc+Lp、Ha+Lp和Sc+Ha+Lp为发酵菌种, 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pH、总酸、可溶性固性物、乙醇含量等理化指标和总酚、总黄酮、多糖、维生素C (vitamin C, V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等活性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对理化指标和活性物质变化趋势的影响基本一致, 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发酵时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总酸、总酚、总黄酮、多糖、SOD和还原力等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乙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VC含量逐渐降低, 发酵后期略有升高。多菌种(Sc+Ha+Lp)发酵沙棘酵素的各指标在发酵过程中尤其是发酵中后期变化最为明显, 发酵180 d时, 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50.44%和86.61%, 总酸、总酚、总黄酮、多糖、SOD和还原力分别升高61.03%、52.14%、91.35%和70.54%、80.45%、65.67%, 乙醇含量仅为0.05 g/100 mL, VC含量降低率8.22%; 理化指标与活性物质及还原力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结论 多菌种(Sc+Ha+Lp)发酵可提升沙棘酵素产品营养价值, 乳酸菌与酵母菌之间的代谢产物互补机制, 可能在促进微生物共生、提高小分子活性物质含量和改进风味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富硒紫色杂交稻米酿制米酒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米酒的感官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标准,研究加曲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后熟工艺对富硒紫色杂交稻米生产的米酒风味、总糖、还原糖、总酸、总出汁量、净出汁量以及发酵强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表明:当以紫色富硒稻米与糯米比列1:3为原料时,加曲量0.8%、加水量2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室温后熟24h,米酒风味最佳,品质最高.此时,每10g米酒中总糖、还原糖、总酸和乙醇含晕分别为22.8g、9.13g、0.20g和3.25g.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亚甲基蓝还原法研究了酒精分批发酵过程中酵母活力,以确定最佳补料时间,旨在为木薯等淀粉质原料的补料发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不同初总糖浓度分批发酵试验确定最佳初总糖浓度,然后于分批发酵(初糖240 g/L)主发酵期不同时间点(6、8、10、12、14、16、18 h)取样进行亚甲基蓝还原试验,得出发酵液酵母活力最强的时间点,最后进行酒精分批补料发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酵母细胞还原亚甲基蓝的能力最大(亚甲基蓝脱色斜率最强)在10 h左右,此时补料发酵效果最好,乙醇浓度、乙醇产率和总糖发酵效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52.28±2.37 g/L,2.46±0.04 g/(L·h)和89.84%。说明通过亚甲基蓝还原试验评估酒精发酵过程酵母活力并作为补料时间指标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从未经蒸煮的压滤酒糟、蒸煮酒糟、菜园土壤以及家用面头等4种样品中,经菌种富集、纯化、耐酒精和耐高温的驯化以及发酵产气和产乙醇能力的比较,选育出一株耐性优良的高产菌株LZ2.该菌株的最低乙醇致死浓度为22%(v/v),37~40℃生长良好,在10°麦汁的初步发酵研究中,40℃条件下发酵5d,最终乙醇浓度为5.21%(v/v),发酵液中残还原糖和总糖浓度分别为12.751mg/mL和32.758mg/mL.该菌的成功选育为酵母菌实际利用稻草粉的同步糖化发酵提供了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浓香型酒醅一个发酵周期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和酒醅理化指标(淀粉、还原糖、乙醇、总酸和温度)变化规律,再分析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和还原糖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乙醇和总酸呈先上升后保持平稳,淀粉含量一直下降;细菌多样性指数都在2.12~2.80之间,真菌多样性指数都在1.68~2.61之间;酒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淀粉的相关系数为0.717(P0.01),与还原糖的相关系数为0.744(P0.01),与总酸的相关系数为-0.704(P0.01),与乙醇的相关系数为-0.838(P0.01),与发酵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622(P0.05);浓香型酒醅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淀粉的相关系数为0.561(P0.05),与其它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选择细菌5号和6号条带进行割胶测序,得到该条带的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 sp)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柠檬酸发酵残糖中总糖和还原糖。碘显色法测定淀粉,选用Barfoed反应鉴别单糖和还原二糖,从而能对残糖中四种成分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的定量的分析,测定方法快速、方便。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发酵残糖成分中淀粉和显色糊精为0.00278mg/mL,无色糊精为3.77122mg/mL,麦芽糖为0.1536mg/mL,葡萄糖为0。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柠檬酸发酵的产率不高主要是大部分的无色糊精未转化为葡萄糖,在生产中可加入α-糊精酶,使无色糊精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可以提高柠檬酸发酵的产率。一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0):123-127
采用刺梨原汁发酵刺梨干酒,该酒的乙醇体积分数为13.46%,残糖3.7 g/L,总酸8.37 g/L,品质良好,有典型的刺梨风味。分析了发酵前后刺梨原汁和刺梨干酒中的氨基酸及乙醇体积分数、残糖、总酸、pH值、VC、多酚、黄酮等有效成分,并对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干酒中有11种氨基酸,其中5种为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 012.61 mg/L,是刺梨原汁中氨基酸含量的52.71%;总酸降低了2.76 g/L,pH值在3.524.10,VC、多酚、黄酮的保留率分别为73.48%、73.45%和87.54%,它们在发酵过程中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合适的小米发糕发酵剂,探究了耐高糖高活性干酵母、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和生香活性干酵母这3种活性干酵母制剂在小米浆酶解液中的发酵特性差异。分别测定各自在小米浆酶解液中发酵到不同阶段的活菌数、p H值、总酸、还原糖、总糖、产气体积和乙醇产量,确定综合发酵性能最强的活性干酵母作为目标发酵剂。结果表明,3种活性干酵母制剂的发酵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发酵终点时,接种了耐高糖高活性干酵母的小米浆酶解液中的还原糖残留量(18.17 g/kg)最低,总糖利用率(55.91%)、总产气体积(1700 mL)和乙醇总产量(36.40 g/kg)最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活菌稳定性。因此,耐高糖高活性干酵母适合作为制备小米发糕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