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建邦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60,(5)
我队59年8月在李宗凡山地工作组试验了槽探“土中爆破”,全月槽井探共出勤399工班,完成槽探5004米3、浅井90.6米,大大提高了效率。其技术经济效果如表1: 相似文献
3.
地质测量及找矿过程中的轻型山地工作——探槽、浅井等、目前几乎全靠手工操作,体力劳动重,成本又高,因此需要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5.
6.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60,(5)
一、前言:在党的社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队党委、地方党委、分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我分队全体职工通过深入细致地学习了八届八中全会文件以后,和全国人民一样,斗志昂扬、干劲十足。这种旺盛的革命热情,促进了生产节节上升。槽探,创造了工斑效率613立方米的高产记录。这些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7.
刘知华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58,(7)
当在松散土壤中挖掘探槽时,重工业企业建设部工程师古刹可夫同志,建议采用金属活动支架来支护探槽。这种支架的主要构件是一种能分开的梯子,它由立柱及螺丝横杆组成(图1)。立柱是由直径38-51公厘,长1.5-3公尺的瓦斯管做成。管的底端做成尖状,以便于快速而可靠的安装。横杆螺丝即由直径28-37公厘的圆钢做成,螺纹为方形。螺杆的一端焊接在立柱上;它端套入焊接在另一立柱上直径38公厘的瓦斯管里。横杆螺丝上套以螺丝帽。将螺帽拧动,即可将梯子撑开。搬动梯子时,可用小链将梯子两半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8.
邹知华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57,(3)
每年,全国地质勘探工作需剥土数百万立方公尺,从这些分布在荒山遍野的探槽中,所提升的土石以千万吨计。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的矿井中提升这些土石,不是什么太困难的问题,然而在地质勘探中,利用人力及半机械化进行这样巨大提升量的工作,其繁重程度可想而知,需要耗费多么巨大的劳动力!同时,许多勘探队的生产实践表明(如广西巴平地质勘探队,湖南沅水地质勘探队等),在松散的土石层中掘进,无论是探槽或探井,其成本降低及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王守海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2,(1):10-10
近两年,我局坑探工作在部、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院、所、厂的协助下,经过各队坑探职工的积极努力,技术落后的面貌逐步改观。主要表现在掘进机械化的水平逐年 相似文献
11.
12.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58,(11)
厂东惠阳队七分队9月22日采用水力冲击的方法创槽探效率最新记录。周日宗创工班效率145.76立方公尺,业炎香创149.62立方公尺,谭文银285.52立方公尺。分别为国家计划3.50立方公尺的41.6倍、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载金炭的常规酸洗除钙槽的槽体结构、搅拌方式和提炭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空气提升原理设计并优化酸洗除钙槽的中心循环桶,使得酸洗除钙槽的酸洗效率提高了约40%,载金炭吸附能力提升了7.07%.有效解决了载金炭采用常规酸洗除钙槽处理存在除钙时间长、除钙效果差、载金炭碘值低、处理能力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和环境不友好等不... 相似文献
15.
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显力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9,31(3):24-25,28
讨论了AuotCAD的开发技术,对几种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比较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17.
林德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2,(6):52-52
探槽是地质普查用来揭露矿体和地表与基岩界线的一项常用手段,由于工程简单,施工地点分散,管理工作薄弱,加之施工方法不当,往往易于塌方,严重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安全施工,现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将探槽塌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概述于下。一、塌方原因1.沿山坡走向施工的探槽,上槽壁较易塌方,这种类型的探槽(见图1),上下两槽壁高低相差很大,上槽壁a,随着探槽的延深,槽壁悬空面增大,若槽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揭露地表需用的探槽工作量增加,占用劳动力多,而且劳动强度大。为解决这一矛盾,58年我局曾试用爆破来掘进探槽,收效很好。62年后普遍应用了这一方法,为了探求探槽爆破的合理参数和操作工艺,先后在七○一地质队,鄂西北地质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树脂除氧是电子工业部第十二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种新的锅炉用水除氧方法,它采用一种Y-12-06型离子交换树脂置于一个圆筒形罐内,类似离子交换软化器一样,该树脂先用水合肼(即联氨)和硫酸铜(即绿矾)溶液进行熟化和再生后将含氧水通过即可进行脱氧。一个运行周期是按照反洗、水合肼熟化、硫酸铜再生及脱氧四个过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59,(6)
地质部在海丰召开的坑探现场会议,于五月八日胜利闭幕。出席会议的有河南、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地九省地质局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余人。大会第一天地质部郭少英司长致开幕词。他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推广广东及各省在坑探方面取得的经验,特别是推广广东703队的半机械化的经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郭司长又说坑探工作是有潜力可挖的,并号召大家降低成本,为国家节约原材料和资金,响应二届人代大会向全国提出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掀起新的生产大跃进高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