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基本概况   2000年6月26日,临沭县突降暴雨,沭河左岸堤防0+300~1+300段堤顶出现纵向垂直裂缝,缝宽3~15cm不等,断续延伸,长约1000m.该段堤防原为老堤,1992年经加高培堤后达到目前标准,堤顶高程约为57.9~59.0m,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3.0和1:2.5,堤顶宽6m,现状堤顶路面及路沿石已毁坏,堤坡植被较好.……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南堤为Ⅰ级堤防,系在现有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上加高培厚。2001年度入海水道南堤险工段劈裂灌浆桩号为63+000~64+100,长100km,堤顶宽4~5m,堤顶高9.4~10m,边坡1:2.5。该段堤防原为人工挖河筑堤而成,堤身均为砂土,土块较大,没有破垡和碾压夯实,造成堤身疏松,孔洞较多,加之堤身瘦小、狭窄,在灌溉总渠行洪时,一直是险工患段,因此,在入海水道南堤复堤前,对其进行劈裂灌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
王强 《治淮》1998,(8):35-36
一、工程概况 南四湖湖西大堤刘香庄段堤防位于江苏省沛县和山东省微山县交界处,姚楼河和大沙河之间,长8487m。本段堤防堤顶高程38.5~39.0m,堤顶宽4~5m,迎水坡1:3,由于堤身内部密实性差,堤身坑、洞遍布,渗漏严重,隐患极多,为消除隐患,提高防渗性,对该段堤防采取了垂直铺塑截渗处理。  相似文献   

4.
王国洪 《治淮》2003,(3):37-39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的河道工程,该段工程由南北堤及南北泓组成,南堤为Ⅰ级堤防,北堤为Ⅱ级堤防,阜宁严重淤土段处于阜宁县羊寨镇境内。 北堤尺寸:设计堤顶高程9.81~9.64m,预留沉降量超高0.7m,堤顶宽8m,两边坡比均为1:3,堤两侧均设顶高程5.0m、预留超高0.5m、顶宽10~40m宽压载平台,坡比均为1:3,堤基高程2.6m。  相似文献   

5.
《治淮》2019,(8)
<正>一、工程简介西淝河左堤是淮北大堤的内隔堤,现状堤顶宽度7.0~8.0m,堤顶高程一般为27.00~28.00m,与淮河左堤饶荆段、颍左堤、涡河右堤共同构成涡西堤圈,是淮北大堤涡西堤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西淝河左堤全长56.02km,保护面积1819km~2,耕地139万亩,人口109万,系淮北地区防洪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水利部门一直按照一级堤防工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二河东堤为Ⅰ级堤防,武墩以南段长15.3km,现状堤顶宽6.4~9.0m,堤顶高程17.7~18.5m,迎水面边坡1:3,背水坡分为三级,顶高以下3m边坡1:3,下接1:5坡至高程11.0m戗台,戗台宽约10m,外坡1:3至地面,地面高程9.0m左右,该段采用人力填筑,质量较差。1978年大旱时,堤身多处沉陷,并产生纵横向裂缝。为此,水利、交通等部门先后多次对大堤进行了粘土充填灌浆。 1980年汛期人工抢做后戗,但基本上没有碾压。  相似文献   

7.
李兰才 《治淮》2005,(11):28-29
淮北大堤蚌郊段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该段大堤为一级堤防工程,堤顶高程25.5~25.0m,堤顶宽8~10m,迎水坡比1:3,背水坡1:3和1:5,堤身堤基为灰黄色粉质砂壤土和轻重粉质壤土.大堤原有干砌块石护坡5230m,但护砌标准低,受行船风浪淘刷,毁坏严重,浪坎、塌陷较多.由于该段堤位于蚌埠市区,保护着广大淮北平原,须采取有效护坡措施,确保堤防安全完整.2001年底国家批准对淮北大堤蚌郊段进行全面加固,加固长度10.13km,上自蚌埠与怀远县交界处的黑牛咀,下至蚌埠市淮河公路桥(桩号9 170~19 300),迎水面护坡是该次加固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有幸参加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建设管理,现将该工程的护坡措施及施工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秦运来 《治淮》2022,(10):46-47
<正>一、颍上淮河河道管理局堤防工程概况颍上淮河河道管理局负责颍上县境内淮北大堤饶陆段堤防、颍河左堤倒饶段堤防管理。淮北大堤饶陆段位于淮河中游左岸,建有干砌块石护坡,长度17.482km;护岸5处,属国家一级堤防,堤顶高程28.12~28.66m,设计水位26.05~26.50m,堤顶高程超设计防洪水位2m,防洪标准100年一遇。颍河左堤倒饶段位于颍河下游左岸,长度63.362km,建有混凝土预制块、干砌块石防护工程30处,其中护岸18处,护坡12处,抛石护岸8处,属国家一级堤防。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聊城市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两条骨干河道,两岸堤防总长500多km,堤身均为土质,堤顶宽度6~8m,较为平整。当地群众为便利交通,通常借堤行驶,特别是靠近城区段的堤防,由于通行的机动车辆多,堤身不堪重压,堤顶经常遭到破坏。受地方财政投入经费不足的制约,河道管理单位无力承受管理维护费用,工程得  相似文献   

10.
<正>1工程概况白子山大堤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马垱镇,是太泊湖的一个支堤,为4级堤防,主要作用是分隔太泊湖水域、围湖造田,保护耕地约6 900亩、水面约3 580亩(包括鱼塘、养殖场)。坝堤长约2km,为黏土坝堤,堤顶高程为21.20 m,堤身平均高度约13.00m,迎水面坡度比为1∶2.10,背水面坡度比  相似文献   

11.
张胤  程大鹏  张朝利  李军 《江苏水利》2020,(4):33-38,44
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水平定向钻穿越堤防的施工过程的应力应变分析,总结含有软土地基的数值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并重点研究定向钻穿越至堤防堤顶前5. 0m、堤顶、堤防边坡中央、堤脚、贯穿堤身5个重要位置的堤防安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为不利的施工位置位于堤防边坡的中央至坡脚,且堤防安全系数在施工过程中呈现忽高忽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变化趋势呈下降规律。为相关水利建设提供重要技术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武娟  张鸣  李岩松 《人民珠江》2022,(3):123-130
某平原圩区堤防加固工程全长8 873 m,堤防沿线存在堤顶高程不足、堤身单薄、堤坡稳定性不足、堤身渗水、堤顶路面破损等局部问题,影响大堤防洪安全性,无法满足正常运行要求。为此,在分析堤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堤防加固设计方案研究,提出了堤防加固设计原则,实施了堤顶高程复核、堤身断面加固设计、堤坡抗滑稳定复核、堤身防渗加固设计及效果评价等设计内容。加固设计方案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所在流域整体防洪要求,并与其境内已建防洪达标工程相适应,满足工程运行要求。提供的堤防加固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供平原地区类似堤防工程加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1概况2004年7月16~17日,澧河上游及漯河市普降大到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降雨集中,加之澧河上游为山丘区,洪水汇流快、来势猛,致使澧河发生继2000年之后又一次超标准洪水,官寨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达5350m~3/s,何口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达3020m~3/s、最高水位72.36m,超过保证流量620m~3/s、超过保证水位1.96m,造成了澧河自罗湾分洪闸以上30多公里的河道堤防全线漫溢,致使堤面受到严重冲刷,堤顶多处裂缝,堤背坡或临水坡冲刷坍塌,局部造成了堤防决口。这次超标准洪水在澧河堤防上共造成张集等决口8处,长约591m,对河道堤防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4.
1基本情况出险堤段位于韩江南北堤南堤西溪的东风堤段,距江东大桥下游约7kin,桩号22+gto-23+000。该堤段堤顶高程13.66m,堤顶宽4m,迎水坡度为1:1.82,背水坡度为1:2.o;堤身以砂性土为主,迎水坡有一道三合土防渗墙,墙顶高程12.60m,堤基约1.10m高程处有一层0.55m-1.10m厚的海相淤泥层。1996年8月26日上午9时,该堤段在堤顶轴线位置出现宽约Icm、长度约80m的裂缝,晚上8时裂缝发展加剧,到8时30分出现滑坡,迎水坡80多m滑人江中,堤顶仅余Zm宽(见图1)。该堤段是历史上的险段,1941年曾出现过滑动,1994年10月堤顶又出…  相似文献   

15.
在正常情况下,堤防要解除漫溢的危胁,堤顶必须达到有关规范规定的设计高程。堤顶加高,堤相应也要培厚,我国绝大多数堤防为粘性土均质堤。若无特殊原因,一般多选择与原堤防相同的土料加固堤身,若原筑堤粘性土料短缺,且堤防加高高度大,所需粘性土料方量大,则可选择以土工膜作防渗体斜墙,以砂砾石或砾卵石作支承体。  堤防加高的断面形式可以选择为土工膜斜墙复式堤型,具体如下:  一、土工膜斜墙复式堤  以土工膜斜墙防渗、以砂砾石作支承体的复式加高断面如图所示  若采用单层PE或PVC膜,厚度约为0.4毫米左右,若采用两布一膜型复合土工膜,膜厚约为0.2~0.3毫米,膜两边的土工织物分别为200克/平方米~250克/平方米,应优先选择复合土工膜,并且优先选用两布一膜型复合土工膜。土工膜可埋置在原堤顶开挖的槽内,槽的形状尺寸见图所示:膜与原堤土应紧密结合,接触渗径应大于承受水头的1/4~1/3。  复合土工膜也应以单层膜的形式埋置在槽中,否则,带有透水织物的那一面就不能保证应有的接触渗径。土工膜在堤顶应与防浪墙相连接,若不设防浪墙,则可向背水面平铺50厘米作封顶,土工膜上面为保护层。若原堤防土质疏松或土料渗透性大,也可将土工膜...  相似文献   

16.
李明  陈汴生  唐丽娟 《人民黄河》2006,28(10):79-80
分析了济南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情况,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现有控导工程较为薄弱;②部分堤段堤沟河问题突出;③部分堤防堤顶高度高于设计高程,造成大堤堤顶宽度不足12m;④堤段不均匀沉陷;⑤堤防道路标准偏低;⑥第一期工程是右岸施工,左岸险工控导工程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①加快控导工程的整治,以完善标准化堤防的工程措施;②加快堤沟河的淤填治理;③统一堤顶设计高度;④在今后的大堤帮宽设计与施工时采取部分旧堤削顶回填新堤的施工方式;⑤提高堤防道路的设计标准;⑥施工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左右岸同步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跃 《江苏水利》1999,(3):37-38
1 工程概况: 鲍庄砂堤位于新沂市总沭河西堤31+000~32+000(试验中记为0+000~1+000)段,堤顶宽6~8m,堤顶高程23.3m,坡比1:2,滩面高程19.0m。土质为砂土,以细砂为主,混有粉砂及中砂,堤基为细砂层,天然含水量ω=9.0%~19.9%,天然密度ρ=1.65g/cm~2,干容重r=1.48/cm~3,天然孔隙比e=0.74~0.85。 由于该段大堤多以细砂筑成,渗透系数大,部分地段汛期堤身渗水、冒砂严重,对大堤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993年在鲍庄段进行了试验性质的灌浆加固处理。本次灌浆试验采取劈裂和充填联合灌浆,先在堤身中轴线进行劈裂灌浆,使之  相似文献   

18.
高压喷射注浆法,又称为“旋喷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处新型地基加固技术。哈尔滨堤防工程道里顾乡段的截渗工程,就采用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道里江堤顾乡大坝,堤顶高程124 3~122 5m,堤面高程123 5~120 0m,堤顶宽度30~120m,地貌单元属松花江右岸漫滩区,堤身填土以杂填为主,堤基土为第四系洪积物组成。该段地下水位112 0~113 0m(勘查期为枯水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砂层的孔隙潜水,和松花江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江水补给地下水。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应用如下:(1)布孔及成孔 孔距定为2m,分两序孔施工,单号孔为第一孔序,双号为第二孔…  相似文献   

19.
西辽河干流西安村(海流吐)至科尔沁左翼中旗小瓦房村之间的左右岸堤防,岸坡堤身大部分由粉土质砂和砂壤土筑成,易冲蚀,堤身和堤基质量差,现状仅有13.8%的堤防工程段落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其它段落仅能防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经过治理,使堤防工程的设计标准(重现期)达到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设计加固治理堤防长285.61 km;在险工处采用干砌石护坡、铅丝石笼护脚32处,护坡、护脚长43.89 km;其它段落的堤坡采用植物措施加以防护;设计堤顶宽度6 m,堤顶采用0.15 m厚的砂砾石垫层覆盖。  相似文献   

20.
《江苏水利》1998,(9):23-24
一、巡堤查险 (一)巡查点的部署。堤防 般每200~300米设置一个巡查点。对于穿堤建筑物及险工险段应专门设置巡查点。 (二)巡查时间 要坚持昼夜巡查,高水位情况下至少每半小时巡查一次。要特别注意交接班的衔接,以免脱节。夜间要增加巡查力量和频次,特殊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新处理的险工段、水位上涨较快等)要增加巡查频次 (三)巡查范围 堤防巡查的范围包括:堤顶、堤坡、堤脚、穿堤涵闸站,以及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