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反求工程技术在复杂型面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例介绍了反求工程技术在具有复杂自由曲面零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应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种方法通过反求工程技术快速复制产品样件 ,获取产品的表面数学模型 ,并充分考虑产品零件的成形工艺性 ,从而快速高质量地设计并制造出模具的成形部分———凸模、凹模 (冲压模具 )或型芯、型腔 (注射模 )  相似文献   

2.
冲压生产中形状较复杂的不等深盒形件的拉深工艺和模具设计,一般比较复杂.本文以汽车装饰托盘为例,阐述该类型盒形件反求中的曲面重构技术.应用塑性成形有限元技术对其拉深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采用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压边力作为成形条件之一.模拟结果表明,不等高盒形件采用锯齿形变压边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起皱和拉裂等拉深缺陷.  相似文献   

3.
冯玉慈  赵磊  刘建昌 《模具技术》2012,(4):31-34,58
根据驾驶室外板零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分析了零件的成形工艺性,并制定了零件的冲压成形方案。为获得冲压成形质量良好的外板件,以有限元模拟软件AutoForm为平台,对零件的拉深成形、修边以及翻边工序进行了模拟。以仿真结果为依据,指导实际生产中的模具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拉深成形工序模具设计要求和整体结构。生产实践证明,该零件合格率高,且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C柱内板是轿车中重要的结构件,冲压变形复杂。首先,对C柱内板零件进行冲压成形分析,确定其成形方案和成形毛坯。在三维计算模型基础上,采用Autoform软件对零件的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零件的成形极限图。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零件整体成形性能、材料变薄率,预测C柱内板成形过程中的起皱、拉裂等冲压缺陷,结果表明,零件整体成形到位,材料局部位置变薄超过20%,有拉裂危险。其次,基于UG和CAD软件设计了成形模具的上模、压边圈和下模。最后,通过生产实践压制出合格的C柱内板零件,验证了冲压分析的合理性和模具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骨架零件成形数值模拟及其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薄板类零件大都具有三维空间曲面,在冲压成形中变形复杂,变形规律不易把握;因此汽车薄板零件数值模拟冲压成形技术已成为当今计算力学中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阐述了汽车薄板零件冲压有限元建模中的曲面划分、接触参数设置等关键技术问题;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包SHEET-FORMING对某汽车骨架零件进行冲压数值模拟,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改进汽车模具设计、缩短模具调试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桂枝 《锻压技术》2016,(3):144-147
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汽车离合器传动带零件冲压成形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合正交试验分析了模具间隙、冲压速度和弯曲角度与传动带零件成形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传动带零件成形高度的顺序依次为:模具间隙>弯曲角度>冲压速度;确定了传动带零件冲压成形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模具间隙为1.1t,冲压速度为2000 mm·s-1,弯曲角度为165°.此外,对优化后的试验方案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传动带冲压成形零件高度的模拟值为5.04 mm,并对其进行冲压成形实验验证,得到传动带零件高度的实验值为4.73 mm,与模拟高度值相比误差为6.15%,从而证明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以较好地指导离合器传动带的冲压模具设计.  相似文献   

7.
温彤  李小勇 《模具工业》2006,32(10):23-26
根据链节零件的形状、尺寸及其生产要求,制定了级进模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模拟预测了成形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坯料形状及尺寸,并根据相关设计原则完成了模具结构设计。实际生产表明,该级进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8.
数值模拟技术在汽车冲压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商品化软件DYNAFORM对汽车灯板零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拉延成形过程中抑制起皱产生的几种方法,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得出了产品设计局部改进的解决方案。总结出了冲压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拉延工艺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说明了在产品设计阶段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成形工艺性的重要意义及数值模拟技术在冲压产品设计中所起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CAE仿真技术模拟汽车梁类零件拉延成形的全过程,预测在成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拉伸不足、拉裂、起皱等缺陷。为了选择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通过添加工艺补充面和合理选择压料面,对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利用UG软件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并应用加工出的模具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仿真技术在冲压成形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用仿真技术缩短了模具设计时间,提高了模具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胡正德  张凤玲 《模具技术》2004,(4):31-32,38
在对叉板冲孔、切舌、压弯、落料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冲压方案,并介绍了该零件的冲压成形排样、模具结构及模具加工;实践表明该模具结构灵活、可靠,并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伸模型面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压料面、拉伸筋等设计。介绍了基于DYNAFORM软件以汽车横梁为例如何实现汽车覆盖件的型面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这种模面设计和分析方法为类似零件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阀板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欣  罗毅  汤建云 《模具工业》2006,32(3):32-35
针对汽车空调压缩机上的阀板零件,分析了成形过程的3种不同冲压工艺,从理论探讨及实验上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并设计出模具,简要分析了模具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制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Autoform对整体式汽车天窗加强框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各种状态下冲压单件的成形力需求,并从零件自身和工艺设计等两个大的方面梳理了成形力的影响因素,为优化冲压件成形力,降低机床生产吨位提供理论依据。经模拟分析,影响汽车零件成形力的主要因素可概括:零件自身的材质料厚、型面特征,拉延模面的分模线、拉延行程以及模具的研合率等,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理论上的优化方向及各优化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翼子板是车身覆盖件中最复杂、成型难度最大的零件之一。本文以翼子板为例简述在冲压同步工程过程中,通过冲压工艺性审查、模具可行性分析、CAE软件全工序模拟等方面对产品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工艺方法优化产品数据,提升产品设计质量,减少后期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成本浪费。  相似文献   

15.
对卷圆连接插件冲压件结构的特点和所需成形工艺及工序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冲压件级进模排样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比对、选择和确定。同时介绍了该级进模主要工作件及模具的总装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热冲压成形零件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热冲压成形技术是提高高强度钢板塑性成形能力,保证冲压零件尺寸精度以及提高冲压零件的强度级别的新型成形技术。本文在介绍超高强度钢板的热冲压成形工艺流程及应用的基础上,对直接影响热冲压零件成形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识别和深入分析,讨论了模具材料、模具冷却设计及热冲压工艺参数如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保压时间对热冲压零件质量的影响趋势,为车身制造中热冲压成形零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辉 《锻压技术》2016,(6):91-95
高速列车安装板外形尺寸为275.3 mm×112.5 mm×29.5 mm,其弯曲部分为不规则Z字形,Z字形结构由2个方孔、1个圆孔和1个腰形孔组成,中间设有1条补强筋。根据安装板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对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3种冲压方案,经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9个工位级进模成形制件,并确定了制件压筋预成形整形的排样方案。依次介绍了安装板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模具预成形结构设计和模具成形工序结构设计。冲压成形工艺试验表明,安装板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合理,其中采用预成形工艺能很好地克服制件回弹问题,满足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电器接插件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曼  李锐 《模具工业》2009,35(4):21-24
从分析接插件冲压工艺出发,进而设计排样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论述了冲模的设计过程。介绍了模具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浮动导料板、斜楔驱动滑动式凹模弯曲成形机构、侧臂冲肋及小弯曲机构及头部U形弯曲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管座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 ,分析了多向弯曲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 ,阐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 ,最后提出了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