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晶粒度是光卤石分解制取氯化钾晶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采用有效的工艺控制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率。本文首先对光卤石分解制取氯化钾晶体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氯化钾晶体力度控制技术,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分别探讨其加料速度、过饱和度、晶种、搅拌、温度等关键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钠光卤石冷分解制备氯化钾多种添加剂的筛选,筛选出的铅离子能够改变晶体形貌,从而制备出八面体或十二面体晶体.同时用在线颗粒粒度分析仪(Particle Video Microscope,PVM)探索了铅离子对氯化钾晶体形貌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KCl产品粒度,研究了分解液MgCl2浓度、结晶停留时间、搅拌速率、给矿粒度、细晶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地下原生高钠光卤石矿冷分解结晶制备KCl所得产品粒度、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分解介质MgCl2浓度、结晶停留时间、搅拌速率对KCl晶体粒度的影响明显;给矿粒度对KCl晶体粒度的影响不明显;细晶溶解后返回结晶器重新参与结晶可获得更大颗粒的KCl产品;优化工艺条件为分解介质MgCl2质量分数为17%、停留时间为2 h、搅拌速率为800 r/min、原矿进料粒度为1~<4 mm、细晶沉淀后与分解液混合溶解再返回结晶器,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分解结晶KCl回收率为84.70%、浮选精矿KCl品位为90.50%、KCl产品平均粒径为0.264 mm的良好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4.
某地光卤石矿结晶器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结晶器分解代替直接分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平均粒度为1.15mm,-0.75mm粒级以下平均粒度为0.36mm,产品粒度较直接分解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青海察尔汉盐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含钾资源,利用察尔汉盐湖盐田光卤石冷分解-热溶结晶法制氯化钾,对发展我国钾肥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单段分解和两段分解进行了初步比较,试验证明采用两段分解可降低氯化钾结晶系统中氯化镁的含量,从而可减少结晶系统的物料循环量,降低系统的热量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卤石分解制备的氯化钾晶体平均粒径小导致过滤、洗涤损失大以及干燥能耗高的问题,以柠檬酸三钠为成核抑制剂,考察了柠檬酸三钠添加浓度、加入光卤石溶液的浓度、搅拌速率、停留时间、加入光卤石溶液的体积、加液速率对氯化钾晶体粒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柠檬酸三钠添加浓度为0.007 mol/L、加入光卤石溶液质量浓度为0.759 g/mL、搅拌速率为372.52 r/min、停留时间为40 min、加入光卤石溶液体积为100 mL、加液速率为2 mL/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595.892 μm的氯化钾晶体,是未添加柠檬酸三钠、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时所得氯化钾产品的平均粒径(351.607 μm)的1.69倍,并且氯化钾产品纯度为95.82%,符合GB/T 7118—2008《工业氯化钾》质量标准要求。实验结果为提高氯化钾产品的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鲁炳文 《化肥工业》2011,38(5):46-48
针对察尔汗盐湖丰富的钾资源,从结晶的宏观和微观机理、影响结晶的因素、设备的选型、工艺参数的控制等方面对反浮选-冷结晶工艺提取的氯化钾结晶粒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改进的建议.改进后,液体间的分层现象明显改善,氯化钾结晶粒度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氮、磷、钾是植物生长过程的三大主要营养素。建国以来,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甚为迅速,氮肥、磷肥工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钾肥工业由于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目前仍然处于萌芽状态。我国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是1957年发现的,晶间卤水中氯化钟含量较高,蕴藏量甚为丰富,是我国目前已经探明的最大的水溶性钾盐资源。察尔汗盐湖是一氯化物型的钾镁盐矿床,晶间卤水属Na~ 、Mg~(2 )、K~ //C1~--H_2O四元水  相似文献   

9.
10.
为提高氯化钾制备的纯度,以盐场中的光卤石作为原材料,以光卤石分解原理作为基础,分析了在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分解加水量和不同分解时间下的氯化钾收率与纯度。结果表明,当分解温度为75℃,分解时间为7 min,以及分解加水量在理论值1.1倍的时候,得到的氯化钾纯度较高。通过以上试验,为氯化钾的制备提纯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反浮选-冷结晶法从光卤石中提取氯化钾工艺。由此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高,粒度好。  相似文献   

12.
反浮选-冷结晶法制备氯化钾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浮选、结晶、洗涤3个操作过程。其中,结晶过程的氯化钾收率相对较低。通过实验研究了结晶过程的分解液与低钠光卤石的质量比、加镁分解液的浓度、原矿杂质离子以及结晶温度等因素对氯化钾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比为1∶1.2时,能获取63%以上的收率,KCl纯度可达到95.06%;提高加镁分解液浓度有利于氯化钾结晶收率的提升,当浓度为2.5 mol/L时,收率可达74%以上;实验所选的Ca2+和SO42-浓度范围为0.05~0.15 mol/L,SO42-有利于提高KCl收率,Ca2+掺杂浓度大于0.1 mol/L时,会抑制氯化钾的结晶,从而使收率降低2.99%,当Na+掺杂浓度增加到0.3 mol/L时,KCl收率从63.66%降至52.53%;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氯化钾的收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当温度为15 ℃时收率最高,可达76.55%,升温至25 ℃时收率降至63.39%。  相似文献   

13.
冷分解工序是浮选作业的重要一环,该工序的设备结构和配置对生产有直接影响,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一、冷分解工艺过程简介 光卤石原矿通过分矿设备进入分解机,同时加入分解淡水和洗涤工序返回的低镁母液,经搅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反浮选-冷结晶生产氯化钾工艺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措施,以求进一步优化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光卤石冷结晶工艺是近期发展的新技术,上海化工研究院与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采用光卤石冷结晶—浮选法制取粗粒氯化钾,提高了对光卤石原矿变化的适应性。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显著低于冷分解浮选的精矿,技术组多方查找原因,镜下鉴定发现冷结晶粗钾中团聚体的量比冷分解粗钾中明显增加,这种在冷结晶过程中产主的氯化钾和氯化钠团聚体,导致浮选分离中产品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以细粒高钠光卤石为原料,研究分解结晶体系浓度对KCl主含量的影响,并从动力学角度探究其原因,结果表明:当分解液中MgCl2质量分数低于15%时,其对KCl主含量基本无影响;当分解液中MgCl2质量分数高于15%时,KCl主含量随分解液中MgCl2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升高;分解液中较高浓度的NaCl和结晶器内的局部低浓度会严重降低KCl主含量;分解结晶过程中,NaCl粒度越小溶解速率越快,分解液浓度越高NaCl溶解速率越慢,而分解液浓度对光卤石分解速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冷结晶法由光卤石制取 KCl 过程影响 KCl 结晶粒度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用正交试验法在6升间歇式结晶器中进行析因试验,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试验数据。对现有冷分解冷结晶工艺及设备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在线监测系统测定了光卤石中氯化钾的溶解度,并采用Van′t Hoff方程对其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含量对光卤石中氯化钾结晶介稳区宽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过饱和度下表面活性剂对诱导期的影响,并结合诱导期数据计算了固-液界面张力γ值。结果表明:Van′t Hoff方程能够对氯化钾溶解度很好地拟合;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都使介稳区宽度变宽;加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随着其含量的增大介稳区变宽,而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含量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不大。在恒定温度下,随着过饱和度增大,结晶诱导期时间变短,而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诱导期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球形氯化钾结晶过程与聚结机理不明的问题,以冷却结晶法通过过程取样制备与表征了两种不同形貌的氯化钾在不同结晶阶段的晶体形貌与粒度分布特征,从而对比分析了球形氯化钾的结晶过程。并从结晶热力学、经典浸润理论和Lifshitz-Van der Waals酸碱理论出发解释了球形氯化钾形成的主要机理是添加剂的添加减小了结晶体系的介稳区宽度及增大了晶体颗粒在结晶溶剂中的粘附自由能,导致结晶体系更容易以聚结的方式实现球形结晶。介稳区宽度减小和晶体颗粒在结晶溶剂中粘附自由能增大的同步调控有助于实现氯化钾的球形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