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蓝牙无线技术和网络接入技术的集成是蓝牙技术中有广阔前景的应用方向,把蓝牙无线的低功耗、低成本和方便快捷的优点与网络接入结合在一起将推动家庭宽带用户的市场快速发展。研究了在uclinux操作系统下蓝牙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的实现,描述了蓝牙协议栈,分析了蓝牙无线接入的原理,并考虑了在具体实现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计算网络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种:广域方案和局域方案。广域方案主要是依靠无线蜂窝数据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作为移动计算的物理网;而局域方案WLAN由于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通信成本.可作为有线局域网LAN的扩展和替代,而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WLAN都以多路复用信道作为通信的基础。这样与采用点到点连接的网络相比,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在WLAN中完成该功能的是数据链路控制层DLC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近年来,IEEE正式将无线局域网802、11协议标准化,来实现媒体共享。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当前WLAN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采用何种WLAN技术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几种WLAN技术标准,包括802.11系列,HomeRF,IrDA以及蓝牙技术,并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Bluetooth接入LAN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林 《微计算机信息》2003,19(9):96-97,61
本文分析了Bluetooth接入LAN的工作方式、协议软件栈功能并对接入控制机制进行了研究。Bluetooth接入LAN是Bluetooth的重要应用之一,使移动设备实现随时访问LAN或Internet的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5.
承健 《个人电脑》2002,8(2):38-38
现在提到无线接入Internet,大家大多 想到的是通过移动电话网络或者风头正劲的802.11b甚至蓝牙技术,其实还有一种不算为人瞩目的接入方式:CDPD网络。CDPD是1993年在美国最先推出的无线广域网络技术,全称为Cellular DigitalPacket Data(蜂窝式分组数据),它以分组打包的形式传递数据信息。由电信部门经营的CDPD网络已经在国内的六个城市开通好一段时间了,由于使用类似移动电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逐渐普及,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尽管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方式及技术有很多,由于蓝牙作为一种小范围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够在各设备间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和语音通信,因此成为目前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主流技术之一,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本文通过对各种无线网络方案比较,来论述蓝牙组网的优越性及其实现模式。蓝牙的目标是让网络无处不在,最终连接任何东西。随着蓝牙标准2.0版本的推出,以及蓝牙设备的大幅降价(100米天线蓝牙适配器40元左右/个),组建无线近距离网络会越来越经济实用。众所周知,蓝牙技术常应用于电脑和移动电话,现今许多的电子设备都已经采用蓝牙技术,实现了无线连通,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不久的将来,具有蓝牙技术的设备会越来越多,蓝牙发展的前景会更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与网络》2004,(7):50-50
各种无线网络接入方式都有明显的优势和缺点,在选择网络接入方式之前,各种接入设备标称的理论值往往会误导消费者。我们先看看不同的无线接入方式的实际传输速度如何。  相似文献   

8.
介绍无线个域网(WPAN),对HomeRF技术SWAP协议进行研究,对照OSI网络模型分析该协议的主要特征,总结其与Bluetooth技术的异同点,最后介绍比较其他几个WPAN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WiMAX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与其它无线网络接入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WiMAX技术作为校园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的可行性,设计了基于WiMAX技术校园网的建设方案,提出了WiMAX技术在校园网接入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UWB的主要特点及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UWB是一种高速、低成本和低功耗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本文介绍UWB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应用,详细比较了UWB通信与IEEE802.11、Bluetooth和HomeRF等现有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异同,并对UWB在家庭无线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罗维 《软件》2010,31(12):37-41
信道接入控制技术是实现无线网络节点共享无线信道空间的关键技术。IEEE802.11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重要协议标准,定义了两种信道接入控制方式,分别是分布式协调方式和中心协调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以IEEE802.11协议标准为对象的无线局域网两种信道接入技术的学习和讨论,并运用先进的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信道接入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总结了不同信道接入技术下的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指出设计网络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各种手持设备的价格趋于平民化,以及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流行,人们对移动办公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推动了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迅速发展。无线接入网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与有线局域网并存,最终将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数据连接至传统数据网主干。无线接入网在覆盖区域广、要求带宽高或布线难度大等情况下可发挥其无线特长。尤其是Internet盛行的今天,高带宽、低成本、短距离的接入需求越来越迫切,廉价、快速、便捷、技术要求低的无线数据接入已成为发展趋势。 [需求定义] 短距离无线网络通讯占据了目前无线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无线网络的特征,对校园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分析,指出校园无线网络安全防护应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展开,探讨了校园无线网络中接入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的相关技术,并分别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中所给出的家庭网关嵌入蓝牙模块实现了家庭内部的无线组网,同时网关利用微控制器驱动网卡芯片实现以太网接入。该网关不仅提供家居的集中控制,同时也实现了远程访问的服务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认知无线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简称CRN)固有“二次利用”的特性,使其日益得到重视.而作为CRN核心构成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业已成为当前各研究机构的一个热点.主要对频谱感测技术、信道接入技术等MAC层核心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认知无线网络MAC的特性及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设计MAC频谱感知技术、信道接入技术、频谱共享技术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类总结.最后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研究难点及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蓝牙无线接入速率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平平  陈小硕  施荣 《计算机工程》2005,31(4):131-132,135
给出了蓝牙LAN接入设备(LAN Access Point,LAP)提速设计和实现。简述了蓝牙协议及其LAP应用模型以及原有的PC、嵌入式版本的实现方案。该系统功能上实现了LAN接入应用模型但速率较低,分析了速度的瓶颈和提速的方案,给出了提速后的系统测试性能和高速蓝牙接入系统的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阚保强  范建华  王建业 《软件学报》2012,23(7):1824-1837
由于认知无线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简称CRN)固有"二次利用"的特性,使其日益得到重视.而作为CRN核心构成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业已成为当前各研究机构的一个热点.主要对频谱感测技术、信道接入技术等MAC层核心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认知无线网络MAC的特性及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设计MAC频谱感知技术、信道接入技术、频谱共享技术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类总结.最后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研究难点及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3G与WLAN及其相互融合网络的接入认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流的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三种形式的无线网络接入认证机制从采用技术上进行分类和分析,从无线网络接入认证机制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的技术加以分析总结,并结合现在的认证技术进行展望,为异构无线融合网络的接入认证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18日,英特尔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Intel Developer Forum Spring 2004”年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简称IDF 2004)上宣布,已结成相关公司制定了无线USB规格”Wireless USB和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近距离高速通信技术。这两项技术有可能成为领导无线接口标准和近距离无线网络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息化》2012,(11):12-12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最新研究发现,到2011年年底,全球4.39亿个家庭安装了家庭无线网络,占全球家庭用户的25%。预计到2016年,全球无线家庭用户将接近8亿,普及率将达到42%。报告称,Wi—Fi已经成为家庭电子设备和移动装置接入网络的一项主流无线技术。宽带服务持续扩张,加之带有Wi—Fi功能的设备大量出现,都为未来家庭无线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