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由于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聚丙烯的增强增韧改性已成为使其工程化、功能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聚丙烯共混增强增韧改性的研究,介绍了聚丙烯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军 《化工时刊》2006,20(6):52-54
聚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通用塑料,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聚丙烯的改性已成为使其工程化、功能化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聚丙烯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并介绍了共混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界面改性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学行为的研究进展,为无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流变学研究在无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的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聚丙烯改性的研究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聚丙烯的物理改性,同时对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木粉为填料,废旧 HDPE 为塑料基体,用压制成型法制备了木粉质量含量高达70%的木粉/HDPE复合材料,对比研究PE交联改性技术和MAPE增容技术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E的交联改性可明显提高PE塑料基体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复合材料的强度.当MAPE质量含量为l%,DCP质量含量为1.5%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强度可与MAPE质量含量为3%的木塑复合材料相媲美.SEM分析表明:MAPE可以改善木粉与塑料的界面相容性,PE的交联改性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的相容性的改善无贡献.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塑料改性、促使其工程化、高性能化、功能化。  相似文献   

8.
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玻璃纤维的偶联剂处理,基体接枝改性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纤与未经接枝改性的聚丙烯不能形成有效的界面粘结,力学性能较差,而与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界面粘结较好,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偶联剂处理的玻纤能与改性聚丙烯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偶联剂种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关键是提高非极性的聚丙烯和极性的玻璃纤维的界面粘结强度,本文比较了以双马来酰亚胺,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硅烷偶联剂作为界面剂的几种最为常见的界面改性方法对聚丙烯/玻璃纤维的界面改性效果,指出以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作用面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聚丙烯/玻璃纤维的界面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功能化改性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丙烯功能化改性的研究动向,并对功能化改性聚丙烯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聚丙烯改性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聚丙烯材料的亲水性测试方法,着重论述了对聚丙烯材料进行亲水改性的各种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对聚丙烯材料进行亲水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提高PP抗静电性能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抗静电剂涂敷法、抗静电剂内加法、导电材料添加法、抗静电剂复合法。最后展望了PP抗静电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常用建筑塑料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讨论了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增韧、刚性无机粒子增韧以及共聚、交联等化学增韧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聚丙烯的共聚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氯化改性四种化学改性方法,比较了这些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聚丙烯性能的改善情况以及研究进展,展望了聚丙烯化学改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微孔膜的强疏水性导致在膜分离过程中驱动力高和易污染,需要亲水化改性.亲水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法、表面吸附法、表面接枝法等。目前主要是对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改性,但表面改性容易对膜的微孔造成影响。共混法是最有效和应用前景的方法,是以后聚丙烯微孔膜亲水改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PP)物理改性的各种方法(包括填充、共混、纳米材料),综述了PP各种物理改性的技术进展及对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最后简介了PP改性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聚丙烯近年来生产增长的趋势,聚丙烯接枝改性的常用方法和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其中对固相接枝技术做了特别讨论,为研究开发聚丙烯新产品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的接枝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缘  兰新哲 《广东化工》2006,33(9):28-3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聚丙烯接枝改性的常用方法以及各种制备工艺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为研发聚丙烯新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共混改性丙纶的发展现状 ,对共混改性丙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就近年来几种有发展潜力的共混丙纶品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