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巴黎美院(即:布杂)”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败的一个发展史。如果从欧美国家建筑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布杂”建筑教育的衰退大概是在1940年代前后的这二、三十年间发生的,从“布杂”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们国家的“布杂”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世界建筑》2014,(4):20-21
《世界建筑》的读者朋友: 本期《世界建筑》关注一个群体,即1978年后的“清华建筑学人”——1978年后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接受教育、目前在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通过这个群体,我们实际上观察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教育的产品——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生态)的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3.
篇首语     
<正>《世界建筑》的读者朋友:本期《世界建筑》关注一个群体,即1978年后的"清华建筑学人"——1978年后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接受教育、目前在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通过这个群体,我们实际上观察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教育的产品——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生态)的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4.
杨宇振 《新建筑》2010,(4):55-56
回应刚才汪老师提出的10个问题,谈谈我的想法。1迷茫迷茫的第一个指向是建筑学的边界——建筑学到底在哪里?建筑学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比如说在福柯、列斐弗尔等很多人看来,城市规划很难自身成为一个完全定义的学科,因为它的理论方法、理论标题很多都要借助其他学科。而建筑学,特别是今天的建筑学,在学科高度交叉的社会里,建筑学能不能“自善其身”?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建筑教育问题。因为在建筑教育中我们一直试图找出一个属于自身的东西,是什么?不清楚,“建构”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或许是建筑学能找到的一个东西。  相似文献   

5.
《城市住宅》2016,(5):5-9
我国绿色建筑经过近10年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可以概括为由新建筑的绿色建造转向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从单个建筑的绿色化改造、绿色化建设转到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绿色建筑集群的建设和管理;从建筑的耐用、实用转向建筑的健康、超低能耗和建筑的高端化;从建筑的居住功能转向建筑的健康、美观,更人性化。本文通过节选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主题演讲,阐述了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涉及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建筑有两股源头,两根脉络。一个是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另一个在长江流域以及广大南方水网地带。第一次的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秦汉建筑,经过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建筑的大融合,中国建筑的木构体系已经成型了。第二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唐宋建筑,唐朝为建筑的高潮期,宋代是唐以后的一个“整理”阶段。宋的建筑转向细巧,也有条件出现了我国最有影响的建筑规范——《营造法式》,成为这个高潮的尾声。第三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明清建筑。这一次交流融合的规模较小,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南北之间。明清建筑已经表现了成熟期过去以后的那种深思熟虑,更加条理化、制度化,中期那种雄浑伟大的气魄。  相似文献   

7.
真实的魅力--阅读布雷根兹美术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建筑师迷失于充当引导者的时代里,在一个“视网膜”化的建筑世界里,本文希望通过解读瑞士著名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作品之一——布雷根兹美术馆,对我国目前日益扩张的城市建设和普遍存在的复制与拼凑建筑潮流形成一种抵抗。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建筑学院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苏俄历史上最悠久的建筑学院之一。该校历史最早可源于1794年的沙俄时代,学校曾座落在克林姆林宫中,最后于1865年搬迁到现在的新址——莫斯科市市中心罗斯德斯特温卡大街11号。该校前期曾沿袭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方式,注重古典建筑教育,将建筑艺术凌驾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上,藏匿于达官贵人宫殿中。 本世纪初俄罗斯受到西欧工业化的强大冲击,传统学院派的建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令该校的建筑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建筑艺术的服务对象也由少数人转向广大劳  相似文献   

9.
董功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44-47
2008年,直向建筑——一家专业建筑事务所于北京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由两位在国内外接受完整的建筑专业教育,并先后在美国著名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合伙人董功、徐千禾带领的团队。  相似文献   

10.
受过建筑学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基本概念——设计要跟周边环境结合,或者对抗.我是在欧洲接受的教育,习惯于去考察或认识场所之外的更大环境.从区域到城市,从街区到街道,通过观察场所的左邻右舍,去测量、了解历史,衍生出对这个场所的答复. 但是从业以后,我发现中国的设计过程并非如此.你的基地很可能是一个荒郊,周边没有可参照的事物.还有可能是另一种场景——以北京为例,周边建筑类型错综复杂,茫然不知可以参考什么.如此说来,我受到的教育,或多或少是一种苦行僧式的教育——我们必须受到限制,然后从限制里找出路.但在中国做设计,往往好像是没有限制.在没有具体限制的条件下,以什么为设计的参考?实际上十几年来国内也一直在摸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