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毅敏 《时代建筑》2009,(3):142-142
如何突破传统产业园区只有产业没有生活,只有物质功能环境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瓶颈是花桥国际商务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项目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的一次系统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昆山城市转型与规划引导引言昆山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次关键性转型,即由传统农业城市向产业城市的转型期,产业城市向小康城市的转型期,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由小康城市向和谐社会转型的启动期。而在每次转型的过程中,昆山总体规划的编制都凸现出率先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对消费社会背景分析出发,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进行简要的论述,以上海大拇指广场为例,提出社区商业广场空间设计中的几点策略来促进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城市后苑,国际花园对昆山花桥“天福村改造”项目的体会昆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开发方式还是建设模式都处于发展和创新中,是中国同类城市发展效仿的对象。花桥国际商务城地处苏沪交界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距上海市中心仅25km,西邻昆山国家级开发区,东依上海国际汽车城。优越的地理区位、快捷的交通为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发展推波助澜。最近,由苏州东方景深策划设计的昆山花桥“天福村改造”项目,是位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以北的全新的新农村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的消费空间即商业空间是当今社会最为普及的公共空间,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加追求精神享受而非仅满足基本需求,所以商业运作模式也需要摒弃呆板的形象。艺术这种可以通过绘画、设计、雕塑或是建筑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的存在,将艺术与商业空间融合,这不仅可以提高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档次,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层面。文章从艺术为何介入到城市商业环境中入手,探讨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形式以及途径,从而促进艺术与商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季松 《规划师》2009,25(5):88-95
在消费社会,欧美城市已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逐渐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在美国,郊区购物中心和节庆消费场所在城市郊区化和内城复兴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城市发展的作用.而在欧洲,通过"隐藏的购物中心"和文化规划,消费发展与城市认同从冲突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7.
刘平 《中华民居》2012,(6):155-156
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在创新,通过创新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通过创新解决累积的社会问题,通过创新引领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文章以广州中心知识城规划设计为例,从人的活动行为和心理角度出发,对城市活力氛围营造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城市人口日益稠密,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邯郸市的实力和竞争力,带动城市的活力,改善市民的生存环境质量,邯郸市开展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城市改造工作,改善邯郸市生态环境。本文以此为契机,列举并总结邯郸市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实例,对邯郸市公共空间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张建文 《时代建筑》2009,(3):128-128
江苏昆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因其不断创新的开发和建设模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经济百强县之首,是中国各个经济发展时期同类城市发展的效仿对象。今天,迈向新时代的昆山根据当下城市发展的矛盾及时地转变产业发展方向,调整竞争战略和经营战略,推动新型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建设是昆山城市发展战略转移的重要节点,有力地推动着新时期昆山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古建筑保留较好的江南城市着手,对建筑边缘、景观边缘、城镇边缘等部分做了相关的调查摸索.边缘空间是区分空间的一种因素,也是空间形象塑造、空间存在含义表达、场所认知、氛围营造等的一种媒介.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边缘空间将城市中各种不同功能和空间融为一体,在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建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引发更多的基于“边缘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及西欧.有研究认为当今城市化在性质上已步八与过去传统郊区化不同的新阶段:居住郊区化之后,大量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位也开始向郊区扩散,形成“边缘城市”;这种“后郊区化”现象使得城市内部的多中心结构开始向城市区域扩散。本文通过对北京的新城亦庄和上海边缘的昆山的研究,旨在揭示中国一些大城市区域中“边缘城市”的形成,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文章认为跟西方后郊区化某些特征相似,中国“边缘城市”的形成也已超越了所谓郊区化的传统涵义,它代表了一种中国特征的城市多中心发展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当代四个国家城市的地下空间发展历史进行7总结和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进程中所共同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地下、地上空间一体化影响城市发展;(2)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城市会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上对城市空间的文化解读,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探索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探寻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从而对今后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孙凤岐 《中国园林》2004,20(6):18-20
城市公共空间的优良景观能带动产生丰富的城市生活,但国内的建设现状表现出一些不足,不利于景观设计工作进程的程序化与系统化.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政策的支持与法规的统一参照,以及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不合拍.景观设计前期的主要工作,即是从法规与规划中获得规范与指引,而后在设计中落实到具体项目中.这两方面的完善,需要系列的研究与调查工作,景观设计师有责任以专业的参与,引发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但能同时关照到人的身体与心灵的设计才是人性化设计追求的目标。城市需要人性空间,人性空间是对日常生活与人的关怀与尊重,对宜人小尺度的推敲,以及对历史文脉的探求。其核心在于空间场所的塑造和历史文化的滋养,由物质空间与自然人文等多重维度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6.
徐晓燕  叶鹏 《规划师》2008,24(2):72-74
随着当代全球化资本运行对消费环节依赖程度的加深,消费对公共空间的侵占逐渐加剧,公共空间正逐渐由公有向私有转变,成为一种被消费的商品.公共空间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空间与社会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活作为联结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纽带,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态。香港这个特殊城市,它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因素,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了高效率的特点。这种高效的社会生活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包括了交通、休闲、工作、学习、生活空间)的发展模式。本文从高效率方面分析了香港的社会生活状况特点同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是一个集政治目的、经济方式以及所有权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城市问题,在中西方不同社会进程的语境中,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讨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才能使这一主题对当代中国城市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具有生产力却又不参与生产关系的城市构成,公共空间的存在离不开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外围社会关系,而公共空间的生产力是通过激发或诱发不等生产关系此消彼长产生效果。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空间在中国的几个表现特征:公共空间无形态、公共空间即时性及公共空间的“非法”特征。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良好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该文试图从场所精神这一本质出发,将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分为街道式空间、广厅式空间和院落式空间三类,并从场所精神理论的核心思想“空间”和“特性”这两方面对其进行诠释,以期对这类混合开发、有巨构形态特征的建筑的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实现寻求方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 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 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缺日渐匮乏,其中生 活性街道空间的消失最为典型。本文以兰 州市十二条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 居民使用视角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通过对城市街道生活空间景观的评析,概 括总结了当前兰州城市生活性街道存在的 主要问题。文章从可识别性、舒适感、安全 感与可及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人性化 生活性街道景观的优化建议,力求通过增 加空间节点在居民生活中的互动特性,营 造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