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容性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测试原理及系统测评方法,并对5台带电检测装置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准确性、重复性及抗谐波干扰性能方面开展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厂商的带电检测仪器性能差异很大,电容电流的大小对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段本成  张鑫 《电气开关》2014,52(6):29-32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设备绝缘特性进行带电检测,减少停电时间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介绍了新型的测量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与电容量的带电检测系统,采用高精度钳形电流传感器和电压隔离线圈,对电容性设备进行测量检测。仪器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同时对容性设备可以使用相对测量法和绝对测量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证明:该测试系统对于多种条件下的的测量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设备绝缘特性进行带电检测,减少停电时间,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测量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与电容量的带电检测系统,采用高精度钳形电流传感器和电压隔离线圈,对电容性设备进行测量检测.仪器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同时对容性设备可以使用相对测量法和绝对测量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对于多种条件下的测量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检验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主要方式是带电检测。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电网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究电网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说明带电检测技术整体的使用范围、技术要求、综合水平、数据分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后续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意见,促进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水平提升,为今后的检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在华北电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在华北电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列出了许多成功案例.在分析华北电网实践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实施建议,为全面推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带电检测技术是发现设备潜在缺陷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目前广东电网常用的带电检测技术,在调研基础上,全面总结分析了广东电网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指出带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中存在的应用范围有待提高、技术标准需制订、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数据分析利用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策略与建议,为深入推进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以及状态检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在线监测中,若采用基于单一基准源的传统相对测量法,在基准设备选择不当或基准设备自身介质损耗增长较大时,将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甚至出现介质损耗为负的错误结果.为克服单一基准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研制了一种采用动态基准源的新型容性设备介质损耗测试装置.该装置摆脱了单一基准源的局限,分别以各个设备为基...  相似文献   

8.
从深入推进状态检修,提高输变电设备可用系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出发,开展对SF6充气设备带电检测的研究工作。研发的多功能安全连接阀门的专利技术,实现了对SF6充气设备的带电补气及微水和气体组分测试,建立了周期性SF6设备带电检测制度,开展SF6充气设备的微水和组分普测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带电检测原理,结合实际应用,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的经济性,论证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容性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几种方法。对信号采集所用的传感器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并着重介绍了基于磁性耦合方式的电子补偿零磁通传感器的原理。还介绍了根据三相泄漏电流和的变化判断容性设备绝缘状态的方法以及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对于介质损耗的测量,介绍了容性设备的串联等值电路及在线监测模型,及其测量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利用傅立叶变换进行谐波分析的原理及其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介绍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绝缘变化趋势的提取方法,几种信号预处理方法,梳状陷波器抑制法和海宁加权插值FFT算法及相关函数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电能表基本误差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电能表取代传统电子式电能表是一种必然趋势。针对当前数字化电能表基本误差试验方法不够成熟、测试效率低下的情况,分析了国家标准及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给出的几种基本误差试验方法:标准数字表法、标准数字源法、标准模拟表法、瓦秒法,研究了这些方法的测量准确度与校验实时性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提高测量准确度或缩短校验时间的措施,以便于在不同工况下选取适当的数字化电能表校验方案,为数字化电能表基本误差试验方法向标准化、体系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焊条湿度过高会导致焊接中产生气泡、气孔等明显的质量问题。为满足焊条湿度的现场无损检测,提出一种柔性叉指电容式焊条湿度检测方法。首先,以新型柔性叉指电容式传感器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叉指电极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叉指电容式焊条湿度传感器的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湿度传感器最优的设计方案;最后,设计U型弹性机构起到完全包裹焊条的作用,完成J507和J607焊条湿度检测实验和标定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叉指电极结构参数为最优时,传感器检测深度约为1.4 mm(小于焊条药皮厚度),焊条湿度值与电容值拟合优度达到0.98。本方法对湿度值在0.117%~2.5%的焊条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为实现焊条湿度的现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焊接缺陷。  相似文献   

13.
电气设备失效会严重威胁电网安全。为了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也为了给电气设备的状态检测评价和预测评估及故障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对电气设备进行系统深入地失效分折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电气设备失效的成因、特征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电容性电器设备介质损耗角实时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用矢量乘法技术在电力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测量系统采用数字合成波形发生器技术、模拟-数字乘法器技术对电力设备绝缘的漏电流进行正交分解,提高了小电流信号的测量分辨率;用以小波变换技术构成的数字滤波器对正交分解后的矢量进行数字滤波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容型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阐述了贝叶斯网络的构建过程.通过广泛收集有关电容型设备的故障资料,综合其各种检测数据和故障征兆,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故障集和征兆集.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各故障类型下各征兆量有明显体现的条件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容型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并根据电容型设备故障诊断的特点改进了贝叶斯网络的推理过程,采用连概率计算过程进行故障类型的概率信息计算,根据概率信息进行故障分类,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通过电容型设备故障实例分析,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在弹性元件表面用微波ECR溅射TiN薄膜实现电力设备的液位高精度变送的技术。由于TiN薄膜优异的机械特性,加之对敏感元件进行了二元线性插值法进行智能补偿,实现了液位测量的快响应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17.
VXI测试设备检定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VXI测试设备的被测对象及其精度,研究其检定测试方法.并根据该方法,研制了基于PXI总线的VXI测试设备的检定测试装置.文中分PXI测试系统、信号转接箱和检定流程三部分介绍检定测试装置的系统设计,进行详细说明;文中还介绍检定软件的设计,包括软件的运行环境、软件开发平台、软面板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详细流程;此外,还总结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闭环反馈测量的高精度信号变换技术、智能多路信号生成技术、硬件跟随信号同步采样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输出功率有限,所采用的充电方法较为简单,造成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存在时间长、能耗高、温升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充电设备,基于最优充电曲线,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多段恒流充电方法,并将此充电方法应用于大功率充电设备中。首先,设计了大功率充电设备的电气结构图;其次,根据动力电池的充电特性,给出了多段恒流充电方法的实现流程;然后,在大功率充电设备上,与传统的恒流充电方法和恒流恒压充电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段恒流充电方法与传统的1C恒流充电和1C恒流恒压充电方法相比,能够缩短5%以上的充电时间,与传统的2C恒流充电方法和2C恒流恒压充电相比,可以降低50%以上的充电温升,并且能够在比较短时间内使电池容量达到80%,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均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充电温升,延长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综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电力线数字载波通信设备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应用中产品测试和现场运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电力线载波信道干扰特性、电力线数字通信设备在噪声环境下的误码性能、乱真输出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讨论。文章提出的论点对电力线数字通信设备的生产、测试和行业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在线测量的谐波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谐波分析法在线介质损耗测量的因素,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改进方法,并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