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以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结合茂名市殡仪馆的创作实践,从空间序列、建筑形象、室外环境景观三个层面诠释了殡葬建筑的空间意境和精神内涵,探索了现代殡葬建筑的新形式,提出现代殡葬建筑应体现现代人文关怀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1)
院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空间布局形式,体现着传统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阐述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应用传统建筑院落空间的布局、构成形式、围合要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极具特色的传统建造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在建筑布局、空间塑造、建筑色彩方面都有所体现。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是一个重要案例。新馆的院落布局、入口空间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苏州博物馆新馆将现代建筑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社会功能融入历史建筑遗产和传统苏州民居之中,这种既古而新的建筑形式饱含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钟雪  周波 《四川建筑》2010,30(3):54-56,58
在阐述模糊空间的内涵及其对建筑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本土传统建筑以及现代建筑中模糊空间的运用的分析,以成都青城山石头院为例,从新的角度来审视空间形式的内涵,并为如何营造我们体现地域传统文化,更加宜人且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以及西方建筑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化建筑场景应用更加丰富,并促进了现代建筑文化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建筑的创新发展,构建了差异化的建筑场景.然而,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化建筑场景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景的整体性与适应性,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创新建筑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对传统的继承和借鉴,根据建筑的环境、地域、内容、规模等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相关艺术形式与手法,从而创作出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空间上都极具特色,其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结构特征、优美典雅的形式语言,还有富有生机的空间组织以及极具内涵的象征意义,因此传统建筑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极具传承价值。所以现代建筑在追求功能丰富性和造型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是形式的模仿而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以现代设计手法来表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此类研究方向在建筑界备受瞩目,而若要真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筑文化的实用性、人文性及哲学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核心价值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只有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精髓,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效融合,从而赋予现代建筑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许多典型传统元素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符合人们的审美和情感需求。建筑是体现文化和美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但传统元素仍在现代建筑的装饰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炎松  杜荣  黎洁 《华中建筑》2006,24(3):29-31
校园建筑的品质该如何定位,校园文化的内涵该如何体现,是当代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的建筑设计的诠释,把校园建筑的品质与校园文化内涵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华古文化神韵的代表——“王帛”文化主题,尝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从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再现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积极创建富于人文内涵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殡葬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境、形式特色和功能组织。本文对重庆市长寿区殡仪馆的设计创作进行了解析,从文化氛围的营造、整体布局及空间序列的展开、建筑的合理流线、建筑形式等几方面阐述了殡葬建筑与其它建筑类型的区别,试图为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前提的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现代殡葬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释了现代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把现代建筑视为由建筑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空间符号等元素组成,并深刻阐释了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实践一种新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大量欧式商品房的建设破坏了古城风貌,为此,有必要探索和研究适宜该地区住宅建设的空间语境与建筑形式,使之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并能适应市场需求。课题选址于临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分析临海城市特质、传统街区空间形态以及传统民居空间、外观,归纳总结该地区地域街坊特征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叠合"的手法,探索了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的现代居住空间、形态和建筑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3.
林广思 《新建筑》2014,(6):114-117
东湖休养所是冯纪忠先生早年重要的设计作品。简述了东湖休养所的建造过程,指出它的建设得益于陶铸的关注,并对岭南现代建筑庭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现代主义的建筑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东湖休养所进行设计分析,指出东湖休养所的空间组合和建构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冯先生在德国接受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是其渊源,而东湖休养所的建筑与户外环境的融洽关系依然体现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和谐共处理念,这又源于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稔。  相似文献   

14.
刘红红  吴薇 《华中建筑》2014,(4):137-141,161
建筑类型与形式问题是城市的客观存在,它能够实现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解释。对历史建筑类型与形式的研究,可以为当前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近代武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等影响,催生了西方近代建筑类型,由此形成了城市建筑类型的多样化特征。同时,西方建筑形式的出现使得传统城市空间中出现新的空间要素与空间景象,改变了城市面貌。在外来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近代武昌城市建筑形态的拼贴与杂糅,更多地显示出"表皮西化、内核中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日传统建筑檐下空间别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鹏  李焰 《中外建筑》2007,(1):33-37
日本传统建筑虽然师承我大唐.但长期在当地文化的同化中,已自成体系。如今.日本的现代建筑在世界上独树帜,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建筑和传统精神,尤其是些非逻辑因素。在此方面,我们还存在距离。现通过两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这个局部,从建筑、审美意识,文化意义三个方面管窥异同,以期对我国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行业的交流日渐深化,尤其是建筑领域的文化传统传播已经打破了区域限制,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更加的广泛。本文将对传统元素中的形、意、境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依据赤壁市的地域特点以及赤壁图书馆在赤壁市中的区域位置,综合考虑图书馆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在功能性与时代性并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形体及外立面所代表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建筑语意的表达塑造,传承三国文化精神,力求将赤壁市图书馆设计成一座极具个性,又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特征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