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录、测井领域有数十种技术应用于油气层评价,针对每项技术的局限性及各项技术间存在的多解性,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对已有试油资料的各项录、测井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导出判别公式,用2个判别函数代替原来的20项参数的分类信息,并利用判别函数建立二维坐标图板,将待评价层数据代入判别函数和分类函数,进而对储集层产能进行评价;同时应用Fisher线性判别建立差别准则,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对油气层进行分类。使用该方法对饶阳凹陷肃宁构造带的16口井44层进行判别分析,避免了常规解释评价中的多解性、差异性、交叉性,实现了对油气层流体性质的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岩石热解录井侧重利用所分析的各特征参数及其组合规律或关系图板来解释评价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则侧重通过不同谱图形态特征来反映,两者各有优势。从突出两者优势的角度出发,以辽河油田茨120区块沙河街组沙三段地层为例,分别探讨岩石热解录井的S1和S1/S2解释评价标准与不同储集层的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谱图特征识别方法,进而将两种解释评价方法结合,可实现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识别,提高储集层解释评价符合率。该区块两口井4个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效果较好,对于该区块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虽然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酒东盆地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解释方法单一,仅依靠样品峰积分面积大小和谱图形态判别油水层,人为因素对解释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录井解释水平,通过对14口井32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阐述不同储集层基本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多样和邻井同层系油样组分体积分数与碳数分布对比图,刨建了轻重比与样品峰积分面积交会图板,确定了以基本谱图与派生谱图相结合的定性解释和应用交会图板的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为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储集层地球化学录井资料定量评价原油性质对于现场快速评价油气层工业价值,及时采取合理的油层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储集层岩石热解资料、中途测试和完井试油成果为依据,探讨了利用三峰岩石热解资料评价原油性质的方法,利用产油率指数建立原油密度和粘度的统计方程,采用亮点指数判别原油类型,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研究成果为充分发挥地化录井的技术优势并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北部玉北区块深层二叠系稠油储集层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微弱,呈C_1相对含量低、C_2相对含量较低和重组分含量高的特征,岩石热解分析以S_1、S_2峰为主,属于一种特殊烃组分的储集层,采用常规气测或岩石热解单一录井方法建立的图板难以有效识别流体性质。在分析该区块10口井15层试油层不同流体性质储集层气测与岩石热解录井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应用气测与岩石热解各自常规图板类型统计分析,筛选出区分油层、差油层、干层明显的两个特征参数——C_1/C_3和P_g,建立了气测与岩石热解参数综合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为该区块稠油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回判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6.7%,2015年新井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7.5%。虽然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但有时会出现油层与干层重叠的特殊情况,可结合录井的荧光分析、岩心观察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确定解释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8.
9.
岩石热解技术可测定储油岩中的烃类含量,如果单纯依靠ST和S1/S2这两项参数对储集层解释评价,则会经常出现油水界限不明显的现象,影响该项资料的应用效果.为此对不同延时时间热解资料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岩样现场分析和放置10 d、20 d后进行分析化验,得到3组不同延时时间的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了气态烃含量S0、液态烃含量S1、热解烃含量S2的损失情况,结合试油资料分别建立了油气解释标准及现场热解烃总量ST值与S1损失率、S1损失率与S2损失率的解释图板,使该项资料在油水层解释的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轻质油油层的识别、原油性质的判别、产能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润油和润水储层岩石中不同性质原油相对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得出残余油、油水等产出点和束缚不水时各含油和度值,结合含油饱和度与总烃含量、有效孔隙度的理论关系式,建立了储怪流体的热解定量描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生产实际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X区块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区块,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裂缝-微裂隙发育、物性变化大、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依据该地区的电性特征及孔隙度测井资料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以声波速度试验为基础,以钻井取心的小岩样为对象,研究了一定压力下声波速度随流体饱和度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为识别流体性质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取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中的纵、横波信息,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出反映地层弹性性质的波阻抗、泊松比、拉梅系数、剪切模量、流体压缩系数等岩石机械参数,构建对流体性质敏感性强的组合参数建立交会图版,并将其应用在研究工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流体性质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响应的变化源于地下地层结构和岩石弹性性质的变化。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压力、温度、孔隙度及孔隙形态、流体类型及其饱和度等。根据Biot-Gassmann和Kuster-Toksz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孔隙度下流体性质及其饱和度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讨论了两种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认为流体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主要与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形状有关,纵波阻抗对储层中流体变化最敏感,横波阻抗对流体变化不敏感,通过纵横波阻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储层流体变化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天然气区的PY气田位于陆架陆坡转折带上,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该地区主要储层SB21.0砂岩含油气性结论复杂,常规的AVO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存在陷阱。将统计岩石物理学与AVO理论结合,得到流体成分反演理论。流体成分反演技术是AVO技术的延伸,是一种定量的AVO技术,其最终结果是直观的碳氢指示分布图。采用流体成分反演技术,对研究区SB21.0储层进行含油气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流体成分反演技术能较有效、准确地检测已上钻目标储层及验证未上钻目标储层的流体性质。该理论的深入应用将有助于指导番禺流花天然气区的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井场第一手资料进行储集层流体类型快速识别,一直是油气勘探评价的重点和难点。QFA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在含油气性分析与流体识别评价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对图谱数据的应用多数以类比观察和定性归纳为主,对图谱数据反映地层流体特征的多维性、丰富性及精准性挖掘不够充分。通过对QFA图谱反映油气信息的特征量进行构形解析,得到水线荧光强度、油水变化率等多个衍生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建立标准解释图板,从而对储集层流体进行解释评价。研究表明:油层的油水变化率0.2~0.5,含油水层的油水变化率0.01~0.2,水层的油水变化率0.01~10;油层和含油水层的水线偏差距25~45 nm,水层的水线偏差距0~25 nm;重质油处于对角线夹角5°~9°,中质油处于对角线夹角9°~13°,轻质油和凝析油处于对角线夹角13°~17°。经过验证显示,流体解释与试油结果对比符合率达83.3%,可有效指导油气的勘探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轻质油油层的识别、原油性质的判别、产能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岩石热解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马店地区部分地球物理测井、录井解释为油层的显示层试油结果为干层,导致油气层解释符合率较低。为提高油气层解释符合率,针对岩石热解录井资料在相邻区块解释起着独特的作用,但在马店地区应用效果较差的实际,在分析该地区地质概况和解释难点后,通过分析岩石热解录井参数与储集层物性的关系,对岩石热解分析值反映储集层物性原因进行探讨,转变传统岩石热解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固有思维,依据岩石热解录井参数与储集层物性分析结果及岩石热解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岩石热解录井S_1与反映岩石物性的油气产率TPI解释图板,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已成为识别油水层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单纯以谱图形态进行油水层解释评价,虽然具有直观且解释评价快速的特点,但由于标准形态界定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解释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显然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开发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低渗透率储集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参数与油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英台、裕民地区11层67个样品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参数与试油结果的统计对比分析,引入了量化表征碳数分布范围,反映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的∑nC21-/∑nC22+比值和电测电阻率解释评价图板。应用表明,其油水层的解释评价符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重要的是该图板的应用为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解释评价由单纯以谱图形态特征的判断向量化综合评价过渡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