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原理及各判据的实现方法,利用云广±800 k V直流输电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模型,从采样数据不确定性、区内外故障区分度、暂态干扰等方面分析了不同采样频率对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各种判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频率的变化主要会对直流线路行波保护中的电压变化率判据产生较大影响。最后从整体性能角度给出了直流线路行波保护采样频率选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行波保护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不足、T区两侧故障线路定位依赖边界元件等问题,以最具代表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为例,从数学层面上分别明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和T区故障下的行波特征,进而构造了不同采样周期下的时域暂态电压比判据,以削弱T区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实现区内外故障识别;利用时域电压比判据,提出了基于单端量保护配合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判别以及T区两侧故障线路的准确定位;最后,利用实际工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可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直流线路行波保护特征量动态特性与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昆仑  蔡泽祥  徐敏  贺智 《电网技术》2013,37(1):255-260
现有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整定计算缺乏统一适用的方法,保护可靠性有待提高。采用基于EMTDC仿真计算的手段分析了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各特征量(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量以及电流变化量)在不同种类故障条件下以及非故障扰动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点及规律,进而研究了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各判据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判据进行整定计算所需边界条件的确定原则,从而形成了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方法。基于实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参数的行波保护整定算例验证了该整定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4.
柔性直流输电的改进行波保护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由于其特殊的控制系统和结构,线路故障后故障电流上升快,极易损坏换流器件。在行波保护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采样率对于保护灵敏性的影响。仿真分析发现,合适的高采样率可以显著提高行波保护的灵敏性。配合以极波变化率作为保护启动判据,以极波斜率区分雷电干扰和短路故障,以极波差值构造故障选极判据,提出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改进行波保护。在PSCAD/EMTDC平台上对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新型行波保护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鑫  杨明玉  吕佳宁 《电力建设》2018,39(10):99-105
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后备保护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通过较长延时来防止线路分布电容等问题引起的误动,无法满足保护对于速动性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电压电流突变量夹角余弦值的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故障发生时,故障与非故障状态下直流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突变量之间的夹角余弦值构造故障识别判据,并利用故障发生时线路正、负极电压的数值差异作为故障极判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纵联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MMC-MTDC)系统仿真模型对保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纵联保护方案能够实现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故障判别,并且满足直流线路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可以作为直流线路的后备保护。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行波保护缺乏成熟整定原则,导致整定计算效率不足且隐藏误整定因素。基于此,提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实用整定原则。考虑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区外不同故障类型,分析了直流线路端口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量、电流变化量的故障响应特性;揭示了行波保护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量、电流变化量动作判据的功能,分析了各动作判据的逻辑配合关系;考虑保护灵敏性和选择性要求,提出了各动作判据定值的实用整定原则。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整定原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柔性直流电网线路行波保护在长线故障下难以兼顾速动性和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折射波幅值正负差异的两段式行波保护方案。首先,通过分析故障行波在线路上的传播过程,推导了各折反射波的表达式,得出了区内外故障下线路端口电压折射波幅值的正负差异特性。然后,基于该特性,提出了两段式行波保护方案,以传统行波保护判据构成保护第Ⅰ段,采用端口电压幅值及回升时间构成行波保护第Ⅱ段。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该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存在保护死区,而纵联差动保护由于无法躲避暂态电流的影响,只能作为后备保护。文章推导直流输电系统不同位置故障时的整流、逆变侧线模电压行波间的相似性关系:区外故障时两侧波形相似度很高,区内故障时两侧波形存在较大差异性;进而提出一种波形比较的直流输电线路选择性快速主保护方案,该方案引入扫描的方法将两侧的波形进行对齐,进而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以Hausdorff距离作为保护判据,可以消除暂态时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基于PSCAD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案可靠性高、速动性好、选极准确、对线路两端通信对时精度要求低、耐过渡电阻性能强,且具有抗采样数据异常和噪声干扰的能力,针对部分死区故障,在可能的情况下闭锁行波保护,实现保护的可靠不误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纵联保护难以同时适应线路边界存在和不存在情况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行波折射系数的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纵联保护。通过分析线路的1模波阻抗得到较为精确的故障分量1模电压行波。利用Peterson等效电路定量分析正方向故障时的电压行波折射系数,通过定性分析得到反方向故障下的电压行波折射系数,根据电压行波折射系数的差异构造故障识别判据。在此基础上,设计启动判据和选极判据,与故障识别判据一起形成完整的柔性直流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最后,在PSCAD/EMTDC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纵联保护可实现全线速动,能够耐受500Ω的过渡电阻和20dB的噪声,且对采样频率和数据同步要求低,工程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小波奇异熵在线路暂态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波信息熵的特点,将小波熵之一的小波奇异熵用于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中,提出了基于小波奇异熵的新型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方案.PSCAD/EMTDC仿真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利用小波奇异熵构成的单端暂态量保护判据,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及故障时刻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敏性.基于小波奇异熵的相继速动判据,克服了小波模极大值判据受被分析信号幅值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证明了小波信息熵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300 MW火力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龙兴  张莉  房鑫炎 《华东电力》2005,33(12):56-60
运行多年的300 MW火力机组,其发变组保护设备落后、老化、校验复杂、保护灵敏度低。通过对发变组保护改造工程中微机型保护配置、技术方案的研究,可提高发变组保护的动作可靠性,能取代老式的整流型保护和电磁型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介绍如何组合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引出端子。  相似文献   

13.
唐玲宏 《电气开关》2012,50(4):49-52
针对某1 10kV电网距离保护进行整定计算,结合该系统实际运行参数,具体保护装置型号参数和距离保护整定原则,利用继电保护图形化自动整定系统,根据《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对某地级电网110kV线路的保护进行设计并整定计算,形成合理的整定方案,以全面掌握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对其他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树江  朱辉 《河北电力技术》2000,19(2):44-47,50
对河北南部电网LFP-901、LFP-921保护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LFP-901保护非本装置原因的误动分析及对策,特殊民政部下的动作行为分析,LFP-901保护与收发信机的配合,LFP-921保护使用中几个总理2的解决以及LFP-901、LF这保护的异常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总结了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在以工频变化量为理论基础的系列保护元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介绍了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方面所采用的关键技术,阐明了微机保护装置采用主后综合,双套配置的合理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对某风电场低压侧电缆短路故障时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复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拒动原因进行了分析.改进过流保护定值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带负荷试验验证方向过流保护动作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广域保护中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母线及输电线差动保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纵联差动保护,对线路两端或母线各端的有功功率进行比较,若各端功率的和超出整定值,则判定为区内故障。在典型400 kV输电系统模型上,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原理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电流比率差动保护更加可靠且计算量小,因而可缩短动作时间。该方法能检测所有故障类型,适应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SEL微机保护与国产微机保护的主要元件作了比较。重点分析了SEL保护在500kV葛双二回线POTT方式的逻辑编程及动作特点。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了我国电力系统线路保护的发展过程,从建国初的电磁型、机电型到整流型及目前广泛采用的微机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已从最初的8位机到1 6位机并发展到目前的32位机,适用于我国各种电压等级的需要。同时展望了线路保护下一步发展趋势:以光纤差动为主,适用于光互感器,系统网络化保护。  相似文献   

20.
连玉英 《电气开关》2002,40(6):11-12
对过流保护电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