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玲  李临生 《印染助剂》2004,21(4):32-34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在60℃条件下,引发合成了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无甲醛免烫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通过正文和单因素分析,择讨了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CA整理棉布织物的工艺因素,得到最佳配方为:在酸总浓度为8%时,马来酸一丙烯酸共聚物/CA比率为1:3,催化剂/酸比率为0.4,焙烘温度185℃,焙烘时间3分钟.此整理剂有较好的防皱性能和耐洗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元羧酸为单体、双氧水为引发剂并添加次亚磷酸钠合成了含磷聚多元羧酸免烫整理剂,并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分析了单体种类、次亚磷酸钠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含磷聚马来酸与丙烯酸整理剂PMAAA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及PMAAA与柠檬酸CA复配物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马来酸单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脱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制备马来酸单酯,再与丙烯酸聚合生成马来酸单酯-丙烯酸共聚物.较佳反应条件为:酯化反应温度75℃,投料比n(醇):n(酸酐)=1:1.05,反应时间1 h;聚合温度85℃,m(MAG):m(AA)=1:1,w(引发剂)=1.5%,反应时间6h.将马来酸单酯-丙烯酸共聚物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从中筛选出较佳的脱墨剂配方:m(AZ-1000):m(AESM-9):m(NPSS-10)=2:3:3,同时采用如下脱墨工艺:w(NaOH)=2%,w(NaSiO3)=3%,w(脱墨剂)=0.3%,w(过氧化氢)=2%,w(EDTA)=0.2%,可使脱墨纸浆白度达64.3%ISO,残余油墨量为2.4mm2/g,得率77.6%.  相似文献   

5.
纯棉织物免烫整理强力保护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二乙烯三胺和乙二醛合成纯棉织物免烫整理强力保护添加剂。该添加剂以20g/L用量加入2D树脂整理液中,整理后的棉织物撕破强力提高39%,断裂强力提高31.5%,断裂延伸度提高8%。需进一步解决整理品的泛黄问题。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和BTCA对棉织物多功能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CTA)和丁烷四羧酸(BTCA)对棉织物免烫抗菌多功能整理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壳聚糖与BTCA的混合比及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壳聚糖作为抗菌免烫整理剂,与BTCA混合同浴整理的织物在整理和服用过程中无甲醛释放,且抗菌免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马来酸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聚马来酸,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同时探讨了最佳合成及应用工艺.通过对棉织物整理后的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回复角为270°左右,纬强60%左右,5次水洗,回复角仍为260°左右,聚马来酸整理与BTCA整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3种新型免烫整理剂FIXAPRET F-CL(低甲醛整理剂)、PERMAFRESH EFR-3(低甲醛整理剂)、FIXAPRET NF(无甲醛整理剂)经后焙烘施加到棉织物上,并进行了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耐磨性、甲醛含量、缩水率、折痕持久性和织物平整度等比较.结果表明,PERMAFRESH EFR-3综合性能最佳,整理后织物性能:断裂强力经向为492 N,纬向为241 N.撕破强力经向为20 N,纬向为16 N,耐磨性经向和纬向都>500 r,甲醛含量烘前为66.7×10-6,烘后为25.3×10-6,折痕持久性和织物平整度洗30次后均为3.5级.对断裂强力要求较高而对甲醛含量要求稍低的棉织物,PERMAFRESH EFR-3的最佳整理工艺:整理剂100 g/L,MgCl2·6H2O 20 g/L,柔软剂80 g/L,纤维强力保护剂25 g/L,渗透剂2 g/L.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均聚物作为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剂,对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交联反应和抗皱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低分子壳聚糖作为添加剂,对聚马来酸整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NC—98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顾东民  吴春明 《印染》1999,25(11):28-29
对棉布免烫原理及国内外免烫助剂作了研究,根据当前纺织环保的要求,以马来酸杆为原料,采用聚合反应制得聚多元羧酸,研制了NC-98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它是一种新型的羧酸型免烫整理剂。通过大量的棉布免烫性能的测试,证实该产品低成本、无甲醛,有免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马来酸酐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了聚马来酸 (PMA) ,分析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将制备的几种PMA分别应用于棉织物的防皱整理 ,比较了整理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马来酸防皱整理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L9(34)正交试验,选择具有合适分子量的聚马来酸(PMA)无醛防皱整理剂和最优防皱整理工艺.并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获得良好的防皱整理效果,WRA值可达到243.5°,断裂强度保留率在70%以上.同时优选出合成PMA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根据高分子分子设计原理,以苯乙烯、马来酸单丁酯、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在乙酸乙酯中进行共聚,经过蒸除溶剂、中和后制备出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通过应用实验表明,该表面施胶剂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淀粉、PVA复配,均有明显的表面施胶效果.文中对该产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MAc)和丙烯酸甲酯(MA)为单体,采用水相聚合方法制备了齐聚物(COMM),并用红外光谱(FT-IR)验证,产物是-种新型的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剂.详细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齐聚物转化率和抗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MAc):n(MA)=8:2、105℃反应4.5 h、ω(引发剂)=15%(对单体总质量)时,单体转化率达到94%;用它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WRA)达到248°,提高率为127.5%,优于常用的改性2D树脂.  相似文献   

15.
王博  黄焰根 《印染》2021,(6):7-12
以五氟苯乙烯为原料,分别与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和七氟丁醇反应制备含有三氟甲基、六氟异丙基、七氟丙基的含短氟碳链苯乙烯单体,再分别将这些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含有苯环刚性结构的短氟碳链苯乙烯共聚物.经含氟聚合物整理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能,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31°~138°,对石蜡...  相似文献   

16.
富马酸-丙烯酸二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马酸(FA)与丙烯酸(AA)为原料、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和单体滴加工艺合成了一种二元共聚物P(FA-AA).考察了原料配比、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共聚物P(FA-AA)性能的影响因素.优选了合成工艺条件:m(AA):m(FA)=12:1,w(单体)=40%,w(引发剂)=5%,85℃,4 h,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pH=7~8.测试了P(FA-AA)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P(FA-AA)的性能可以满足纺织品皂洗的要求(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3级,防沾色牢度为4级).  相似文献   

17.
无甲醛免烫整理剂FS-617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鞠景堂  唐丽  樊丽君  郑文慧  杨青  荣星  杨文堂 《印染》2003,29(11):24-25
讨论了用氮丙环、烃羟基硅油改性聚氨酯制备无甲醛免烫整理剂FS-617的合成方法,以及该产品用于天然纤维的抗皱整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柠檬酸(CA)免烫棉织物的泛黄问题,将保险粉用于CA免烫棉织物的漂白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漂白工艺条件,分析保险粉浓度、漂白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织物白度、折皱回复角和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漂白温度和处理时间是影响CA免烫织物白度的关键因素。最优漂白工艺为:保险粉质量分数8.6%,漂白温度90℃,漂白时间40 min。漂白处理后不仅CA免烫棉织物的白度显著升高,由45.5增至69.2,而且对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和强力保留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廉价易得的硝酸锌和磷酸二氢钠,通过微波辅助原位合成磷酸锌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整理。论文首先对制备磷酸锌的原料和干燥温度进行了讨论,并采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结晶水个数有所影响,但不影响磷酸锌的结构。论文分别讨论了硝酸锌和磷酸二氢钠的浓度、微波加热温度和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抗紫外性能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随着磷酸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的延长,织物的UPF值也逐渐增加。采用SEM对整理后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拒水拒油整理剂AG-480在涤/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萍  舒蕊  于华 《染整技术》2004,26(2):37-4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拒水拒油整理剂AG-480在涤/棉混纺织物上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AG-480用量7%;NBP-75交联剂用量1%;焙烘温度为150℃、时间3min。试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很好的拒水拒油性,而且织物透气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整理后织物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