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构造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属于裂隙-孔隙型储层,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类型储层容易受到碱敏、水锁及固相粒子的损害。为此,在对磨溪-高石梯构造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分析基础上,评价了龙王庙组储层潜在损害因素:水敏、碱敏、速敏、应力敏感,并依据孔喉渗透率贡献率的多峰分布理论,提出了多级架桥屏蔽暂堵储层保护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配方,评价了加入多级架桥暂堵剂前后对钻井液性能及对岩心渗透率恢复值的影响,并在该区20口井次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井浆性能影响小,所用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0%以上,平均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率由实施前的65%提高至84.5%,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采用的屏蔽暂堵技术适合于孔喉贡献率呈单峰状分布的储层.在对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储层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呈多峰状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级架桥暂堵技术,形成以三级架桥粒子为主的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储层保护技术方案.经龙113井的现场应用,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原井浆性能影响小,所设计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兰  吴琦  黄述春  李荣  王智洪 《钻采工艺》2012,35(5):101-103,13
目前采用的屏蔽暂堵技术适合于孔喉贡献率呈单峰状分布的储层。在对川东安岳地区须家河储层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储层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呈多峰状分布的分析,提出多级架桥暂堵技术,形成以两级架桥粒子为主的安岳地区须家河储层保护技术方案。经三口井的现场试验,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原井浆性能影响小,所设计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5%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镶嵌剂与成膜剂协同增效保护储层钻井液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减少钻井液对油气储层的损害,通常采用储层暂堵技术,而该技术的关键是要求暂堵粒子尺寸与地层孔喉合理匹配,这种匹配关系很难把握,从而影响保护油气层效果。针对传统暂堵技术在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镶嵌剂与成膜剂协同增效保护储层技术。采用钻井液传统评价与砂心试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保护油气层的镶嵌剂XQ-3和成膜剂DL-7,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将两者复配后加入钻井液中,岩心渗透率暂堵率达到99.6%,岩心切片渗透率恢复率达到99.4%,与传统的暂堵剂相比分别提高了20.6%和15.3%,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增效暂堵效果及对不同孔喉更好的适应性能。因此,XQ-3和DL-7是保护油气储层的理想钻井液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理想充填保护油气层技术是根据d90(累积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体积分数为90%的颗粒直径)规则,通过综合考虑整个地层孔喉尺寸,借助于理想充填软件优选出与地层孔喉相匹配的一组完整的暂堵剂粒径分布序列,可实现对孔喉的有效暂堵和保护。根据吐哈油田各重点区块的储层特性,应用理想充填油气层保护技术,对丘陵、温米和鄯善等近十二个重点区块的钻井液暂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使用自主开发的理想充填暂堵软件,将1000目、600目、100目3种Ca CO3暂堵剂按质量比2∶13∶5复配,可使钻井液颗粒的d90(110.92μm)大于储层的最大孔喉尺寸(dmax=80.33μm),可有效封堵储层中各种尺寸的孔喉。复配暂堵剂加量为3%时,钻井液流变参数变化较小,滤失量降低,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可从30%左右增至80%以上,储层保护效果较好。该技术在吐哈油田20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井日产液量较邻井提高45%以上,平均含水率18%。  相似文献   

6.
广谱型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采用广谱型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可以解决中高渗透率油气层和不均质储层的油气层保护技术难题,复配使用多种粒径的架桥粒子和多种粒径的充填粒子,有效封堵不均质油气层流动孔喉,在近井壁带形成渗透率接近零的屏蔽暂堵层,可以阻止钻井液固相和滤液侵入油气层,减少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该技术要点为依据油气层流动孔喉直径变化规律。d流动50,dmax确定多种暂堵粒子的直径,按1/2-2/3储层的d流动50选择架桥粒子的d50。而且架桥粒子的d90应力1/2-2/3储层的dmax,其加量大于4%;按1/4储层的d流动50选择充填粒子的d50。其加量大于1.5%。可变形粒子加量为2%,其软化点高于油气层井下温度10-50℃。  相似文献   

7.
LF13-1油田主力储层以中孔高渗为主,孔喉粗大、连通性好、敏感性矿物含量低,油田开发时采用无固相PRD钻完井液体系保护储层。动态损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PRD钻完井液体系对高渗透储层保护效果欠佳。出于重点保护高渗透储层又不影响中低渗储层保护的目的,提出选择性暂堵技术对PRD钻井液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优选,建议在PRD钻井液体系中加入5%150~300目刚性暂堵颗粒。优化后的PRD钻井液体系具有封堵快、泥饼致密、滤失量低的特点,对高渗透储层的保护效果大幅度提升,而对中低渗储层保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储层损害机理主要表现为碱敏程度中等偏强,储层水锁损害严重.针对以上损害机理,通过加入理想充填暂堵剂、无荧光仿沥青和超低渗透成膜剂,形成了钻井液优化配方,其高温高压滤失量可降至小于12 mL,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5%以上,达到储层保护的要求;建立了暂堵剂粒度分布与储层裂缝宽度上限值之间的匹配关系:当缝宽上限小于150μm可使用超细碳酸钙;当储层缝宽上限值大于150μm之后,应使用超低渗透成膜剂和无荧光仿沥青.玉北5井和玉北9井的现场试验表明,所使用的优化四开钻井液性能优良,井浆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87%以上,对储层的保护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暂堵方法主要是依据储层的平均孔喉直径优选暂堵剂的颗粒尺寸,但是对具有较大尺寸的孔喉封堵效果较差。根据吐哈丘东低渗气田储层孔喉尺寸分布规律确定钻井液体系中暂堵剂颗粒粒度分布,设计出理想充填暂堵型钻井液。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理想充填暂堵型钻井液流变性好,滤失量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设计的钻井液可有效封堵同一储层中不同粒径的孔喉,尤其是较大尺寸的孔喉,对储层岩样的侵入深度较浅,可获得更高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及更低的突破压力梯度,降低钻井液污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油田陆9井区的中、高渗砂岩油气藏的储层特点,在优选出钻井液基本配方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对储层孔喉和暂堵剂颗粒的尺寸与分布进行了分析。从而优选出颗粒尺寸及分布与储层孔喉尺寸及分布相匹配的暂堵剂,采用能起架桥作用和填充作用的颗粒状暂堵剂以及可变形的油溶性暂堵剂复配使用的广谱暂堵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分形理论优选的暂堵配方具有较好的暂堵效果,可有效地避免储层受到严重损害;采用该优选方法能使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明显提高,侵入深度明显降低,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高渗油气藏的储层保护问题;暂堵剂对钻井液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加量适当,各项性能参数均能满足钻井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宝侧1井是宝浪油田老井改造上产的重要工程。宝1井区储层属于典型低孔一特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存在中等程度水敏、碱敏,毛细管效应以及固相污染等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室内筛选了非渗透处理剂,并对屏蔽暂堵方式进行了岩心渗透率恢复实验,优选出了复合屏蔽暂堵剂。在宝侧1井施工中,通过严格控制滤失量、改善滤液表面活性以及采用有效地屏蔽暂堵等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储层污染、煤层垮塌、硬质泥岩分散等问题。本井的施工对低渗储层的保护机理有了一定认识,复合屏蔽暂堵技术与强抑制钻井液体系的复合应用见到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塘湖盆地裂缝性油藏保护储层暂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朗凹陷是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的主要产油区,属典型的低渗裂缝性油藏.通过对适合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裂缝性油藏使用的复配暂堵钻井液配方的评价,优选出了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复配暂堵型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该体系对裂缝性油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与原来使用的钻井液相比,API滤失量可降至5 mL以下,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提高20%以上,具有良好的保护储层效果.实验表明,复配暂堵型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中使用纤维状暂堵剂XWB-1,明显地提高了裂缝性油藏的暂堵效果;该体系具有很强的抑制性,流变性合理,滤失量低,可很好地保护低渗裂缝性油藏,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可循环泡沫钻井液进行微观分析,并考察其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影响,探讨了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保护油气层的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的油层保护效果,优选出两种配伍性较好的油层保护添加剂:特定浊点的聚合醇和一定级配的暂堵剂。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钻井液中加入适量暂堵剂和聚合醇后,渗透率恢复值从66.54%增加到84.30%,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它们对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变性没有不良影响。聚合醇与暂堵剂协同作用,既能保持泡沫钻井液体系独特的性能,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保护油气层作用,实现了3者的有机统一,有效提高了该特殊钻井液体系的油气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老油田修井需求、并兼顾储层保护,以KCl溶液为基液,通过优化屏蔽暂堵主剂、胶体保护剂及屏蔽暂堵辅剂加量,形成了SXJD-Ⅰ型低伤害暂堵修井液。室内评价表明:该修井液具有良好的滤失性和堵漏性能,暂堵颗粒可迅速被油井产出液中的油和水分解,缩短修井后的排水周期;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大于88.0%,较常规修井液渗透率恢复率大幅提高。SXJD-Ⅰ型低伤害暂堵修井液在胜利油田GU249井和哈萨克斯坦KKM油田301井、190井等3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其封堵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修井作业需要,排水复产期缩短40.0%以上。研究表明,SXJD-Ⅰ型低伤害暂堵修井液的封堵和储层保护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涠洲W油田储层段存在多压力系统,导致常规PLUS/KC1钻井液因流变稳定性较差而老化后增黏变稠、封堵材料单一使钻井压差超过26 MPa时发生井漏、暂堵剂粒径分布不合适使储层保护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常规PLUS/KCL钻井液配方基础上,通过优化处理剂加量提高体系流变稳定性,优选封堵剂及复配组合提高封堵能力,同时优化暂堵剂粒...  相似文献   

16.
屏蔽暂堵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屏蔽暂堵技术是保护油气层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华北油田自"七五"以来就进行了该技术的研究。为适应不同的井深,分别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和聚磺钻井液,在聚合物钻井液中加入改性沥青、超细碳酸钙或油溶性暂堵剂;在聚磺钻井液中加入油溶性暂堵剂和超细碳酸钙,配制成屏蔽暂堵钻井液。室内试验表明:屏蔽暂堵钻井液API失水小于5mL,HTHP失水小于15mL,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均大于65%,起到了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完井电测解释表明,表皮系数均小于0,堵塞比均小于1,投产后与邻井相比,产量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屏蔽暂堵技术在青西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学  张科 《钻采工艺》2002,25(2):81-83
对玉门油田青西地区裂缝性储层的保护方法 ,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是利用屏蔽暂堵技术。根据该地区储层岩性不同 ,分别选用聚磺、金属离子、阳离子钻井液体系 ,在原浆的基础上加入EP - 2、LF - 1和硅油消泡剂 ,配制成屏蔽暂堵钻井液体系。通过室内试验 :屏蔽暂堵钻井液体系API失水小于 5ml,HTHP失水小于 13ml,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 70 % ,起到了良好的屏蔽暂堵效果。经完井试油发现 ,储层污染明显减小 ,产量与邻井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