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天然气产业进行了市场结构优化分析后表示,中国天然气产业生产和管道输送环节为寡占型结构,配送和销售环节是低集中度竞争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时有“气荒”发生。其原因主要有供需关系失衡、中游管道建设和储气库建设滞后、下游市场开发无序、峰谷差大等。对此,破解“气荒”的办法有:扩大气源,加大常规气田及非常规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天然气管道与储气库建设,加大国外管道气和LNG引进力度;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序开发天然气市场,完善天然气市场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的逐步形成,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正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开始显现,而风险评价模型是其基础工作之一。文章在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对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的模型,并以各区域市场的用气量占全国总用气量的比重为权重,建立起完整的市场风险评价模型,可为评价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整体市场风险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对天然气产业垄断的看法。通过对市场集中度、自行定价比例系数、垄断势力度等指标的量化分析,指出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垄断现状是“垄而不断”。分析了形成垄断的原因及垄断的类型,在回顾发达国家反垄断目标变迁的基础上对反垄断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建议政府在天然气市场较发达时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业链视角下的“气荒”解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毅军 《天然气工业》2010,30(1):119-122
2009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的“气荒”是产业链风险的再次体现,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阶段问题。为避免“气荒”频发,着眼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及其外部环境,剖析了“气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特定发展阶段、独特动力结构和特殊发展轨迹是解读“气荒”的关键:①产业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提早进入市场引导资源的细分阶段,伴随供需失衡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②产业链上、中游有一定竞争性,中游的干线和支线处于一定分割状态,低气价和管道燃气接驳费等下游市场制度安排,各环节均产生强烈的需求扩张冲动,激发了天然气供需失衡;③早期以低价支农惠民起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下游市场形成巨大城市燃气需求,天然气利用规划不到位以及储气设施、调峰手段严重不足,加剧了天然气供需失衡。为此提出了有效防范天然气产业链风险的建议:①必须加强产业链发展规划;②建立全产业链调峰、错谷机制;③从全球视角看待价格机制改革;④逐步通过产业链结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产业集中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实现中国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有效调控。因此,有必要从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开放条件下对中国石油产业的集中度进行详细分析,客观认识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以利于制定出合理的石油产业政策,提高石油产业绩效。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全国性管网的逐步构建,为城市燃气、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汽车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空间、许多供气企业希望借机进入下游行业,以延伸产业链和获取更好的经营效益、以某供气企业为例,采用GE模型、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定评价指标,分析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值的定位分析。认为该供气企业的城市燃气业务、天然气发电业务、天然气汽车业务应分别采取有选择发展策略、维持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LNG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热点,经过近10年的加速发展,我国小型LNG产业链不断完善,小型LNG项目在我国天然气供应和使用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地位日益提升。为此,综述了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①首先根据国内外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向天然气转型已是世界潮流,同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沿海LNG接收站的天然气供应量都会大幅度增长,中国LNG产业前景光明;②进而剖析了我国小型LNG产业的构架,汇总了中国现有的小型LNG工厂--其多建在小规模气源所在地且以本国或本地区用户为主要客户对象,比较我国小型LNG物流模式后认为,采用罐式集装箱用于铁路、公路、海上运输的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③还分析了我国小型LNG的市场状况,目前LNG多被用作城镇应急调峰储备、运输工具的替代燃料、城镇居民燃气以及一些工业领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炉窑、焊接切割);④最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小型LNG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继续发展小型天然气液化厂、建设一批中小型LNG应急储备设施、建立数个小型LNG接收站。结论认为:小型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定位应是作为管道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实现与管道天然气供应方式的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产业链各环节打破行政性垄断应当成为天然气改革的突破口。自2004年底,以西气东输一线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整个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情况、资源勘探开发程度、市场发育状况等,以国外经验,预计该阶段仍将持续10年左右。这也是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剧烈变化的关键期。近年,从顶层设计角度,推动  相似文献   

10.
从3个方面分析了能源工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及其对能源价格体制、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当能源产品是替代关系时,某一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其他能源行业也获得涨价的收益;对某种能源价格进行控制,可能会引起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当能源产品是互补关系时,无论上游或下游垄断,都会影响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加快走向垄断的速度,并使政府的价格管制处于被动。能源工业对外开放的产业联系形式,促进了我国能源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产品市场融合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只会提高能源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能源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要整体推进,协调进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阶段,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运、销将由原来的一体化逐步分离,整个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格局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深入调查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市场数据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分析和预测了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形势与贸易格局将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游政策性壁垒被打破,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些下游企业也将积极布局天然气生产、进口等业务,以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提高市场话语权,上游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②中游长输天然气管网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运营,区域管网公司将与国家管网公司并存;③在新增资源的冲击下,下游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④整个市场逐渐向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N+X”体系转变。进而向国家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加强对市场相关环节的监管;②短期内明确多头进口的规则,确保资源稳定供应;③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上下游疏导机制;④进一步规范供气、用气合同,鼓励签署长期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通过法律手段对天然气产业链进行结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欧盟的措施包括:①为去除上中下游一体化而引入的解除捆绑措施;②为推进改革进程而设定不同阶段的市场开放程度;③为使管网使用者获得无歧视的管输服务而采取的第三方准入机制;④为促进双边交易及提供高效的管输服务,建立虚拟交易点作为天然气买卖双方(亦为管网使用者)交易平台,并制定一系列管网规则。所取得的成效包括:①解除捆绑及第三方准入的实施,使得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欧盟天然气进口及批发环节,也促进了终端用户与进口商及生产商的直接交易;②虚拟交易点等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天然气短期市场的发展,在交易所进行的天然气现货及期货合约交易,进一步增加了天然气的市场流动性;③在短期市场形成的竞争性天然气价格,为天然气长协定价向"气—气"挂钩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挂钩气价;④进口商和批发商在下游以"气—气"竞争气价卖出天然气,倒逼其购气时也要求采取"气—气"挂钩的长协定价方式,油与气可替代性的减弱是转变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基础、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管网、天然气市场与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虽然尚待完善,但天然气产业链具备协调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市场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具有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提出了6条具有可操作性与政策前瞻性的保持协调发展的策略:①促进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制订国家层面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培育以城市燃气、天然气汽车、工业用气为主导的天然气市场体系;②构建全方位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③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天然气行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抓住当前调价的良好时机,尽快建立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化的价格机制;⑤促进天然气消费,促使能源各子行业协调发展;⑥建立健全法规与政策体系,促进天然气产业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产业现行定价体制为国家调控下的成本加成定价,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价格形成彼此孤立;天然气价格没有反映出其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关系,造成终端气价不能充分体现其市场价值和产业链各环节比价不合理的局面。为此,提出了天然气产业链定价的原则,即兼顾产业链的成本与天然气的市场价值;对自然垄断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在定价机制上体现出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相关性。在综合考虑天然气产业链总体成本水平和天然气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的总体定价方法和模型。该定价方式借鉴了欧美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井口价的确定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了市场定价的特征;在管输和配气等自然垄断环节实现了政府对垄断企业收益率的监管,且有利于与管输和配气费用的“服务成本”及“两部制”的收费方式相接轨。  相似文献   

15.
周章程  王瑾 《天然气工业》2006,26(4):138-139
为充分利用上游气田、管道、储气库等供气能力,缓解管道和储气库的调峰压力,合理满足下游用户市场需求,实现公司销售收入最大化,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在天然气销售过程中引入关系市场营销方法。结合用户天然气价格、用气负荷、需求量,以及天然气销售公司与下游用户的关系程度等因素,探索出一套天然气营销策略,实现灵活地对用气高峰和用气低谷时期已商业供气用户的优化组合。通过初步实践,预计2005年实际销售气量达到上游气田和管道所允许的供给气量,既获得一定额外气收入,又促进了天然气销售最优和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关系市场营销强调双方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双方出现的问题,这种策略对于西气东输天然气销售和缓解西气东输管线调峰压力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涂彬  李杰  郭小哲 《天然气工业》2005,25(9):133-135
经济增长的单一性,石油价格的高企,以及能源的紧缺,使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由于天然气行业本身存在市场主体不明确、市场不充分、政府对行业的管制过多、以及天然气行业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突破发展。为此,提出建立天然气市场体系的一些新思路,包括建立地区综合能源公司、分区优化发展、发展天然气期货市场、鼓励并监管上下游市场自由竞争等,以促进我国气态能源的发展,从而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如何构建合理、安全的天然气进口空间格局,是关乎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 重大课题。为此综合运用市场占有率、多样性指数、进口市场结构优化指数(IBSCI)、进口市场结构与出口国比较优势的匹配度、 进口治理安全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天然气进口空间格局的演进及优化情况,并与日本及韩国进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中 国的进口市场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多元化战略实施初见效果,但很多方面与日本及韩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而从比较优势、 治理安全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进口空间格局优化路径方向:① LNG 方面,积极培育挪威、文莱的进口市场,巩固澳大利亚、卡 塔尔的LNG 进口份额,探索从加拿大、美国进口的可能性;②管道天然气方面,继续完善西北、东北、西南的天然气战略进口通道 建设,加强与俄罗斯、缅甸等国的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18.
白俊  张雄君 《天然气工业》2019,39(7):127-132
2019年3月19日有关部门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这标志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实施进入了重点推进阶段。为了加深对于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理解,从优化油气行业市场结构、促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推进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油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等4个方面阐述了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积极意义,并就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与油气体制改革、国有油气企业、管网投资建设、地方管网协同、油气价格、民生用气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基于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特点、油气产业的现状和长期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快推进油气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改革;(2)尽快推进提升监管能力的制度建设;(3)支持管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4)做好国家管网和地方管网的统筹协调;(5)重点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整合及开放;(6)处理好管网公司组建涉及的资产、长期贸易协议、配套运行和监管规则等其他问题。以期更好地达成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和推进油气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引领了中国油气产业的新一轮改革,油气市场准入则是本次改革中的重点,将对我国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梳理了目前我国油气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准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上述意见在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与管道、炼油与成品油批发零售、原油与成品油进出口等4个领域对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落实上述意见的原则和相关建议:(1)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可以从配合国家完善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梳理调整企业内部业务、完善内部配套支持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2)在天然气与管道领域,可以积极参与推进行业法律、准入机制、省级管网改革等相关工作,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3)在炼油与成品油批发零售领域,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效率,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品牌推广;(4)在原油与成品油进出口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动态管理机制、企业间合作机会、平台和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