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煤炭类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对引导研究生人才面向煤炭行业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国家、各级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层面提出了在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中国国际化矿业人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提出中国培养国际化矿业人才的主要模式,以期对中国矿业企业培养国际化矿业人才、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具有借鉴意义。通过与国内外矿业企业专家及管理人员交流,查阅矿业企业招聘信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成功经验,认为国际化矿业人才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理念,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一线工作经验和行业工作经验。中国培养国际化矿业人才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是中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和企业内部培训的模式。中国矿业企业矿业投资走向成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主要取决于中国矿业人才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工科院校的物理课讲授内容已滞后于学科前沿、偏离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自然受到影响。用科研来带动教学,招收研究生,进行多层次的教学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当初物理教研室几位老教师的想法。人们会觉得这个想法似乎有几分离谱,因为基础课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无论省内院校还是省外院校,普通院校还是重点院校,基础课教师单独招收、培养研究生的情况极少,但是历经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使这一离谱的设想变成了事实,并通过对四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走出一条基础课教师招收、培养研究生的路子,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基地,培养出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在工科院校基础课教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由高速发展过程向高质量发展过程转变,各行业对安全工程类人才需求将日益扩大,尤其是对安全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急迫。通过对安全工程类人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安全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以工程实例为主要培养模式,对安全工程类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开展了《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工程实例课,通过矿井通风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案例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工程师基本素质、创新实践方面,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培养经管类研究生为例,首先分析煤电化基地建设背景下发展经管类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然后,提出煤电化基地背景下几种产学研合作培养经管类研究生的模式。最后,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建设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成效,并提出产学研深化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客户化模式是生产主体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方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属企业经营管理范畴.论文将客户化模式的理念高位嫁接到人才培养领域,提出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客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及相关措施.并以中国地质大学为西部地矿行业培养紧缺人才的实践为例,对该校六年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客户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订单式、批量化进行培养,是解决人才短缺矛盾的科学、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人才、收费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监理企业发展现状和与工程项目管理不同模式的分析,从与国际接轨、市场的需要、业主的需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等方面,提出了监理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并提出了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转型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定位,构建有利于防灾减灾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平台,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础建设,构建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科研平台,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工程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着眼于破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难题和提升煤炭行业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煤炭行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了新的责任与使命,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分析煤炭行业校企合作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索了新时期解决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以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为主线的行业员工来校培训模式、以"力行计划"为主导的学校教师企业挂职指导模式和以卓越采矿工程师培养为主体的校企协同学生培养等三种校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