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型矿区经历了由独立矿区到逐渐被城市包围的过程,矿—城关系由矿区主动独立于城市向城市主动隔离矿区转变,矿区面临被动融入城市的现实,二者间的特殊历史发展进程作为内在机制制约了矿区转型。以南京市梅山矿区为例,对城市型矿区及职工进行调查,分析转型融入城市的困境,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开采的破坏性制约城市更新进程、生产设施保留与再利用的复杂性、职工边缘化特征与竞争力不足、服务设施衰退对设施共享的要求、历史形态约束下的住区再开发机遇差。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角度出发,提供城市型矿区转型融入城市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型矿区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水资源国情是短缺与污染并存,且都十分严重。矿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区,有效治理污水不仅能够减轻污染,而且污水再利用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文章通过叙述矿区污水的水质特点、常用处理技术和去除有机物机理,为选择合理的矿区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矿区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与中央子午线的优选 ,给出了用计算机进行优化选择的实用方法 ,并以太原市东山煤矿矿区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与中央子午线的选择为例 ,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将矿区矿井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是解决矿区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邢台矿区矿井水处理利用工程实例,论述了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介绍了矿区矿井水利用模式.邢台矿区的矿井水处理和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供其他类似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5.
矿区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长度投影变形的处理,在高海拔地区这个问题更加突出。通过矿区控制网实例,计算分析了长度投影变形,选择抵偿投影面建立矿区独立坐标系,限制了矿区长度投影变形,并通过解决方案的分析讨论,提出了高海拔地区处理矿区控制网长度投影变形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区能源孤立开发与利用、综合利用程度低、共享程度低的问题, 结合矿区能源实际情况, 利用集成理论对矿区能源集成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探究矿区能源关系和能耗特点的基础上, 创建了以错时、互补、顺序利用等为主体的矿区能源集成利用方式。该研究为解决矿区能源孤立开发与利用、废弃能源与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为能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露天矿生产管理模式下,运输工作量需人工统计、矿区路径更新需借助重新测绘及外部程序等问题,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出发,着力探究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途径。依托已构建的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数据库,将露天矿生产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QL Server空间数据类型geography的属性和方法,基于生产数据的空间分析,提出了由数据库独立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自动统计方法、矿区路径自动更新方法。矿区实验证明:上述2种方法准确、可行,提高了露天矿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矿区水资源集成利用途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一鑫  钟举 《矿冶工程》2011,31(3):122-126
在对矿区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矿区实际情况, 利用系统、集成等原理设计了矿区水资源处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携带能量利用等集成系统, 规划了水资源的具体利用领域, 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区水资源开创了一条可行之路, 也为矿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寻求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庞春雨 《煤炭技术》2013,(8):154-155
本文首先探讨了废弃矿区建筑可持续利用的意义,论述了废弃矿区建筑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最后通过案例探讨了废弃矿区建筑可持续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矿区污水在处理、排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创建了矿区污水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废水资源化,矿区污废水实现了零排放,矿区水环境进一步地优化和美化.通过煤矿水资源的综合处理和利用,节约了矿区水资源,为矿区的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利用提供了便利水源.  相似文献   

11.
矿区适宜坐标系的选取是矿区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使矿区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尽可能与国家坐标系统相一致,以便于成果的相互作用。我国现行各种大比例尺测量规范一般规定,测区坐标系统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但是,矿区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往往会引起长度变形较大,以至于在测图、用图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长度投影改正数,这将给矿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带来不便。在矿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的施工放样中,为避免长度变形过大所带来的繁琐的长度改正,宜采用独立坐标系。本文将从长度综合变形入手,探讨响水矿区的独立坐标系的选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白芨沟矿通风系统存在的角联通风网络、供风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按分段回收、分段封闭的原则,先回收封闭水平大巷,再回收上、下山”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通过优化改造施工后,合理优化了矿井通风系统,简化了矿井生产系统,实现了“一井一面”的开采布局,并获得了近5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师旭  苗勇  栗鹏刚 《煤炭技术》2020,39(1):93-95
四台矿属于近距离容易自燃煤层开采,综采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系统。在进风顺槽中布置的本巷均压硐室,风机吸风口距离均压风门近,吸风风流经过带式输送机,往往会造成均压风门漏风严重,均压硐室周围温度较高、煤尘较大。据此四台矿优化均压硐室布置方式,采用独立均压硐室代替先前的本巷均压硐室。对优化前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独立均压硐室的应用在减少风门漏风量,降低温度,抑制煤尘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实践证明了采用独立均压硐室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14.
Attempted to conduct a dynamic monitoring research o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in western mining area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D-InSAR and GPS technology. The observation points were installed on the main section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point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ynamic differential GPS. Meanwhile, the radar images of this subsidence area were process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ferometry with daris software, and the interferogram of the subsidence area was obtained. Through this study, the GPS monitoring data and the InSAR deformation data were integrated and the dynamic subsidence contours of the experimental area were obtained. GPS/InSAR fusion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technological means for large-scale dynamic monitoring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in western mountainous mining areas and show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monitoring and disaster warning.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北张北褐煤化工原料基地王牛滩煤矿特殊煤层条件,从理论上分析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厚煤层分层开采方法、综放开采方法这三种采煤方法的可行性,确定了采用综放开采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分析这种煤层在综采条件下顶煤的冒放性、放出厚度、煤层顶底板的运移规律及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今后类似煤层开采方法的确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吕建涛 《金属矿山》2008,38(1):83-85
GPS 测量得到的是WGS-84地心空间直角坐标,在工程施工中通常使用地方独立坐标系,WGS-84坐标与大地坐标和独立坐标可采用叶雪安两椭球坐标转换原理及平面或空间转换模型进行转换,但在某控制网工程测量中应用南方G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导线精度较差,对此,对GPS网两种坐标系下的二维基线平差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导线的平差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使用GPS建立独立控制网应当使数据处理时的坐标系与后续使用常规手段加密控制网坐标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卢宏建  张晋峰 《金属矿山》2013,42(7):1-3,104
基于武钢金山店铁矿矿柱现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矿柱开采可行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对不同方案矿柱开采过程中围岩和地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矿柱开采覆岩移动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金山店矿柱采用不同方案开采地表破坏区域进行了圈定,确定了合理的矿柱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研究了海外矿产投资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种具体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江苏省地矿局投资的实际情况,得出影响海外矿产投资项目可行性最主要的10项外部因素和10项内部因素,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得分的高低为项目投资与否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希奎  王苇 《煤炭学报》2011,36(6):909-913
针对山东埠村煤矿911采区开采条件,提出了利用高水材料充填方法对承压含水层上已经开采的条带煤柱进行二次置换开采的技术思路。从充填体稳定性以及置换充填开采对底板破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确定了采区高水材料充填置换开采承压水上条带煤柱的合理方案,即首先对条带老采空区(平均采宽15 m)进行充填,待其充填体强度达2.2 MPa后对条带煤柱(平均留宽20 m)进行回收,回收过程中每间隔一个条带煤柱进行一次充填,该方案共需要充填体体积占采区采出煤层体积的65.6%。  相似文献   

20.
徐孟强  查剑锋 《金属矿山》2016,45(2):128-131
矿区沉陷预计是开采沉陷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开采沉陷预计软件多以矩形剖分为基础,存在对凹多边形工作面适应性差、预计结果准确性低等问题。为此,首先采用VB编程语言,基于三角形剖分模型,以改正后的角点坐标为基础,将开采工作面划分为多个独立的三角形;然后运用概率积分法,采用二重变步长辛卜生算法计算每个三角形区域开采引起的移动变形值;最后将三角形单元预计结果进行叠加,实现多个开采工作面地表沉陷的高精度预计及预计结果的可视化输出。试验结果表明:①基于三角形剖分算法的开采沉陷预计克服了矩形剖分预计中的工作面处理难度大、等效剖分等缺点,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预计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②基于三角形分割模型开发的开采沉陷预计反演一体化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实用性,可为“三下”采煤方案优化设计、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矿区土地复垦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地实现绿色开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