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化工设计通讯》2015,(5):15-16
针对大型塔器的塔顶旋流板除雾器,推荐并列组合旋流板除雾器方案,并列举工程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我厂尿素一段薄膜蒸发器是由列管换热器和除雾器所组成。除雾器由于除雾效率低,形成夹带,造成除雾器上部填料处尿液结晶,同时也夹带到后工序设备,造成结晶和腐蚀,给生产带来不便,又除雾器结构复杂(见图1)。所以在大修时我们采用了旋流板结构。旋流板具有除雾量大、允许气速高、结构简单、不易堵塞、造价便宜,并具有较高的除雾效率。一、旋流板的设计条件及参数 1.已知条件: 除雾器直径 D=1000毫米空速 W=1.5米/秒尿素出口流量:L=1.5米~3/时 2.选取参数①径向角β为负(即叶片为外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两级组合式除雾器的分离性能,对两级旋流式、组合式、两级折流式3种除雾器进行性能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除雾器内部流场差异,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并结合除雾器流场分布分析液滴在除雾器内部运动行为,进而从压降损失、分离效率、出口液滴粒径等方面开展除雾器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滴在折流板内主要靠撞击叶片累积形成液膜而被捕集,在旋流板内沿叶片边缘滑动,以接近叶片倾角角度向壁面运动形成液膜被捕集;随入口截面速度增加,3种除雾器压降均逐渐增大,差值不断增加,两级旋流式除雾器压降最高;当入口截面速度低于5.7m/s时,两级旋流式、组合式除雾器分离效率均接近100%,同时组合式除雾器出口液滴中位粒径始终低于入口液滴中位粒径,并小于其余两种形式除雾器,对小粒径液滴分离能力显著;当液相流量从6.2m3/h逐步增加至13.7m3/h,3种形式的除雾器分离效率随液相流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两级旋流式除雾器在高气速、高液相流量下适应性最强,同时3种除雾器出口液滴中位粒径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组合式除雾器出口液滴中位粒径仍居于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按:本刊去年第二期刊登了《旋流板塔的简介和设计》一文,本文将介绍有关旋流板塔在生产中的应用及除雾器的设计。一、旋流板塔在生产中的应用1.用于脱硫: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及开化化肥厂在进行氧化煤法脱硫中试中,试用了  相似文献   

5.
在纯碱生产过程中,常常有回收气体再利用的问题,而这些气体中夹带着大量的水雾,对生产很不利,需要把水雾分离出去。采用旋流板除雾器分离气体里的水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五孔探针测量了双程旋流板分离器的三维流场,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分离器内、外程的流线图,结果表明,双程旋流板分离器气流速度分布和静压分布轴对称性较好.与单程旋流板分离器相比,双程旋流板分离器有效地提高了切向速度,尤其是分离器轴心附近的切向速度,减小了最大轴向速度和向心径向速度,缩短了两相分离距离,故分离性能大大提高.对Ogawa的切向速度公式进行了修正,回归了方程的参数.为进行对比,将分离器用作喷淋塔的除雾器,当分离器断面平均气速由3.0 m(s(1提高至5.2 m(s(1时,双程旋流板分离器的带出量比单程旋流板分离器的带出量下降了72.7%到96.3%,分离效率在99.9%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厂在氯氢处理岗位氯气干燥塔上,安装了捕雾罩与旋流板相结合的除雾器,改造前的生产流程如图1。以前氯气干燥塔用旋风分离器,则:1、管路系统带酸过多,钢管道和设备腐蚀严重。2、旋风分离  相似文献   

8.
邓时章 《中氮肥》1997,(6):51-52
1概述我厂变换气脱硫塔除雾器原设计为单层旋流板,用于分离塔内气体所夹带的绝大部分ADA溶液。近年来,在高负荷生产情况下,旋流板分离效果不理想,部分脱硫液随气体夹带到塔后分离器,硫泡沫积存在塔后分离器除沫丝网上,阻力增大,除沫丝网局部被气体吹翻,脱硫液带到脱碳工序。这样,一方面污染了钾碱液,另一方面导致净化气H2S含量及CO2再生气H2S含量急剧升高,威胁着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2旋流板的设计参数、结构及设计特点2.1设计参数气体流量53200Nm3/h(干基)工作温度40℃工作压力~2.0MPa塔径D=3m喷头至旋流板高度1…  相似文献   

9.
折流板除雾器是一种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气液分离设备,对折流板除雾器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除雾效率、降低进出口压降、防止堵塞等方面。除雾效率和压降是除雾器的两个最重要性能,因而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对除雾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因其投入高、周期长、过程繁琐而逐渐被数值模拟方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各厂二效(或三效)蒸碱流程中,由末效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在进入大气冷凝器或水喷射泵前都设置了除沫器,目的是除去蒸发器二次蒸汽中挟带的碱液雾沫和水滴。为了尽量减少碱液挟带,国内外都在蒸发器上体装设了各种除雾构件,譬如早就在使用的撞击式分离器和近来发展应用的丝网除雾器,以及旋流板除雾器,尤其是后两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本文设想在二次蒸汽管上适当加以改进,即使用所谓的弯管分离器,以此来达到除沫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平板、椭圆板、圆管、方管和三角管5种涡发生器分别安装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折流板除雾器中的除雾效率与压降。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分别求解气相-液相运动状态,入口流速U in为3~6m/s,液滴直径范围2~80μm。结果表明,平板的除雾效率与压降增大最多,U in=3m/s时,除雾效率相比无涡发生器高31.98%,压降高30Pa。平板对2μm液滴具有较高的除雾效率,最大为34.88%,比无涡发生器高20.81%。椭圆板U in=3m/s时除雾效率比无涡发生器增加29.14%,压降升高20.47Pa。圆管、方管和三角管的总除雾效率分别高达95.05%、97.49%和96.48%。压降方面,方管为无涡发生器的4.18倍,圆管和三角管分别为2.05倍和2.79倍。另外,考察了椭圆板攻角的影响。在相同U in下,除雾效率随着攻角的增加而增大,50°的椭圆板除雾效率为97.09%~99.15%。攻角对2μm液滴的分级除雾效率影响不大。压降随着攻角的增大而增加,U in=4m/s时,攻角从0°增加到50°,压降从25.3Pa增加到92.78Pa。椭圆板因其迎流面积与长宽比的匹配以及流线型产生了较多涡流,具有良好的强化除雾效率效果以及较小的压降。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煤化工》2021,49(1):76-79
针对GE煤气化工艺黑水处理过程中,高压闪蒸罐旋流板式除沫器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叶片断裂损坏的问题,采用理论核算和实际调查等方法,从除沫器的初始设计、工艺操作、设备维修制作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发现,引起除沫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流经除沫器的气相负荷为原设计的1.5倍左右,导致除沫器的穿孔动能因子超出正常取值范围。结合实际并在重新计算后调整了除沫器旋流板组件的结构参数,使除沫器的穿孔动能因子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正常取值范围,且现场实施后叶片断裂问题得到根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An improved wave-plate demister equipped with vortex generators(VGs) has been proposed for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s(WFGD) in this work.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Gs on the separation of small droplets. Five types of wave-plate demister with different VGs were analyzed. The vortex generators in question included rectangular plates, semi-elliptical plates, square tubes, round tubes, and triangular tube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field, secondary flow, and droplet trajectory were shown, and the effect of VGs 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demister was discussed in dep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of the demisters with VG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ver that of the initial demister, and the accompanying pressure drop was small. For the vortex generators studied, the rectangular plate fully demonstrated its superior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semi-elliptical plate.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VGs was tested through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data reveal that the average droplet diameter(D_(50)) at the outlet of the demister with a vortex generator can be reduced to 23.13 μm, whereas this value for the initial demister can be maintained at 32.07 μm.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emister0.81, the overall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improved demister was improved to 0.92.  相似文献   

14.
管道式复喷和复挡除沫器在磷复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道式复喷和复挡除沫器的结构简单、阻力低。效率高。介绍了它们在湿法磷酸生产中真空过滤系统、氟回收系统,以及硫酸钾复合肥生产的造粒尾气回收系统的应用情况及改进措施,效果较好,认为可在小型装置中选用。  相似文献   

15.
除雾器内雾滴运动特性与除雾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雅洁  刘嘉宇  袁竹林  杨林军 《化工学报》2014,65(12):4669-4677
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湿法脱硫折流板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除雾器叶片间距、板型及流速对不同粒径雾滴的分级除雾效率和总除雾效率的影响,获得了不同粒径雾滴的运动和捕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小于10 μm的雾滴去除效率随流速增加呈现不规律的波动,随板间距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明显,不受叶片形状变化影响;粒径大于16.3 μm的雾滴去除效率随流速增加而增大,随板间距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板间距为38 mm时,梯形板除雾效率大于三角形板,在板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两种板型的性能相差不大;流速小于3 m·s-1时,粒径小于20 μm的雾滴的去除对气流均匀性要求较高,气流扰动增加利于小雾滴的碰撞聚并;流速高于3 m·s-1时,气流扰动增强增加了小雾滴运动的随机性,不利于小雾滴的碰撞聚并.  相似文献   

16.
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灵光 《化工设计》2005,15(1):3-10
按实用要求提供完整设计方法和例题 ,给出公式所涉及参数取值的经验数据范围 ,并对设备结构核心部件内向与外向旋流板叶片制作、安装及气流旋向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蓝敏星 《广东化工》2014,(13):159-160
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除雾器堵塞现象,对广东某电厂2号脱硫系统进行分析,找出除雾器堵塞原因,并提出解决除雾器堵塞的措施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丘应标 《广东化工》2012,39(2):142-142,124
电除雾器是硫酸生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装置,它运行的状态正常与否严重影响了硫酸产品的质量。文章介绍了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分析了电除雾器在硫酸生产系统中的易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硫磺制酸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会产生硫冷凝堵塞纤维除沫器。介绍了800kt/a硫磺制酸装置因硫冷凝造成了纤维除沫器堵塞停机后的修复利用措施,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其经济性和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