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家电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而零售渠道的强势状况在2006年同样也会继续保持。并且连锁企业的相继上市,已经打开了资本市场通道,他们也会借助资本市场向二三级  相似文献   

2.
2006年整个家电零售市场是一个整合年.连锁企业会从原来非得争得你死我活的状态.逐渐转变成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自己体系建设的层面上来.至少永乐已经做出这样的姿态,永乐希望不要把这个市场通过低级的竞争手段做得无路可走。家电零售市场需要理性。市场做大了.让每一个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2006年竞争会贯穿始终.但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这几个企业之间,都可能合作.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蒋瑜敏 《现代家电》2005,(21):49-49
目前国内的家电市场环境仍比较复杂,连锁渠道之争与品牌供应商之争是不能划等号的。如果品牌供应商太多地参与连锁渠道的斗争中,就会对有限的促销资源分配不均,供应商给予某个渠道的支持太多,可能在某时间段内该品牌在该渠道的销售是增长了.造成销售不平衡.其他渠道就会很有意见,直接影响该供应商全年整个地区的销售,也会影响到该品牌自身未来的发展。因此作为供应商.如果不想在连锁渠道的斗争中损失太多,那么就不能一味地偏向某个连锁渠道,否则只会在连锁渠道的混战当中疲于奔命。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连锁企业都处于扩张阶段.还不成熟.而且国外的家电连锁企业也未进入.大家处于混战阶段.都在迅速地跑马圈地——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扩张方式。现在的二三级市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渠道不是很规范.业态不成熟。进入二三级市场后.它不会象一级市场那样给企业带来很明显的销售上的量.但却是个很实惠的市场。虽然它的地区小.销售的绝对值小.但是它整个的竞争业态不是很激烈.盈利情况就会  相似文献   

5.
裴亮 《现代家电》2005,(20):15-16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50个城市消费者的调查研究中表明,2004年消费者对家电专业连锁渠道的认同持续上升,近70%的消费者表示将会选择家电专业连锁渠道,而2000年时,这一选择比重还低于20%,这表明中国家电连锁业在一级市场形成了绝对的垄断优势。国美在整个中国零售企业中排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谈到家电连锁,国美、苏宁、永乐等大卖场的家电连锁无疑是最让人羡刹的。但是,从去年底家电器连锁公司所公布的《2006年新网点开发白皮书》披露,北京某些家电零售企业亏损门店占门店总数比例已达到45%、65%或更高。可见,过分的扩张已经让不少的家电连锁企业陷入了效益、渠道、整合等危机之中。那么,家电连锁的下一场盛宴是什么,如何在这场盛宴中成为竞争强手的佼佼者?成了2006年所有家电连锁企业,或想建立家电连锁的家电企业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7.
金炜 《新食品》2010,(13):21-21
酒类连锁业态与资本要求的差距,是由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决定的,是从传统渠道向现代零售连锁渠道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苏宁、五星等大型连锁零售商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也会进入淮北,地市级市场也成为他们的重点渗透的市场之一。这对于地市级的家电经销商也会带来深刻的影响。那么,作为地市级经销商安徽省淮北市春兰商贸公司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连锁的到来呢,它对于未来的发展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呢?本刊记者采访了春兰商贸公司总经理孟庆忠。应对“微利时代” “渠道变革”,孟老板谈了他的看法与做法。本刊整理如下。——本刊实习记者马超  相似文献   

9.
周克非 《现代家电》2013,(21):38-49
博信达在北京市场耕耘了10几年.企业的经营思路已经非常清晰.渠道密布至专卖店、社区店、家装公司、超市、家电连锁.甚至是超大规模购物中心我们也在尝试进驻,在回龙观开设家居系统集成一体化体验店等,已经在对未来的业务发展做铺垫.打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连锁企业向二三级市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大型连锁进入二三级市场.无非是想形成一种品牌规模和采购规模。但在采购规模建立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个不规模效应——从经营管理上来讲.管理是无形的看不到东西的。虽然他们有SOV.即Standard operation o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希望通过标准作业程序来规范他们的管理。实际上.在执行力上还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对于二三级市场来讲.本土连锁企业可以避开一个跨地域管理的问题.他可以精耕细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经过几年跑马圈地.逐渐形成各自独自的竞争优势,从原来的急速扩张.也开始转向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建设.因为下轮的竞争,就是企业核心力的竞争,所以笔者个人认为或者说建议.2006.应该作为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企业文化整合年.因为.只有如此,中国家电连锁才能够找到各自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力.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焱鑫 《现代家电》2004,(9):33-33
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在一级市场已日趋成熟,占据了一级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与优势。现在.这些全国知名的家电大连锁企业如国美、苏宁都欲进入二三级市场.以拓展自已的规模.形成影响力.那么在二三级市场是否也同他们在一级市场一样所向披靡.占具绝对的优势呢?据我十几年的营销经验分析.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进入二三级市场是必然趋势.但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杨征建 《新食品》2013,(3):106-107
从2006年起,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内地市场出现高速增长。由于酒类渠道的历史原因。进口酒在团购直销、专卖连锁两个渠道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商超、酒店渠道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4.
《新食品》2013,(2):77-77
加盟连锁是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近些年来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加盟连锁的业态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极高的追捧。也许受到太多资本神话的影响.近几年也有很多酒商开始介入酒水连锁业态。发展比较好的实属凤毛麟角,整个市场上出现了太多“酒窖烂尾楼”。  相似文献   

15.
家电连锁的初级竞争是单纯的店面数量的竞争,在此之后则应该是连锁系统的竞争。一个城市中的网络布局怎样优化,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布局怎样优化?由不同品牌组成的产品线怎样在不同区域优化?城市中的店已经开好,下一步怎样去经营?如何到三.四级市场快速开店?家电巨头的建店行动好似大跃进式的放卫星.把店面搞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家电连锁流通企业在一级大城市中的连锁布局基本结束,然而我们发现其实目前城市中的店面布局不是终极布局.它会随着城市格局的发展而发展.也会随着城市消费者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规模很大很密集的店面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好的品牌形象吗?这不太可能.支持连锁企业品牌的核心元素是连锁企业为消费者以及上游厂商所提供的独特价值.这种独特的价值是连锁品牌产生独特形象的根基,而不是单纯的扩大店面。  相似文献   

16.
邱麦平 《现代家电》2009,(17):73-73
在家电行业.提到品牌近年大力推进建设专卖店的原因.很多人想到的理由可能都是关于抗衡家电连锁,取得渠道话语权等。不可否认,这是一些品牌建设专卖店的初衷。但是对一些专业烟灶品牌来说.大力建设专卖店.还是主要依据企业.市场的情况而实施的丰富“通路”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7.
王雅群 《现代家电》2006,(19):42-43
近年来,黑龙江家电渠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都大规模地进入二三级市场圈地开店,知名家电制造商也加快了自建专卖店的步伐,很多制造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也会选择渠道扁平化,电磁炉行业也陷入到价格战、赠品战的泥潭。这种情况下,许多经销商都感到前途渺茫,被动应  相似文献   

18.
眼下,万亿团餐赛道备受资本追捧,国内涌现出不少连锁企业,甚至一些食品巨头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也已入局.而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消费者诉求的升级会继续推动团餐行业的转型和数字化升级. 资本涌入万亿团餐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为1.77万亿元,而且中国团餐具备稳定的客户群体,2020年在校人数和城镇就业人...  相似文献   

19.
吴英 《新食品》2013,(11):147-147
在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后,销售渠道回归传统渠道已成行业共识,但商超、餐饮、批发和酒类连锁这些传统渠道,哪个会在这几年的产业调整期内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呢?在四川川商酒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林看来,酒类连锁所具备的优势很可能让这一渠道成为未来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最主流的渠道。机会: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倪海青 《现代家电》2006,(24):30-31
这几年,跨区域家电连锁企业在大中城市风生水起,见惯了无休无止的价格大战,残酷的竞争使生产企业和连锁商都精疲力竭,都渴求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广大的县城及乡村市场又成了争夺的焦点。厂家欲自建渠道,商家要延伸触角,忙得不亦乐乎。笔者近期因参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经常深入乡镇市场,得以近距离观察县乡市场的特点,也确实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