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业务素养,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优美文章,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中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都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那么,教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4)
<正>教育方针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德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2)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一次美术创作过程,都是对学生一次美的熏陶。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类型的课程,都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情趣,陶冶美好情操,促进他们心灵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4)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在直观教学、情境朗读、想象创造、链接生活等方面的努力来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教师,应该有步骤、有规范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更是美育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7)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与同仁们探讨交流,以期抛砖引玉,为语文教学长虹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注重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突出审美教育的主线,强调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将美术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