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东濮凹陷低渗油气藏断层复杂,储层埋藏深、低孔低渗,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等特征。在勘探试油过程中,采用了优化射孔方式、地层测试、压裂改造、排液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探索出了适合东濮凹陷低渗油气藏的试油气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缩短试油气作业周期,节约油气开发成本,同时为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笔者结合本人多年探井试油气工作经验,从优化射孔工艺、借助地层测试进行油气藏评价、改造地层提升油气井产能、以及多种排液技术的选用等方面,研究了与探井试油气相关的部分配套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莹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34(4):112-114,118
黄陵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属低孔、特低渗、低压、低产岩性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常规的增产技术改造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增产改造效果,分析导致增产改造效果较差的原因,找出适合该区块储层的增产措施。多种增产技术分析机理及现场试验显示,黄陵油区长6储层改造应在主裂缝的基础上沟通更多天然裂缝。现场试验认为,暂堵压裂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两种改造技术效果较好,可为黄陵油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资料油气识别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青海乌南油田上油砂山组(N22)和下油砂山组(N21)储集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3.0%和13.6%,平均渗透分别为3.88×103μm2和2.93×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油田。在低孔、低渗储层,由于油气储层中测井资料受储层岩性、地层水性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较大,造成含油气储层测井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单一应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困难。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乌南油田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利用测井信息的丰富性和高分辨率的优势与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的直观准确性互相结合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气识别。  相似文献   

5.
青海柴西地区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泥灰岩储层,储层中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各占有基本相同的比例,对于这类既不同于纯碳酸盐岩也不同于纯砂岩的储层,在改造工艺上有很大难度。通过实施胶凝酸酸压技术、水力加砂+返排技术、醇酸酸化技术和油基压裂技术,在该地区各类探井上共进行措施改造43井次,其中酸化12井次、酸压20井次、加砂压裂11井次,从施工成功率来看,酸压、酸化施工的成功率远大于加砂压裂,现场施工参数和设计符合率在85%以上;施工效果显示,80%的井经过储层改造后产液量有所提高,液体的返排率平均为65%。  相似文献   

6.
本布图油田投入开发的焉2区块,含油层位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这类油藏普遍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矛盾。针对该区块注水井的欠注问题,在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其对注水井吸水能力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该区吸水能力研究,确定了合理注水压力;通过研究井网、井距对注水开发的适应性,不断完善注采井网,西北部注水井已基本达到配注要求,满足注采平衡;通过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优化出适应储层的酸化配方、施工参数设计,矿场应用起到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制定了适合该区注入水水质标准并配套实施了水质处理技术,针对注水系统未建洗井回水管汇,引进应用了ZXJC30-Ⅳ型注水井活动洗井车洗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注水井洗井问题和其它相关工艺配套技术应用问题。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使本布图油田焉2区块实现了良性注水开发,同时对于开发类似区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M油田储层段低孔低渗的特点,如果使用常规完井液,仅仅起到完井的作用,不能对储层进行改造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选出了适合低孔低渗储层的降压助排剂HWDA-2、溶蚀剂HTA-H、缓蚀剂HCA101-8以及防乳破乳剂H409。最终研究出1套适合该油田低孔低渗储层的完井改造一体化工作液体系,在完井的同时,其对储层也具有一定的改造能力。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体系具有良好的防膨性,平均防膨率为96.4%,较低的腐蚀性以及较好的储层改造能力,岩心驱替渗透率恢复值可以达到120%以上。现场2口井的应用情况表明,使用完井改造一体化工作液的油井比使用常规隐形酸完井液时具有较低的表皮系数、较高的比采油指数,并且初期产油量增加30%以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长庆油田因其储层"三低"特征,采用常规试井解释时外推储层压力偏高。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与生产特征,在进行试井解释时引入裂缝影响半径和裂缝影响面积2个概念,主要考虑裂缝及裂缝影响半径区域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将双对数曲线上翘分为2个部分,前部分主要受到压裂和长时间生产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后部主要受到非达西渗流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解释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油勘探难度的加大,低孔、低渗油藏逐步成为石油勘探开发主要领域之一,它也是我国老油田增加石油地质储量及提高原油产量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发现了多个低孔、低渗油藏,由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油层电性不明显,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常常存在遗漏现象。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低孔、低渗储层领域实际特点,结合试油测试、实验分析、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出评价低孔低渗储层的技术方法,在实际勘探开发生产运用中,尤其在油水层识别上,准确率较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根据辽河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地层特征,即油层埋藏深、岩性杂、孔渗条件差、自然产能低、水敏性强等,结合现有的试油工艺,展开了适合辽河油田低渗透储层特点的试油试采配套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辽河探区低孔低渗储层特点的试油试采配套技术,即低孔低渗储层联作试油技术、低孔低渗储层措施改造技术和低孔低渗储层排液技术。  相似文献   

11.
页岩油气发展的中国之鉴——致密油气和煤层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抗 《天然气工业》2013,33(4):18-25
为探索出一条中国页岩气发展的成功之路,从国内致密油气成功规模开发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到对煤层气长期发展迟缓的原因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①美国正是将致密油气开发中的技术应用于煤层气和页岩油气并使之适应其特点而取得了非常规油气生产的快速发展;②中国致密油气开发已取得重大进展,其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由此奠定了中国页岩油气发展的雄厚技术基础,使之能在适应中国特殊地质条件和不同页岩类型中完善核心技术与设备的国产化,进而形成配套技术体系;③中国煤层气起步早,有一定资源、技术基础,但发展迟缓,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难以取得勘探开发区块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垄断体制不仅限制了地方和民营企业的进入而且也没能发挥大型油企的积极性,因而投资严重不足,造成冷清的局面,这些障碍也正是页岩油气发展的前车之鉴,不进行改革并完善法规,非常规油气产业难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相态测试与拟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凝析气藏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特殊类型气藏。凝析气藏的开发与其油气体系的相态特征密切相关,其相态特征直接关系到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开发指标预测等。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凝析气藏油气体系PVT分析的测试、拟合以及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力压裂是低渗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实施压裂作业后,需进行放喷返排作业;同时,考虑环保要求,海上平台对返排液的处理极其严格,返排技术是否科学直接决定压裂的改造效果。着重分析了海上生产平台实施压裂返排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高气油比的致密油藏,研究出了一套通用有效的压裂返排技术,为海上实施平台化压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层测试管柱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层测试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过程。在地层测试过程中,测试管柱在多种载荷作用下,形成复杂的应力和应变,有时会引起管柱的屈服破坏、断脱破坏或发生永久性的螺旋屈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地层测试作业过程,考虑井眼轨道、测试管柱的组成、井内流体的性能、管柱内外压强、管柱与井壁的摩擦系数、地温梯度、空气温度、油管温度、测试阀的类型、封隔器的类型、封隔器的活塞效应、管柱螺旋失稳效应等参数,建立了测试管柱在整个作业阶段的力学分析数学模型,并用差分法求解,给出沿整个管柱的拉力、扭矩、应力、安全系数、稳定性、伸长等参数。用Visual Basic 2008编制了计算软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大庆卫星油田微生物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大庆卫星油田油气成熟开发区,揭示了卫星油田工区内受断层控制的油气富集规律,将成熟开发区向西侧进行了拓展,且在未知区域发现了4个油气富集区。这4个油气富集区的总面积为16.08km2,占总研究区面积的19.7%,这表明研究区内的含油气远景不是十分理想。根据微生物异常区形态和面积、微生物异常最大值和平均值,将微生物异常区与断层的关系与已知含油气区进行了比较,对4个油气富集区进行了分级。其中:中部异常区为最有利的目标区块;其次是东南异常区。根据卫星油田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在工区内部署了10口评价控制井。钻井证实,其含油气性符合率达80%。这对于我国的复杂油气藏,特别是岩性油气藏的后期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将对我国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区寻找剩余油及扩边增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在焦化蜡油中加入WLDN-5脱氮剂,采用络合脱氮工艺,在温度为85~90℃,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可制备碱氮含量较低的焦化蜡油。结果表明,当脱氮剂加入质量分数为1.50%时,焦化蜡油的碱氮含量由1 256μg/g降低到178μg/g,脱氮率达到85.83%;将其与未脱氮蜡油相比,前者总液收率提高3.01个百分点,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3.88个百分点,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分别提高0.37,0.30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文中阐述了油气管道腐蚀检测的意义和作用,重点论述了油气管道腐蚀的检测技术、油气管道腐蚀的修复技术。结果表明,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得出油气管道腐蚀的规律,找出管道的腐蚀状况、运行参数和防护措施之间的关系,为油气管道的日常管理、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数据依据;只有提高修复技术水平,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庆长垣、齐家地区致密油水平井水平段长、三维井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井壁失稳等问题,通过井眼轨道设计优化,降低了三维井施工难度;通过高效螺杆优选,提高了钻井施工效率;通过研制应用提速钻井工具,提高了造斜段和水平段机械钻速;通过研制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实现了长水平段防塌。现场应用14口井,取得了显著的提速效果,平均机械钻速10.53 m/h,相比应用之前机械钻速提高了25.68%。  相似文献   

20.
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基于对全球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大油气区的概念:大油气区处于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由一系列在成因、类型和分布方面相联系或相关的油气区、油气聚集带构成,其范围可以比盆地(或凹陷)大,也可以比盆地小,其有利构造背景、优质烃源岩、有利储集层、有效区域性盖层都基本相似,储量规模较大。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和相似的成藏条件是形成大油气区的基础,原型盆地或凹陷(群)类型是划分大油气区的基本依据。中国地跨环太平洋主动型大陆边缘巨型油气域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型巨型油气域,目前共发现4个大油区、7个大气区和1个大油气区。根据大油气区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在勘探研究战略上,应坚持“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思想、“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评价”的原则、“面中找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不因一口井的失利而影响对大油气区勘探的整体推进。大油气区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和促进研究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实现从源控大油气田勘探、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向大油气区勘探的发展,以大油气区发展带动大油气区建设;同时可为油气输送的管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