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介绍了动物原料生产、动物源性食品加工、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对于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我国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现状,报道了我国兽药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分析了我国兽药管理体系和法律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亚拉  张庆娥  庞萌  李克强 《食品科学》2004,25(11):420-423
禽流感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一些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的不足,从我国国情出发,为现阶段完善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人民健康、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多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从而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及民众身体健康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对“民”至关重要。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食品污染中毒事件不时发生,危害严重。“食品安全”也从来没有被摆到今天这样重要的位置,倍受重视。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动物源性食品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膳食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增多,公众对此类食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该文主要探讨电子标识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健康养殖的中心内容一般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畜产品为目的,最终实现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通过分析人们关注的饲料安全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动物源性耐药菌等方面,提出了鹅健康养殖生态营养调控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学是食品相关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食品安全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相对较为宽广,学科的综合性也较强。食品安全学与农学中的畜牧学关系极为密切,动物源性食品的乳、肉、蛋皆是畜禽养殖所获得的畜产品,动物源性食品只有在健康养殖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安全。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从牧场到餐桌”的整体设计原则。因此,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融入畜牧学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学科融合、专业融合、课程融合,基于健康养殖理念下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动物养殖、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法商家通过在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获取巨额利润,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全面监管、建立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增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急需发展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新的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文章针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病原菌检测、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两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LAMP技术的应用优势,旨在为更好地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重点从动物源性检测的靶序列DNA选择和DNA分析技术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讨论动物源性成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为我国实施动物源性成分量化监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较详细地阐述了畜禽饲养环节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来源,并根据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畜禽饲养环节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发愁,对食品的要求不只是追求数量,而更多的是讲究安全与质量,因此,饮食的健康、产品卫生安全等问题成为目前所关注的焦点,这对20世纪后期才列入食品行业的动物源性产品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动物源性产品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动物源性产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健康。中国养殖业中普遍使用抗生素来降低畜禽致死率,促进畜禽生长,造成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因此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是控制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常用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检测等检测技术。对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为进一步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定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在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动物疫病、微生物、动物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与食品安全、疫情发生、动物疫病有着紧密联系,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人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从源头上保障居民的饮食安全以及日常生产生活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动物卫生监  相似文献   

18.
甲氧苄啶是一种抗菌增效剂,在兽医临床常与其他兽药联合使用。但由于甲氧苄啶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用药,使得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药物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本文收集了近2年我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兽药残留中甲氧苄啶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监测结果,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残留的现状、甲氧苄啶联合其他兽药残留的现状2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路与对策,为加强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残留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动物源性病原菌是引起人类疾病和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病原菌防控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了防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动物源性食品病原菌防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市场监管,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中食品的来源较为混杂,国家没能采取有利措施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应该提高食品检测技术,通过现代科技保证食品安全。本文通过研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