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药》2015,(1)
[目的]评估氟氧虫酰胺对水稻害虫的杀虫活性和田间药效。[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氟氧虫酰胺对二化螟、水稻大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氧虫酰胺对二化螟、水稻大螟和稻纵卷叶螟取食抑制中浓度分别为0.506、0.195、0.221 mg/L,与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杀虫活性相当。2011、201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30~60 g a.i./hm2时,20%氟氧虫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92.58%~90.10%和95.89%~96.09%,与氯虫苯甲酰胺防效相当,高于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防效;20%氟氧虫酰胺悬浮剂对二化螟防效分别为74.49%~84.41%、91.46%~92.88%和90.37%~92.22%,与氯虫苯甲酰胺防效相当,高于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防效。[结论]氟氧虫酰胺可以用来防治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2.
王建田  宋红菊  刘跃群  璩向南  唐涛 《农药》2023,(12):919-922
[目的]明确丁虫腈与氰氟虫腙混用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2021—2022年于湖南隆回开展了丁虫腈与氰氟虫腙混用及6种杀虫剂单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丁虫腈和氰氟虫腙混用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好且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37.5+108) g a.i./hm2桶混处理药后21 d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88.91%~90.66%,略低于乙基多杀菌素75 g a.i./hm2(90.63%~91.85%),而显著优于丁虫腈45 g a.i./hm2(83.26%~85.56%)、氰氟虫腙360 g a.i./hm2(76.47%~80.4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 g a.i./hm2(70.67%~75.56%)、茚虫威27 g a.i./hm2(64.86%~70.93%)和氯虫苯甲酰胺30 g a.i./hm2(38.76%~46.42%);该处理药后21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0.7...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浸叶法和田间药效实验,分别测定了亲态保混剂1号和2号对斜纹夜蛾、二化螟、小菜蛾、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室内测定共毒系数的结果表明,亲态保1号比单一制剂对斜纹夜蛾、二化螟、小菜蛾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亲态保防效均高于单一制剂,其中亲态保2号和1号每亩160g剂量对3代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和87.1%,防效均在85%以上,高于单一制剂的药效,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邱良妙  吴玮  占志雄 《农药》2013,(11):842-843
[目的]明确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20~40 g a.i./hm2剂量处理,药后15 d,保叶效果85.80%~90.60%,防虫效果90.55%~94.24%,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40%毒死蜱乳油600 g a.i./hm2的防效好。[结论]10%溴氰虫酰胺油悬浮剂以20~40 g a.i./hm2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敏  李凌云  栾炳辉  王洪涛  王培松 《农药》2020,59(4):300-302
[目的]为明确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8、2019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5、20、24 g a.i./hm^2,药后7 d对甘蓝小菜蛾、菜青虫防效分别达90.79%、92.76%以上,防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高效理想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6,(12)
[目的]通过试验评价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稻茎、稻株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以1∶5混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最高,分别为157.12、172.51。中国大陆,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在供试试验剂量108(18+90)、120(20+100)、132(22+110)g a.i./hm~2下对二化螟的枯心防效为74.6%~94.9%,白穗防效为81.2%~95.6%;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防效为84.1%~95.9%,杀虫防效为84.7%~95.7%。中国台湾,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在供试试验剂量135(22.5+112.5)、180(30+150)、270(45+225)ga.i./hm~2下连续2次用药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为81.0%~100.0%。[结论]建议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和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期延缓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化合物SYP-9080的杀虫活性.[方法]分别采用叶片喷雾法、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SYP-9080对二化螟、玉米螟、黏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田间试验表明SYP-9080对稻纵卷叶螟、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SYP-908对供试鳞翅目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最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倪珏萍  张雁南 《现代农药》2011,(6):44-47,49
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类型的对照药剂,室内以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等重要鳞翅目害虫为生测靶标,比较杀虫毒力;田间以小菜蛾、稻纵卷叶螟为防治对象,比较田间防效。初步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的相关性,为该类化合物的创制优化和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田问试验表明: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39.6~49.5 g g.a.i./hmM2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75.42%~83.05%,杀虫效果78.95%~84.120%;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7.51%~84.34%.杀虫效果89.55%~92.89%.  相似文献   

10.
宋玉泉  李轲轲  李斌 《农药》2013,(7):533-534,539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SYP-9080对主要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方法]采用全株喷雾法。[结果]2011—2012年田间试验表明:S Y P-9080对水稻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结论]该药剂在15-30 ga·i·/hm2的供试剂量下对上述2种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氟苯嘧啶的合成与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氟苯嘧啶为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以2-氨基吡啶、间三氟甲基苯乙酸等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三氟苯嘧啶。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确证。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对小菜蛾、黏虫、桃蚜均具有一定的活性。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三氟苯嘧啶对桃蚜的致死率达到89.1%。  相似文献   

12.
噻虫酰胺,试验代号JS9117,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创制发现的新型邻杂环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采用浸叶碟饲喂法、浸虫法及综合法等处理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二化螟等幼虫,研究了噻虫酰胺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噻虫酰胺对5种鳞翅目昆虫具有高活性,对小菜蛾的活性是氯虫苯甲酰胺的1.58~1.83倍,对甜菜夜蛾是0.64~4.87倍,对斜纹夜蛾是1.04~1.34倍,对棉铃虫是1.36~1.98倍,对二化螟是0.23~1.33倍。本研究为噻虫酰胺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农药HNPC-A2005对同翅目昆虫的活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NPC-A2005,化学名称:1-(3-氟-4-氯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O-(2-甲基联苯基-3-甲基)醚,是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虫剂。本文就新农药HNPC-A2005对同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HNPC-A2005对蚜虫和叶蝉等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且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对昆虫击倒作用快的特点,但内吸较弱。温室盆栽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证实,HNPC-A2005对菜蚜和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用剂量为5ga.i./667m2时药后3d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且对有益天敌昆虫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黄荆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袁林  薛明  邢健  李昌浩 《农药》2004,43(2):70-72
研究了黄荆种子二氯甲烷提取物对5种害虫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天敌异色瓢虫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黄荆提取物对菜青虫、小菜蛾、麦长管蚜和桃蚜都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尤其是对菜青虫的活性最高,稀释100倍,处理4龄幼虫死亡率可达93.3%。但对大猿叶甲的杀虫活性则很低。黄荆提取物对异色瓢虫幼虫有一定的杀虫活性,但对其成虫无任何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这一新的杀虫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具有高效、广谱及低毒的特点,可有效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等多种害虫。笔者阐述了多杀菌素在防治农林害虫、储物害虫、卫生害虫、牲畜寄生害虫的应用以及抗性研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廖立华  欧晓明  李涛  吴道新  陈九星 《农药》2012,51(6):427-430
[目的]硫氟肟醚在环境中降解快,持效期短。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和提高药效,对硫氟肟醚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参数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水为介质,以多甲基多异丙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乙二醇为囊壁材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10%硫氟肟醚微囊悬浮剂。[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制备的微囊中壁材已将硫氟肟醚包封完整;微囊化参数优化条件为囊材PAPI与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5∶1(质量分数为1%)、农乳1602与农乳700的质量比为1∶1(质量分数为10%)、剪切速率为10,000 r/min,以10℃/h的速度将反应温度升至50~60℃;NH4Cl对反应体系固化温度和微囊形成率有一定影响;5 d内微囊有效成分的释放速率为0.1%。[结论]10%硫氟肟醚微囊悬浮剂具有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小(2~3μm)、分散性能好、包封率高以及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四氯虫酰胺(SYP-9080)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制的杀虫剂,对哺乳动物低毒,对鳞翅目害虫防效优异,具有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重点对四氯虫酰胺的合成方法、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四氯虫酰胺以2,3,5-三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7步制得,对甜菜夜蛾、小菜蛾、黏虫、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倪珏萍 《农药》2002,41(11):21-23
以二化螟、小菜蛾、棉铃虫、棉红蜘蛛等为生测靶标,分别测试了阿维菌素、氟虫腈、溴虫腈、RH5992、对照药剂等的相对毒力。阿维菌素对测试的四个靶标均表现最高活性,氟虫腈对二化螟、小菜蛾表现高活性,溴虫腈对棉红蜘蛛、小菜蛾表现高活性,RH5992对二化螟、小菜蛾、棉铃虫表现高活性。  相似文献   

19.
SYP-1500和SYP-6756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2种具有杀虫活性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新化合物,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治效果表明对鳞翅目昆虫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是0.0276、0.0671 mg/L,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LC50值分别是0.0424、0.1096 mg/L,二者也显示出内吸毒杀活性;初步田间药效试验表明SYP-1500和SYP-6756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氟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HNPC-A3061,即4-溴-2-(4-氯苯基)-1-((2-氯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甲腈,是由湖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吡咯类新型杀虫杀螨剂。采用农药生物技术在室内测定了新化合物HNPC-A3061对几种害虫和害螨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HNPC-A3061是一个高效广谱的新化合物,对多种害虫及害螨具有很好的防效。对鳞翅目害虫粘虫、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LC50值分别为25.45、46.02和51.13mg/L;对同翅目的稻黑尾叶蝉和蚕豆蚜的LC50值分别为>400和24.65mg/L;对鞘翅目稻水象甲的LC50值为1.19mg/L,对玉米象3d和10d的LC50值分别为27.53mg/L和2.16mg/L;对双翅目的家蝇成虫LD50值为0.2169μg/虫,对家蝇幼虫的LC50值为70.96mg/L;对蜱螨目棉红蜘蛛的LC50值为2.63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