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湖北大冶某重质碳酸钙(GCC)为原料,采用湿法行星磨超细加工工艺,研究了磨矿浓度、分散剂用量、磨矿时间及磨矿介质配比等对磨矿粒度的影响;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可获得d90<2.5μm、-2μm含量>85%的超细方解石粉体;SEM形貌观察多为片状,表面平整,颗粒均匀.  相似文献   

2.
郭建斌 《矿业快报》2003,19(6):14-15
研究硅酸锆超细磨矿工艺,采用三段开路磨矿流程、CXM—1000型超细搅拌磨机、d=1.8~2.5mm硅酸锆磨介体系、磨矿浓度62.5%,分散剂为碳酸钠0.4%和六偏磷酸钠0.5%、磨矿时间3h,可获得产品粒度-2μm85.7%。  相似文献   

3.
黑沟铁矿石粉矿(-15 mm)铁品位为37.35%,铁主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铁在赤褐铁矿中分布率为85.35%。现场采用球磨机磨矿后强磁选工艺回收粉矿,球磨机磨矿时泥化现象严重,细粒级铁矿物无法通过强磁选有效回收。为减轻粉矿磨矿过程的过粉碎现象,优化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对破碎至-2 mm的粉矿,预选筛分出产率为33.30%的-120μm粒级,对+120μm粒级进行棒磨机磨矿试验。在棒径分别为18、20、22 mm的钢棒为磨矿介质,且其质量比为4∶3∶3、介质充填率为30%、料棒比为1.0、磨矿浓度为70%、磨矿时间为62 s条件下闭路磨矿,合格粒级(38~120μm)占-120μm粒级比例达57.55%。降低分级粒度能够有效减少微细粒级的产生,减少过磨。采用棒磨工艺可以减少过磨,优化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酒泉某难选红柱石矿开展了球磨和棒磨的磨矿细度对比试验、脱泥粒度试验和碱性与酸性介质浮选工艺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红柱石矿适合棒磨磨矿,较优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19%,较优脱泥粒度为20μm,碱性介质浮选工艺的精矿指标较优。在确定碱性介质浮选工艺基础上,试样经过磨矿-脱泥-磁选-1粗8精1扫的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Al_2O_3品位为52.94%、红柱石回收率为54.10%、红柱石含量为83.88%的精矿。  相似文献   

5.
瞿铁  仝丽娟  杨纪昌 《矿山机械》2021,49(10):26-30
随着东鞍山难选矿采量逐年增多,为了提高铁精矿产能,拟对现磨选工艺流程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并对该工艺流程中的再磨系统进行研究.原再磨作业采用溢流型球磨机,磨矿产品粒度粗,-75μm含量为75% ~80%,无法满足浮选工艺的粒度要求.因此采用立式螺旋搅拌磨机作为再磨设备,磨矿回路产品粒度达到-45μm含量为90% ~95%,且相对于球磨机比能耗可降低约30%,提高了磨矿效率,并能有效提高反浮选工艺的铁精矿产品选别指标,使铁精矿品位达到66% 以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信息平台     
在搅拌介质磨机中的自磨  利用粗颗粒石灰石作磨矿介质 ,对搅拌介质磨机中石灰石的砾磨和全自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石灰石的自磨是可能的 ,当给入物料的粒度分布在 2 0~ 1 0 0 μm之间时 ,可以得到平均粒度为 -2 μm的产品。经过研磨之后 ,细粒产品很容易从粒度大于 2 0 0μm的磨矿介质中分离出来 ,而且实际上没有颗粒处于产品和磨矿介质之间的粒度范围内。但是 ,与利用玻璃制成的磨珠相比 ,平均产品细度受制于从磨矿介质进入产品中的微粒或初磨颗粒的粒度。当平均产品细度降到较小的粒度即大约 1 .5μm时 ,自磨工艺的比能耗与利用玻…  相似文献   

7.
分级机工况参数变化对磨矿分级回路的影响过程较为复杂,难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本论文利用高斯模型,对分级机补加水量与磨矿分级回路最终产品粒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罗逊-莱蒙勒尔粒度特性方程。对该方程,通过MATLAB编程能够解出表征最终产品的γ-100+10μm(浮选合格粒级)、γ-74μm(细度)、γ-10μm(过粉碎)和Dp(平均粒度)质量指标值,并作出该方程的粒度分析曲线图。因此选择合适的分级浓度即调节分级补加水量,可快速预测最终磨矿分级产品粒度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所采用的选别克里沃罗格矿区和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细粒浸染的磁铁石英岩的工艺流程主要由三段磨矿分级,2~3段磁力脱泥,4~5湿式磁选组成。这样的工艺流程可保证在最终磨矿粒度为94~98%—74μm(90~94%—50μm粒级)条件下获得品位63  相似文献   

9.
采用JM1050型搅拌磨机为锆英石超细粉的磨矿设备,采用变速磨矿和动态磨矿浓度的生产工艺,获得粒度小于5μm,平均粒度1.54μm,最终白度大于87%,含ZrO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某地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为研究对象,基于"磨矿磁选-预酸浸"处理技术,研究了联合处理工艺下钛的富集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电子衍射仪(XRD)等表征分析了实验前、后样品及富钛料成分和物相组成,确定了"磨矿磁选-预酸浸"联合工艺下适宜的钛富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磨矿磁选-预酸浸"联合工艺技术可以成功实现钛的富集;最佳工艺参数为磨矿粒度74~106μm,磁选强度80 m T,浸出剂盐酸初始浓度4.5 mol/L,浸出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富钛料中Ti O2品位达80%以上,可直接作为后续提钛工艺原料。  相似文献   

11.
12.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