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煤焦油收率和品质,提出了内旋式移动床新型反应器,考察了分层控温、挥发分平均停留时间及反应器结构对焦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控温有利于焦油收率及品质的提高。控制底层温度为650℃,将上中两层温度由650℃降低至550℃后,焦油收率由6.5%增加到7.6%。通过模拟蒸馏发现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由30%(质量分数,下同)降低到21%,通过GC-MS分析发现焦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由16.10%上升到24.34%,脂肪烃含量由2.11%上升到14.01%。降低挥发分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焦油收率和品质的提高。当挥发分平均停留时间由54.20 s降低至45.73 s,焦油收率增加,焦油中单环芳烃含量由31.52%增加到36.69%,酚类物质含量由19.12%增加到22.68%,多环芳烃等重质组分含量由40.42%减少到30.52%。内构件的存在加快了物料混合而有利于焦油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煤热解机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煤热解机理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新近有关煤热解气、液产品的形成和逸出机理,煤热解过程中表征特性参数的理论与模型(如大分子网络模型、FG-DVC模型和交联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热解机理研究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娜  李文  李保庆 《化工学报》2001,52(5):420-423
在 10g加压固定床上考察了 5℃·min-1和 2 5℃·min-1的升温速率下先锋褐煤的多段加氢热解过程 .详细考察了有关的工艺参数如停留时间、升温速率、气体流量、反应压力及反应气氛对多段加氢热解过程产物分布的影响 ,并与同等条件下的单段加氢热解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多段加氢热解过程明显优于同等反应条件下的单段加氢热解过程 ,采用快速升温、多段停留的手段基本可以达到慢速升温过程高的转化率及油收率 ;多段加氢热解过程中的停留作用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反应压力的增加、氢气流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另外还发现合成气气氛下的多段停留作用与氢气气氛下的相类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段回转炉热解工艺综合利用年青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段回转炉热解工艺以年青煤为原料、高温烟道气为热载体,经干燥、热解、增炭工序可生产出半焦、低温焦油、热解煤气产品。并可根据需要组织工艺,以适应不同的原料和产品。  相似文献   

5.
半焦基催化剂裂解煤热解产物提高油气品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上段热解下段催化的两段固定床反应器,针对府谷煤研究了半焦和半焦负载Co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半焦和半焦负载钴对热解产物催化裂解后,热解气收率增加,焦油收率降低,但焦油中沸点低于360℃的轻质组分含量提高,轻质焦油收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与煤在600℃直接热解相比,在热解和催化温度均为600℃,采用煤样质量20%的半焦为催化剂时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含量提高了约25%,轻质组分收率基本不变,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31.2%;在热解温度600℃,催化温度500℃时,采用煤样质量5%的半焦负载钴催化剂,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收率和含量分别提高了约8.8%和28.8%,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21.5%。煤热解产物的二次催化裂解的总体效果是将焦油中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焦油和热解气。  相似文献   

6.
煤快速热解过程中氧化钙对焦油裂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炭转化》2001,24(3):53-57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气流床快速热解装置,在常压氮气气氛下,考察了东胜、神府和小龙潭煤的热解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气相产率增加,液相产率存在一最大值,固相产率均大于50%。气化速率与煤化程度、碱金属离子含量及孔隙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娜  李文  李保庆 《化工学报》2001,52(5):424-428
采用色 -质联用技术分析了先锋褐煤多段加氢热解过程中所得焦油的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 ,并与单段加氢热解过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从中分析了焦油轻质化的机理 .结果表明 :煤的多段加氢热解过程所得油品与传统的单段加氢热解油品相比 ,含有更丰富的高经济价值组分 ,如苯、甲苯、二甲苯和酚、甲酚、二甲酚及萘 ,这主要是因为氢气在峰温处的停留促进了自由基的氢化饱和及抑制了其再聚合的反应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 (如增加反应压力、增大氢气流量 )可使多段加氢热解过程中所得焦油进一步轻质化 .最后 ,还对合成气气氛下多段热解的油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煤焦油是低温煤热解技术的主要产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率和品质是评价煤热解工艺的重要指标。从原煤性质(煤种和煤粒径)、热解反应器结构形式及热解工艺条件(原煤预处理、热解温度、压力、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气氛及催化剂)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煤热解焦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因素,认为通过优选煤种和热解反应器,对煤样进行适当预处理,选择合适的工艺操作条件和引入加氢催化热解等有助于提高焦油产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煤热解多联产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飞  任敬  李泽海  陈钢 《化肥设计》2010,48(6):11-15,21
集燃烧和热解工艺于一体的煤热解多联产技术是我国煤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介绍了煤热解多联产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并对比了以流化床、移动床、焦热载体为热解基础的煤热解多联产典型工艺技术特点;指出:煤热解多联产工艺技术更适合于挥发性高的低阶煤种,该技术已建有小型工业化生产示范装置,具备商业化生产应用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昊  孙大伟 《中国化工贸易》2013,(10):259-260,286
本文在自建的小型固定床上研究了煤在固定床内热解的颗粒特性,考察了诸多因素(温度、热解时间以及粒径大小)对煤颗粒破碎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陈兆辉  敦启孟  石勇  高士秋 《化工学报》2017,68(4):1566-1573
在连续进料量为1.2 kg·h-1的输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热解温度和反应气氛对不连沟次烟煤快速热解的影响。N2气氛下,随着煤热解温度升高,焦油产率先增加后减小,600℃时达到最大值10.3%;对应的半焦产率下降,气体产率以及气油比增加。高温促进了煤挥发分的释放以及挥发分在气相中的二次反应,部分产物从固相和液相产品转化为气相产品,氢气、甲烷和乙烯等气体组分的产率明显增加。700℃下,H2气氛能够抑制挥发分二次反应的发生,起到稳定自由基和加氢的作用,显著提高焦油产率和油品品质,同时有利于甲烷的生成。CO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提高了轻质和重质焦油产率。CO2和水蒸气能够促进焦油的二次反应,特别是重质焦油的裂解,具有一定的提质作用,但会导致焦油产率下降。CH4气氛促进了重质焦油组分的生成,使得热解焦油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煤热解模型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各种热解模型,并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各种网络模型(FG-DVC模型,FLASHCHAIN模型,CPD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认为如果减少模型中的参数,而且各输入参数若能由^13C-NMR直接得到,便可使各个模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氩气气氛中采用固定床反应系统对合山原煤与杨木粉共热解脱硫效果进行了考察.主要考察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对合山原煤与杨木粉共热解中挥发分和硫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挥发分的损失量增加,而半焦的含硫量呈现先是下降而后升高、又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热解时间的延长,挥发分的损失量增加,而半焦的含硫量呈现先是下降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结合煤加氢热解最新研究进展,从煤加氢热解焦油形成机理出发,综合论述了提高热解焦油产量的6条途径和方法。提出煤-焦炉气催化加氢热解的新构想,以期实现“煤→热解煤气内循环→焦油”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2017,(2)
介绍了国内外3种类型的煤热解技术,其中:气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COED工艺、LFC工艺、日本的粉煤快速热解工艺、ECOPRO工艺、我国的MRF工艺和内构件移动床热解工艺等;固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Toscoal工艺、德国的LR工艺、前苏联的ETCH-175工艺和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DG工艺等;无热载体工艺即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热解工艺。主要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工业化应用等方面,对这些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煤热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对平朔煤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解研究,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煤热解产物产率和热解气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上述煤样,随煤的热解温度升高,半焦产率下降,干馏气产率增加;液体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先增后降,在600℃左右达到最高。热解温度升高,热解气中H2的含量就越高,热解气中CH4的含量在热解温度550~650℃左右达到最高。随热解温度的升高,CO2的含量显著降低,烃类组分随温度升高是先升后降,峰值出现在60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任辉  李朋辉 《广州化工》2021,49(9):34-36,80
鉴于煤热解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中低温热解为主,对相应的挥发分逸出机理、液体生成机理、官能团反应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热解产物的碎片参数分析,从分子水平揭示煤结构中的共价键结合特征及分布情况,拼凑组装构建结构模型,建立煤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并综述近年来热解结构模型及其发展状况,提出热解在煤结构构建中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指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