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前无报导的聚异苯橡胶环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了标题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1;活化能E_a=53.2kJ·mol ̄(-1);指前因子A=2.24×10 ̄6min ̄(-1),确立了该反应速率常数k_t与s反应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Ln(k_T/min ̄(-1))=14.62—6.40×10 ̄3K/T并采用核磁共振法分析了标题反应的产物环化异苯橡胶的微细结构,提出了标题反应的可能机理,并对活化能及指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乙酸异戊酯杂多酸催化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钨硅酸为催化剂,苯为带水剂乙酸和异戊醇直接酯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优化反应条件,该杂多酸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A/dt=kAcAcB,反应表现活化能Ea=142.57kJ/mol,反应速率常数kA(L·mol^-1·min^-1)=7.75×10^17exp(-17148.2/T)。  相似文献   

3.
1,3—二氯丙烯水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顺及反-1,3-氯丙烯混合物水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利用10%aOH水溶液,在65 ̄80℃的条件下,顺及反-1,3-二氯丙烯的水解反应均为二级反应,顺、反异构体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7.51KJ·mol^-1和113.60KJ·mol^-1,反应速率常数K顺=2.62×10^10exp(-10525.6/T),k反=1.09×10^14exp(-13663.1/T)。  相似文献   

4.
浸渍活性炭脱除H2S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2S的反应过程机理模型,认为脱硫过程主要是H2S在活性炭的吸附水膜内离解后被活化的O2分子以及活性氧原子氧化生成单质硫逐渐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脱硫动力学方程dWs/dt=k1k2/apo2/pH2S/1+k2po2×(1-αWs)^2其中动力学参数k1=3.753×10^5exp「-3006.5/Tr」k2/0.263exp「1945.6/T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乙基等基氯化铵(TEBA)作相转移催化剂,2-甲基吲哚在氢氧化钾溶液和苯中反应,提取到中间体离子对证实了该离子对的存在。实验证明该反应符合Makosza提出的相转移催化机理,运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对该N-烷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证实了作者推导的动力学方程:在55℃,反应速度常数K=2.83×10-3min-1,活化能Ea=99.5kJ/mol.  相似文献   

6.
根据BHBT热分解过程规律,导出了BHBT热分解反应速度式。通过恒温实验数据,得出该分解过程符合一般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并求得分解速度常数和反应温度的关系式:k1=4.50×10(10)exp(-15460/T)min(-1)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128.4kJ/mol.  相似文献   

7.
AF—5分子筛催化剂上苯气相乙基化反应失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文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苯和乙烯在AF-5分子筛催化剂上进行烷基化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乙烯引起的失活,芳烃引起的失活可按独立失活处理。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拟合确定了动力学参数和失活参数,得到了如下失活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re)=dce/dτ=-56.37exp(-24.2/RT)┿e^1^.^1ψ(mol/kgcat·s)活性程(-rψ)=dψ/dt=-[2.02×10^-^4exp(-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量色剂-6甲氧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Hg(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PH10.5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Hg(Ⅱ)与该试剂形成1:2的稳定络合物,其λmax=525nm,ε525=1.6×10^5L·mol^-1·cm^-1。汞含量在0-8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于废水中汞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在不同的加热速率下的最大过热温度得到了螺旋霉素在水溶液中结晶成核的动力学,实级成核速度mN.p=7.089exp「-17.998×10^3(1/298.15-1/T).exp(-0.119/ln^2s)二次成核速率mN,s=0.341exp」-3.508×10^3(1/298.15-1/T」.(c-ca)^1.392并和光散射方法测定估计出初级晶核的大小约为0.05μm。  相似文献   

10.
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醋酸甲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赵之山  刘家祺 《化学工程》1996,24(5):28-32,23
研究了在常压下、温度为308~328K的范围内,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的醋酸甲酯催化水解宏观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水酯比、催化剂装填方式及进料中含甲醇等因素对催化水解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拟均相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得出醋酸甲酯催化水解的正逆反应活化能为35.5和29.5kJ/mol。与催化剂浓度关联的最终速率表达式为:k+=(5.39279×10-10C-2.072059×10-8)exp(-4.270/T)k-=(5.91066×10-10C-1.51543×10-8)exp(-3.428/T)  相似文献   

11.
用间歇式搅拌反应器,对丙酮氰醇(HCN)法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中水解和酯化反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的水解反应有较高的平衡转化率,其动力学方程为k1=6.52×10^6exp(-69.8/RT);(2)甲基丙烯酸与甲醇间酯化反应的平衡转化率较低,故生产中必须加以提高。测得的液相和汽-液相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9.4kJ/mol和54.4kJ/mol。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苯妥英钠PVC膜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选择性好,稳定性好,其线性范围为1.0×10^-1-1.0×10^-5mol/L,检测下限为1.8×10^-6mol/L,为59.1mv/pc(298K,PH=4.0-11.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引发速率相差千倍的情况下,胶乳粒子的成核机理,胶乳粒子和自由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对乳液聚合动力学以及胶乳粒子的成核和成长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为过硫酸钾/[VO(H2O)5]^2+(VO^2+)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VO^2+时,引发速率由精确计量泵的注入量来控制,其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5.3×10^-7mol/(dm^3·min)和4.6×10^-4mol/(dm^3·m  相似文献   

14.
在pH值为3的NH3.H2O-NH4Cl介质中,镧,铈,镨与偶氮胂Ⅲ(ASAⅢ)形成配合物,并于-0.71V(vs.SCE)处产生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与镧,铈,镨浓度分别为3.6×10^-8~1.4×10^-6mol/L,1.8×10^-8~8.6×10^-7mol/L,3.5×10^-8~7.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镧与偶氮胂Ⅲ的配合比为1:1。稳定常数为4.5×10^  相似文献   

15.
硫酸铝混凝处理磷肥厂高氟废水时,硫酸铝耗量与水中F-浓度,pH值和废水体积三个因素密切相关,本建立了同时包含这三个变量的数学模型。Y1=V(C-10)×10^-3/-62.514+17.4089pH;Y2=V(C-10)×10^-3/172.548-16.0195pH。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木素含量为0.23%山杨漂白浆和1.05%速生杨未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过程分为快速降解和缓慢降解两个明显的阶段,而最终降至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根据试验数据计算了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AB=2.5×10^-4/min,速生杨未漂浆为KPU=1.6×10^-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对磷酸二氢钾中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n=6),检测限对1.0×10-6mol/1Cl-为15nmol/1,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在1.0×10-7-5.0×10-2mol/1之间,与电位滴定法对照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在6.8×10^-4mol.L柠檬酸钠,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5.2+中,Cu^2+可与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络合,使铜峰降低,峰电位Ep=-0.24V(银-氯化银电极)。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浓度在3-50mg/L范围内与峰高降低值呈线性关系。采用JP3-1型示波极谱仪,二次微分,起始电位0.00V,终止电位-1.20V测定,检出银为1mg/L,变异系数为3.2%-6.0%,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以四(十二烷基)铵(TDAC)-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铵(CBDMAC)-黄瓜瓜蒂组织液-丙戊酸钠为电活性物,以石墨粉内导材料的PVC膜电位型丙戊酸钠化学传感器,此传感器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都较好,其线性范围为3.0×10^-6~1.0×10^-2mol.l^-1检测下限为1.0×10^-6mol.l^-1斜率为59mV/pC(25℃,pH=9~11)。  相似文献   

20.
对硝基苯甲酸催化加氢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活性炭载钯催化剂,在排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对硝基苯甲酸加氢的动力学。实验测定了氢气压力、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硝基苯甲酸催化加氢反应为一级反应,表面化学反应活化能E=25.910kJ/mol,原子氢吸附热QH=38.487kJ/mol,其总括动力学方程为r=Kc2TKHαPH(1+KHα·PH)2·cA其中:c2TK=4.035×103exp[-25909.49/RT],min-1αKH=5.013×10-6exp(38486.93/RT),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