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及民间工艺——扎染。白族扎染融合了白族的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宗教信仰,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一种染色工艺,是白族经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发展,白族扎染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对国内外传统扎染和现代扎染做了比较分析,并且对扎染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尤江  朱婧怡  刘文佳  冯际龙  吕九芳 《家具》2023,(1):101-105+94
白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白族传统家具同样也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不可缺少且珍贵的一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方式,分别从礼制教化、美学原则、文化融合以及宗教思想等方面探究白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对于其传统家具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见白族传统家具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与白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分不开,白族人民将各种文化的长处内化为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并将其表现于家具艺术中。研究白族文化艺术对家具的影响能够进一步展现白族传统家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社会民族团结有一定的作用,为白族家具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汉开始,白族就是一个与祖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密切的地区,白族的历史沿革也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白族尚白,以白色为美,以白为贵,大理金花服装是白族女性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白族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它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以及蕴藏的民族文化有增无减。反映出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民风民俗以及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4.
白族饮食,讲究风味独特,色味鲜香。其菜谱取名,更让人回味无穷。白族菜谱之命名,蕴含着白族群众的文化意识。概括而言,白族菜谱体现了白族的自然环境、历史、风俗、宗教、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可分为写实、言志、隐喻、拟古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喆  张越  王云 《西部皮革》2023,(24):101-103
鹤庆的白族女性服饰代表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这一文化遗产面临着同质化的威胁。研究认为保护鹤庆的白族女性服饰文化对于保护整个白族文化传统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服饰是文化认同的关键元素。尽管传统节会和旅游活动为文化传播提供机会,但通常忽视了传统服饰的重要性,导致其流失与汉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文铭 《烹调知识》2004,(11):38-39
据民族学家调查分析,在全国少数民族中,文化习俗最先进的要数白族和朝鲜族了。不论是白族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家居文化,或者是对新生代的教育文化、思想道德文化……都具有深厚的内涵。而白族文化的结晶,都可以通过具有白族饮食内涵的“八碗一座盘”来完美地表达出来。一个民族的所有的高科技.可以通过汽车制造业来表达。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通过饮食和建筑来显现,甚至还可以通过风俗习惯来展示。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白族服饰文化符号,通过对其历史性、内容以及所代表的文化来进一步阐述了白族的服饰文化,并将白族的服饰符号学规律加以归纳和总结,将服饰符号作为一个重要载体来识别每个民族的特征,使大众对于白族文化符号传达的寓意和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加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8.
白族彩绘装饰艺术是大理白族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彩绘装饰手法是大理白族家具风格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也是白族文化特色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彩绘装饰艺术对大理白族家具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成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也给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9.
白族民居风格在其他民族建筑风格中极为独特,白族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审美需求,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室内风格。本文研究白族的室内设计,深刻分析白族的室内设计文化,来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白族文化逐渐走向消失,研究它以引起人们对白族文化的关注并加以发扬光大;分析其室内空间布局,为现代室内功能分区提供新的思维点和出发点。最后由研究白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案例——严家大院作为论述点,从而引申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既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创造出属于中国传统的现代室内风格。  相似文献   

10.
杨肖  高燕 《西部皮革》2023,(9):27-29
鹤庆甸南白族童帽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装饰性强,兼具民俗审美和民俗文化,是极具特色的白族服饰之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对鹤庆甸南地区白族童帽的装饰题材、装饰纹样、装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挖掘了装饰特征背后蕴含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11.
物阜民丰、神奇秀美的云南大理,是白族的发祥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些白族村寨里,沿袭着新嫁娘必须赶婚后第一街和下厨房做“谢亲饭”的有趣习俗。赶街当天的清晨,当太阳刚露出笑脸时,一位率先特邀的梳妆娘,就来给要去赶“婚后街”、做“谢亲饭”的新嫁娘梳妆打扮了。吃过早饭后,浓妆艳服的新嫁娘由婆家的至亲姐妹中的一人陪同,“粉墨登场”去赶街了。由于从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以来,云南洱海区域的白族人民,受内地中原历史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的影响,不少白族的“白子白女”不仅能听还能讲不少汉话,同时还能掌握和利用一…  相似文献   

12.
李娅维 《造纸信息》2023,(6):99-100
摘要:白族剪纸是白族人民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内容以居家装饰和刺绣花样为主。白族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中国非遗项目之一,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本文探讨了白族剪纸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以白族剪纸州级传承人杨亚辉为采访对象,使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白族剪纸的历史、变迁、创新3 个方面了解了白族剪纸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探讨白族剪纸在创新中的表现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理剑川白族布扎作为白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促使当地白族布扎汇集了多元文化。通过田野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以设计学的审美视角出发,从题材分类、造型特征、用色观念3个方面探讨大理剑川白族布扎艺术特征。通过采用图像分析法,对比不同传承人的布扎样式,分析其设计特点,展示了大理剑川白族布扎艺术风格的造型规律和美学形态,为布扎这一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大理白族文化元素运用于包装设计中更是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与喜爱。大理白族位于我国云南,同时云南也作为我国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省份。在包装设计中加入大理白族文化元素也对当地旅游业产生了极高的附加值,从而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综上所述,本文将对大理白族文化特色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简单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起到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族扎染的历史十分悠久。白族扎染在制作工艺、图案设计及文化内涵上都极具特色与价值。制作工艺上,白族扎染采用取自苍山的纯天然植物板蓝根为染料,图案设计与文化内涵上,白族传统扎染制品以飞禽走兽、植物卷草和几何纹样为主,这些图案透露着白族人民对自然山川的情意与赞颂,在追求时尚、新意、生动的同时又不失朴实与典雅,无一不透射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取向为创作核心,又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及大理地区的地域特征为创作特色的艺术手法,因而极具艺术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宋蔚蓝  刘宁 《西部皮革》2022,(21):112-114
中国各民族传统纹样图案无不是对本民族历史、民俗、民风的独特诠释。每个民族纹样图案的绘制及其特点虽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借纹样图案来传达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白族纹样图案因极具独特的本民族风格和韵味而深受世人的青睐。文章主要介绍了白族纹样图案的独特民族风格,并分析了白族纹样图案平面设计中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自由与适形、嫁接与共生四个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17.
白族扎染技艺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其独特的色彩、纹样和构图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章基于大理白族扎染文化因子提取其色彩和图案,并尝试通过餐桌布、餐椅套等软装形式将其应用于主题餐饮家具设计。旨在扩大白族扎染文化的传播路径,提升扎染文化的影响力,为传统非遗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查的方法研究我国白族霸王鞭的体育文化心理特征,包括了服饰的文化心理;运动口号的文化心理;器械制作使用的文化心理;赛前仪式的文化心理;音乐舞蹈的文化心理;图腾的文化心理等。  相似文献   

19.
大理文化是多元复合型文化,白族文化是大理文化的核心,而本主崇拜则是大理白族多元文化的具体呈现。本文将通过对本主造像外形特征及功能的分析,从而理解白族人民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呈现他们的人生观、哲学观的,并探寻其本主崇拜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杨晓坚 《四川烹饪》2009,(11):56-56
白族是云南大理的世居民族,而大理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则数不胜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生皮、鱼菜和八大碗。生皮食俗,是指白族生吃猪肉的习俗。虽说吃生皮有可能导致寄生虫疾病,政府出于防疫的考虑也一直不提倡,然而在当地民间,这一食俗却至今仍保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