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012年水务工作回顾第一,争取水利建设投入有新突破。2012年水利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争取省级以上投资24.785亿元,其中水利厅重点工程投资21.16亿元,其他基础性投资3.625亿元。截至2012年底到位6.6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15亿元,较2011年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 2008年中央水利投资共计625.4亿元,比2007年全年中央水利投资增加284.9亿元,增幅超过80%,为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水利建设投资达到200亿元,占国家新增总投资的1/5。与此同时,积极促进地方政府增加对水利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省级水利建设资金达512亿元,较上年增加近2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96-97
一、水利改革30年来主要成就 (一)水利建设投资逐年增加 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积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9.96亿元。“十五”期间水利建设资金达46.92亿元,是建国以来前50年水利投资的总和,比“九五”时期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兴水利、除水患、保障水安全"作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多方筹资,加大投入,按照"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019年,截至11月底全省下达省以上水利投资计划228亿元、完成投资212亿元;全省落实地方水利建设资金42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353亿元。在水利建设投资拉动下,安徽省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  相似文献   

5.
一、水利投资大幅度增长,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中省财政投资58.3亿元,地市县财政投资13.2亿元,信贷资金21.3亿元,群众自筹34.2亿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与建国45年水利总投资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
"数说"宁波水利:8件大事夯实水利现代化基础 1.水利投资实现大跨越.2012年全市水利投入达到7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以上,将实现重点工程投资为55亿元,比2011年增长26%,投资完成情况创近年来新高. 2.水利投融资有新突破.出台了《贯彻中央七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水利融资抵押物、还款来源和融资平台退出等内容;全年各地拟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达30亿元.  相似文献   

7.
《山东水利》2007,(2):63-63
■2006年中央水利投入增加:2006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总规模达到298.71亿元,比上年增加27.13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为123.26亿元,占41.3%;水资源工程投资139.79亿元,占46.8%;水保生态工程投资19.25亿元,占6.4%,行业能力建设及其他投资16.41亿元,占5.5%。农村地区中央水利投资持续增加,占中央水利总投资的比例高达49.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五"时期,是湖北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的5年。全省水利投资规模屡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实施,水利改革全面推进,防洪减灾、供水、生态等效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在中央加大水利投入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2011—2014年,湖北省水利建设实际完成投资846.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含贷款及社会投资)分别占49.4%、50.6%;年均完成投资211.6亿元,是"十一五"年均投资的1.86倍。预计2015年年底"十二五"水利投资总规模1 070.6亿元,比"十一五"  相似文献   

9.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8-9
一、水利资金投入持续增长,有力地支撑了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水利事业的资金支持稳定增长。“98”大水以后,水利投入大幅度提升。“十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492亿元,相当于1949~2000年全国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18,(11)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水利事业从弱到强,水利工程建设已处于世界前列。2014年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计划4345.1亿元;2016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4422.0亿元;2018年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10000亿元;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开始,质量安全就成为我国建筑工  相似文献   

11.
“九五”时期,全省水利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水利科技发展较快,水利改革逐步深化,水利法制建设加强,是建国以来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最快、效益最为显著的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抗灾能力有较大提高。“九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总投入24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125亿元,是“八五”的5倍,投资力度、建设规模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集中力量办  相似文献   

12.
数说水利2013     
<正>1408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1408亿元,同口径相比,较2012年增加140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财政专项资金669亿元,中央水利建设基金22亿元。投资安排上,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84%,民生水利投资比重72%。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重点水利项目41项,总投资1145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2014,(24):170-173
水利建设,无论是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还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投入。自2012年以来,重庆市拓宽思路,克难攻坚,加大投入,逐步建立水利稳定投入增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措施筹集各类水利资金。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各区县与农业发展银行签订贷款资金近65亿元,发放贷款资金近50亿元;与其他在渝金融机构展开合作,落实到位信贷资金近20亿元;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公司,通过发行中期票据、永续债、私募债、企业债等方式,融资160余亿元,用于水利建设。水利投资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推动水利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清创建文明工地工作的重要性 水利施工工地是水利建设行业的窗口。工地的文明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水利建设的行业形象,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广大职工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抓好这一工作。 1.创健文明工地是发展水利大业的需要。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水利大省。“九五”期间,全省治淮治太和省重点工程的水利投入将达79亿元。1998年共安排年度投资24.6亿元。连同1997年结转计划6.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30.5亿元,在建的大中小工地有一百多个。怎样用好这笔资金,搞好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者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每一个水利建设工地都是生产活动的主  相似文献   

15.
吕传礼  满孝营 《治淮》2000,(4):32-33
建国50年来,滕州水利走出了一条壮大与繁荣之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滕州市的水利事业紧紧围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这一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法治为保障,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加大投入,建管并重,不断向新规模和高层次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农业连年丰收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991年,滕州市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1991年~1994年,1997年~1998年先后7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区)”、“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县”、“全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滕州市水利局也曾多次被省人事厅、省水利厅授予“全省水利系统先进单位”、“综合经营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50年来,共投资6.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76亿元,群众投工3.12亿个,建成各  相似文献   

16.
水利部: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超6000亿元2010年是实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可达2760亿元,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超过6000亿元,分别为"十一五"规划投资目标的158%和116%。  相似文献   

17.
<正>水利建设投资2019年全国水利建设落实投资7260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1466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地方落实水利建设资金5794亿元,较2018年增加476亿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水利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相似文献   

18.
《山东水利》2008,(12):55-56
国家新增2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水利部召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安排今年第四季度新增200亿元中央水利建设投资任务。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新增200亿元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要把解决涉及民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优先安排5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1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红光  刘广黎 《治淮》1999,(10):38-39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紧靠淮河支流沙颍河。1986年行政区划以后,漯河由原来的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管辖舞阳、郾城、临颍和源汇区(老漯河市)3县1区。 区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市水利部门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防汛与抗旱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治水方针,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不断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据统计,区划13年来,省、市、县(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5亿元,是建国后1949年至1985年水利投资的近2倍,水  相似文献   

20.
田自红 《治淮》1997,(2):10-11
河南省在水利投入上,按照“分级建设、分级负责”,“谁受益、谁负担”和“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原则,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拓宽水利筹资渠道,完善水利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办水利的新格局。 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大水利投入力度。省委、省政府为增加水利投入,制定了“关于增加水利投入十条意见”,省级财政从1989年起增加水利投入1亿元,并且规定市(地)、县、乡财政每年拿出本级财力的5%—10%用于水利建设;1994年省政府又决定省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