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空间巨大,机遇多多,钢铁生产将进一步增长,能源资源与交通运输制约将更趋严峻,难点也不少。  相似文献   

2.
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河北冶金》2012,(1):73-75
1 钢铁工业加快“四个转变”,进入转型发展关键历史阶段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钢铁工业始终处于高产低效的运行状态,2011年,这一态势表现得更加明显。2011年1月~11月份,我国共生产粗钢63098.4万吨,同比增长9.8%;1月~10月份,纳入统计的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841.7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2.7%。10月份和11月份,  相似文献   

5.
陈敏 《山东冶金》2006,28(1):60-60
国际钢协秘书长Ian Christmas近期展望了2006年,提出了全球钢铁工业可能存在的挑战。Chrismas表示,2005年全球钢铁工业运行情况非常好,业者采取的诸多措施也使得钢铁行业的明天更加美好。面对市场库存高涨的窘境,钢铁企业积极执行限产保市的措施,缓解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钢材价格下降的幅度因而也未像上一轮价格波动时那样大,而且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十分强劲,金融投资业也开始改善对钢铁企业的投资预期。2006年对全球钢铁行业的新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而中国的发展则是这一问题的中心。在最近的几个月内,已经有迹象显示中国地区…  相似文献   

6.
世界钢铁工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最新投资报告称,2010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小幅不均衡回升,这使人们对直接外资短期前景至其全面回升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7.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8.
从钢产量、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原材料、能源、设备和技术6个方面对日本1997年钢铁工业进行了介绍、分析,指出日本钢铁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莱钢科技》2007,(6):18-18
一、韩国钢铁企业积极扩大上游产能,企业认识到上游产品决定了成品钢材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2007年4月浦项FINEX厂投产;东国制钢公司在巴西新建联合钢厂;东部制钢公司作为一家轧钢厂首次在唐津新建电炉炼钢厂;其他短流程钢厂如韩国钢铁公司、大韩钢厂和韩国型钢公司也将新建电炉。  相似文献   

10.
《特钢技术》2004,9(3):53-53
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到2.2亿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t的国家,这一成绩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尽管如此,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却不容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我国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地研究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作者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十大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国外钢材市场权威研究机构认为,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中国大陆2000年原钢产量为1.285亿吨,到2004年原钢产量达到2.724亿吨,四年时间增产1.44亿吨,这在西方主要产钢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增产幅度。然而,中国大陆钢铁工业发展在未来短期面临一些重要制约因素。一、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将放慢2005年至2007年三年里,中国大陆钢材需求量平均增长率可能只有5.2%。2004年中国大陆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15.28%,2000年至2003年中国大陆表观钢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0.7%。中国大陆钢材需求量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十五”计划的主题是发展,主线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动力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目标是十年内使我国的GDP翻一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对钢材品种、质量和结构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对2001年经济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国可能加入WTO组织,面临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国家经贸委提出2001年钢铁生产…  相似文献   

13.
陈国康 《冶金管理》2012,(4):16-19,5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钢铁行业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受国际经济下滑、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钢铁行业经历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在严峻形势面前,钢铁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不利影响,满足下游行业需求,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世界钢铁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1.市场需求旺盛,产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平均达到了5%左右,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再一次高速发展。受此带动,近年来世界对钢材的需求也在以每年高于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在国民经济总体从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有利环境下,中国钢铁工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消化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钢铁生产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2010年钢铁工业统计年度快报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到2006年,最迟不会超过2008年,我国的钢铁产业很可能将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近日,WSD对未来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走势做出了一些预测,并进行了评述。WSD指出,世界钢铁工业已步人“管理时代”。当今时代与过去不同的则是,在当今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变化很快,需要尽快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来。一些反应缓慢、墨守成规的钢铁工业必将落在时代后面。在这一竞争世界里,许多业绩最好的钢铁公司则总是拥有掌握企业方向的最顶尖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日本钢铁工业概况蒋思聪一、1995年日本钢铁消费和国内钢材订购情况1995年日本钢材消费达到了近年来少有的较高水平。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加510万吨,增长6.4%,达到8440万吨,创下自1991年以来的最高消费纪录.1995年日本钢...  相似文献   

19.
到2006年,最迟不会超过2008年,中国的钢铁产业很可能将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特钢技术》2004,9(3):44-44
(1)第一阶段(2000年到2004年,或许仅到2004年中期)。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有:板材需求快速上升;板材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板材市场价格保持高水平;板带产品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具有可观的利润,效益不断提高;国内铁矿和主焦煤出现短缺;资本投入大量增加;生产能力大规模提高(从2002年到2006年,至少要有15家新的板材生产企业或生产线投产);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