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位系数的确定是少齿差内啮合传动设计的关键.在对少齿差内啮合传动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少齿差内啮合传动的两个主要限制条件;推导出内齿轮插齿、外齿轮滚齿加工的满足给定的重合度和齿廓不重迭干涉系数要求的少齿差内啮合变位系数的牛顿迭代公式;用实例验证了选代公式的正确性,并且同内、外齿轮均滚齿加工的计算情况进行了比较.迭代公式的结果保证了标准顶隙,而且得出的啮合角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渐开线少齿差内齿轮副的优化设计及其图形的自动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来解决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中内齿轮副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问题,该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内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设计变量为外,内齿轮的变位系数X1,X2和齿顶高系数Ha.以保证一定的重合度,齿顶厚以及避免各种几何干涉为约束条件,优化方法为复合形法形法,最后,还编制了自动绘图程序,以便借助计算机自动显示和绘制内齿副的啮合图。  相似文献   

3.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变位系数极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齿轮传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用变位齿轮无侧隙啮合方程、齿顶厚为零及重合度计算公式推导出单位变位系数和、单位中心距变动系数和单位齿顶高变动系数、最大变位系数和齿轮的变位系数求解公式以及相应的数表,为齿轮变位系数的分配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齿轮联轴节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这种方法首先确定了初值输入的可行域,根据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方程等约束条件求取符合条件的变位系数并可进行重复修改、调整,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变位系数.  相似文献   

5.
内齿轮剃齿干涉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空间啮合理论建立了内齿轮剃齿时展成干涉校核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展成干涉与内齿轮和剃齿刀的齿数差、轴交角以及内齿轮的变位系数间的关系.该模型不仅可用于内齿轮剃齿时的展成干涉校核也为交错轴螺旋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干涉校核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少齿差内啮合行星齿轮变位系数的计算及选取方法。根据约束条件规划出变位系数的封闭区域,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来求取符合条件的变位系数,并可进行重复修改、调整,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变位系数。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了三环减速器系列化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少齿差内啮合传动中,存在多对接近啮合的小间隙齿面于理论啮合点左右,轮齿受力产生的微小变形使得某些对齿面相互接触进入啮合状态。多对轮齿同时啮合,使得传动能力明显提高,而它的力学计算属于超静定问题。介绍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计算正常渐开线齿轮内啮合和短齿渐开线齿轮内啮合的承载能力,说明少齿差内啮合传动的实际承载能力以及齿形长短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考虑了齿轮传动的实际啮合情况,推导出计算N型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啮合效率的新公式.公式精确、简便、避免了传统的潜在功率法误差放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少齿数齿轮机构相对滑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少齿数(齿数可少到2)渐开线齿轮副滑动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一个算例,比较了标准齿轮传动、普通变位齿轮传动和少齿数齿轮传动三种情况下对应啮合点滑动系数的大小;为其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时计入相对滑动的影响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学者雨角宗晴、白井恭、吉本勇的研究成果——内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的干涉线图。干涉线图是根据一对内齿轮传动齿廓不发生重叠干涉、齿顶干涉、过渡曲线干涉、径向干涉、渐开线干涉、根切、齿顶和齿底槽变尖等13项限制条件计算绘制的,这些干涉线图为正确设计渐开线变位内齿轮传动提供了捷径和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系统的正交面齿轮传动啮合界线与曲率干涉界线理论,本文通过求解非线方程组获得了两类界线的数值解。证明了啮合界线在小轮齿面上是渐开线;其共轭线也是渐开线。发现干涉界线一般有2条,近齿面干涉界线存在于面齿轮内端附近,大致沿齿高走向。近齿面干涉界点存在平凡解,是干涉界线和啮合界线共轭线的交点,位于传动副瞬时相对转动轴上。基于近齿面干涉界线,建立了面齿轮无根切内径公式,通过数值迭代可以获得内径准确值;还导出了无根切内径估算公式,便于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目前尚无计算变速传动齿轮啮合效率的有效公式,本文通过对变速传动下的齿轮齿廓相对滑动的损耗功的计算,导出了适用于各种传动规律的渐开线直齿轮外啮合效率公式。从而为准确地计算按特殊规律传动的齿轮啮合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1对渐开线外啮合圆柱直齿轮副为分析对象,依据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齿轮副的线性坐标参数和赫兹应力模型,推导出了啮合线上任意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公式,综合分析了不同传动参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借助MATLAB的数值分析功能得到不同参数下齿轮副接触应力沿啮合线的分布特性图。结果表明:增大模数、变位系数、压力角或者降低转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可为提高齿轮副接触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啮合过程动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零齿差内啮合传动副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廓曲线方程和运动学模型,计算出其齿形参数和基本尺寸,勾勒零齿差齿轮副主从动轮的齿廓,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二维图形变换方法,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进行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园柱直齿轮、园柱斜齿轮及蜗杆传功的齿侧间隙及变位系数与传动啮合角及中心距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这些参数值之间的数值关系式(广义啮合方程式)。从而为研究相关的公差规范及调整齿侧间隙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提出的公式简单明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的摆线针轮啮合角大、转臂轴承可靠性低与针齿均布位置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作者利用几何可控性较强的复合摆线构建少齿差行星内齿齿廓,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摆线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基于传统摆线行星传动几何原理,提出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的几何设计方法,分析齿形调控参数c2对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曲线几何形状与曲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基于齿轮啮合运动学共轭原理,建立复合摆线内齿齿廓方程、齿轮副共轭传动啮合方程、少齿差行星共轭齿廓方程与啮合线方程;利用参量转化法分析复合摆线内齿齿廓的啮合界限特性;根据共轭齿廓出现奇异点的几何原理,推导其不发生根切的判定方程;研究该新型齿轮副的啮合线、重合度、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啮合区间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摆线内齿齿廓存在啮合界限点,啮合界限特性与根切判定方程分别为新型齿轮副内齿齿根过渡曲线设计、共轭齿廓无根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啮合线与重合度的分析表明该新型齿轮副具有多齿啮合特性;当新型齿轮副的齿数、偏心距、齿高和内齿分布圆半径确定后,c2是唯一影响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齿轮参数,行星轮压力角的最小值与平均值随c2减少而降低,在一个啮合周期内,c2对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的影响存在着不敏感与敏感区间,可忽略c2对不敏感啮合区间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的影响,敏感区间的诱导法曲率平均值、滑动率幅值与平均值均随着c2减少而降低。相对于同参数的传统摆线行星传动,新型齿轮副在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与滑动率等啮合特性方面具有传动优势,相应地,反应出其较好的多齿啮合特性、传力特性、润滑与承载特性及抗磨损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字齿行星传动中的内、外啮合时变刚度是造成齿轮传动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根据轮齿啮合接触原理推导了人字齿行星齿轮啮合传动的时变刚度动态梯形图,得到了内、外啮合刚度的分布规律,二者不具有时间同步性。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的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欧拉型积分和牛顿迭代法等数值方法基础上对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方程组进行了求解,结果显示内啮合在多个转速区域出现显著振动,最大振幅发生在转速5 900 r/min处,外啮合动载特性较为稳定,均载系数为K=1.38。借助相图、Poincaré映射、FFT频谱分析等手段对系统拟周期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表明振动吸引子在相空间中发生扭曲翻转形成封闭超环面,频域则由多个离散次谐波响应构成。  相似文献   

18.
非零变位斜交轴锥齿轮传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交轴他轮传动中的设计问题,将非零变位技术引入该类齿轮的传动的设计中。推导了有关斜交轴锥齿轮传动的公式及锥结果轮设计的通用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推导的设计公式可简化设计计算,同时变位系数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范围,经过改进设计的齿轮具有较好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的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运动学法建立的谐波齿轮传动理论啮合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啮合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共轭间区间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柔轮与刚轮共轭齿廓相对运动的特点;数值方法证明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可以使用渐开线齿廓,这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活齿为滚子、激波器为偏心圆、活齿架的导槽为平面而形成的内齿轮齿形为其共轭曲线的少齿差传动受力模型。根据阻力功和动力功相等的原理,推导出关键参数激波器转臂轴承对活齿的最大作用力.得到了各啮合副的受力分布表达式。并根据文[2]的光弹性实验结果,建立了活齿少齿差传动的强度分析模型。得到了主要传动部件固定内齿轮、活齿架和转臂轴承的强度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