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介绍平湖油气田投产初期遇到的设计问题和小气量投产给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修改原设计、改造流程、改变操作参数,在投产初期成功地解决了轻质原油伴生气引起的燃料气系统水化物堵塞问题、天然气系统降压操作脱水问题。提出了长距离天然气海底管道高峰输气及台风模式下保证不间断供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二期技改重点建设项目———年产 60kt聚丙烯装置日前 1次投产成功。这套聚丙烯装置引进意大利BASELL公司的Spheripol-Ⅱ双环管工艺 ,其工艺先进性目前属世界第 4套、亚洲第 1套。该装置的投产成功 ,标志着华北石化分公司由纯燃料型炼油企业向燃料化工型企业的迈进 ,是该公司跻身中型炼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转折点。装置以充分利用炼厂气、增强公司综合竞争能力为目的 ,其生产和技术开发重点是以生产专用料为主华北石化60kt/a聚丙烯装置投产@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石化技术》2006,13(1):25-25
一种把废塑料转变成柴油燃料的技术正在欧洲大地兴起,目前已有多家化工企业看好并投资这一新技术。荷兰Envo Smart技术公司和澳大利亚设备供应商Ozmotech公司近日签署一份协议,计划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建设31套这种由废塑料生产柴油燃料的装置。第一套生产装置有望在2007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英国的Cynar公司计划2006年底建成并投产首套废塑料生产柴油燃料装置。  相似文献   

4.
张春建 《中国海上油气》2001,13(4):29-35,41
介绍平湖油气田投产初期遇到的设计问题和小气量投产给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修改原设计、改造流程、改变操作参数,在投产初期成功地解决了轻质原油伴生气引起的燃料气系统水化物堵塞问题、天然气系统降压操作脱水问题.提出了长距离天然气海底管道高峰输气及台风模式下保证不间断供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UOP公司应用已有的催化剂系统和过程技术,从植物油生产高十六烷值的“绿色柴油”燃料。埃尼公司与UOP公司联合推出绿色柴油技术,将应用于埃尼公司炼油厂生物燃料的加氢处理装置,该装置将于2009年初投产。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通讯员曹东方)1997年3月21日,河南油田炼油厂首套1万t/a聚丙烯装置建成并取得试生产一次成功.它的投产标志着河南油田炼化系统具备了生产化工产品的能力,炼化系统由过去的燃料型转化为燃料一化工复合型。油田炼油厂二联合装置包括15万t/a汽油脱硫酸、3万t也液化汽脱硫酸、3万软气体分馆和1万小聚丙烯4套装置,总投资7000多万元,1996年3月开始施工,同年匕月全面建成.今年初,脱硫醇和气体分馆装置试车投运成功,为聚丙烯装置投产准备了合格的丙烯原料。经过全体职工一个月的艰苦努力,聚丙烯装置也一次投产成功。至此.二联…  相似文献   

7.
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燃料气系统呈现出燃料气供气点多、燃料气供需不平衡、系统易波动等特点,对装置加热炉热效率和环保排放造成了影响,给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采取优化燃料气系统管网设计、回收燃料气中高附加值组分、控制燃料气排放、回收火炬气、构建以燃料气系统热值平衡和运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信息化监控和智能化控制等一系列组合措施,实现了加热炉的安全平稳运行和燃料气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芬兰耐斯特石油公司于2010年11月16日宣布,世界最大的可再生柴油装置在新加坡建成投产,生产出NExBTL可再生柴油。该装置的投产标志着耐斯特石油公司在清洁的交通燃料战略上跨出了重要一步。NExBTL技术代表耐斯特石油公司在可再生燃料领域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荣盛石化公司正计划在舟山岛建设亚洲最大的炼油厂,一期的4×105 bbl/d(1bbl≈159L)产能计划在2018年之前投产,另外4×105 bbl/d产能将在2020年前投产。但是,该公司贸易部门负责人表示,新装置不会侧重生产燃料,将使柴油和其它燃料的产量最小化,主要生产石脑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更高价值的石化产品。该装置最终将生产2.80 Mt/a乙烯和10.4 Mt/a芳烃。荣盛石化公司拥有  相似文献   

10.
在华盛顿柏林翰母附近 ,阿科公司在其 Cherry Point炼厂成功地投产了一套生产能力为 70桶 /日的GTL中间试验装置。该装置正在为 Syntroleum工艺试验新型反应装置设计和一种高性能费 -托 (F- T)催化剂。 Syntroleum工艺是一种将天然气转化成合成燃料和烃基特殊化学品的专利工艺。在这套装置中 ,自热重整装置和 F- T合成反应系统均采用了专利型反应装置设计。重整装置利用天然气和空气生产出一种合成气 ,为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混合气经反应装置处理后生产出一种合成粗烃产品。该产品可被加工成不含硫和芳香烃的清洁燃料 ,这种燃料可经…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能源系统在能源、环境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分散化、小型化、高供电可靠性、高环保水平和能源利用率为特征的第二代能源系统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作为第二代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和当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以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工业燃气轮机、各种燃料电池及其混合系统等设备为主体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组成、流程、效率和环保水平等特点,分析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式下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齐鲁公司能耗情况和能源管理模式的分析,系统地介绍了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能源计划、能源运行、能源统计、能源优化和评价分析等功能的实现,最后介绍了能源管理系统在齐鲁公司的实施和应用情况。通过系统实现,在确保生产工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能源系统的集中监管、优化分配和评价分析的闭环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综合管控提供充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连石化公司炼油厂是一个千万吨级的燃料-润滑油-石蜡型炼油厂,2002年以来从以加工大庆原油为主逐步转向掺炼各种进口原油,使各装置的运行发生了变化,能耗增加,为此在动力、生产系统中全面开展资源优化,采用新的节能和节水措施,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综合能耗,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集成气化及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是目前化石(如煤、石油、渣油、沥青等)燃料燃烧发电中环保性能最佳的系统,作为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石油危机的战略技术储备,随着当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IGCC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IGCC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其在石化行业节能、制氢及捕集CO2中的重要性。总结了IGCC系统中关键的空分单元、煤气化单元及CO2捕集单元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判断企业用能水平,将国内外常用的三种能耗评价体系(炼油综合能耗评价体系、万元产值能耗评价体系和EII能耗评价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种评价体系各有所侧重,其中炼油综合能耗体现了企业的用能总量,与燃动力费用相关;万元产值能耗也是一个用能总量概念,与产品结构相关,体现了企业高价值产品量及优化增效的情况;EII能耗消除了加工流程及产品结构的影响,与装置操作参数及原料性质关联,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及可比性。由于EII评价体系的标准值为国外同类装置经验值或根据经验值计算得出,装置类型、操作条件与国内不完全相同,致使国内外评价结果也不完全具有可比性。单一评价指标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用能水平。综合三种能耗评价体系特点,在炼油综合能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能耗评价指标——完全能耗,以完善炼油综合能耗评价体系。新指标结合了三种能耗评价体系的优点,评价结果简单明了,可比性强。新指标的准确性受产品加工能耗及物料折算系数影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以某公司基于PIMS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例,通过对该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组态、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描述,阐述了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构架及设计要点;并进一步论述系统通过能源地图网和能源管网图再现企业能源分布及能源流向,通过能源报表量化各种能耗的对比,这些功能特点结合企业的生产信息管理,为企业节能降耗规划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成为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谷电制氢的必要性,并进行了谷电制氢的经济性分析。制氢装置可根据电网需求调节负荷,提高可再生能源部署能力,同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所制氢气可用于氢气储能,注入天然气作为燃料气,用于炼油厂油品精制或炼钢,以及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等。谷电制氢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应加大低成本、高能效电解槽的研发投入,开展管道掺氢输送的相关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炼化企业应用的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液态燃料中发展最快的两种生物质能源。文章介绍了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基本性质、发展简况和生产工艺,以及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背景、资源状况和基本进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如何低成本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硫质量分数不大于0.5%)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催化)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调合加氢重油、脱硫脱固催化油浆和催化重柴油进行生产;以加工低硫原油为代表的企业,通过调合低硫减压渣油、加氢催化柴油和脱固催化油浆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需充分关注渣油加氢装置的脱...  相似文献   

20.
S Zorb脱硫工艺为一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但整个装置的用能还有改进的潜力。对某炼油厂S Zorb装置采用夹点技术,以总复合曲线为工具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装置用能既在数量上多消耗了公用工程,节能潜力为24%左右,同时,在总复合曲线上的"口袋"内还存在高能低用的问题。提出了两个优化方案:一个方案保留加热炉,副产中压蒸汽,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其年净效益约1 044.2万元;另一个方案取消加热炉,节省燃料气,其年净效益约1 066.2万元。两个方案改造费用均较低,回收期短,可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