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裘晓莲  王竹 《华中建筑》2003,21(3):7-8,1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提出已久,但是将其转换到地域住区研究的工具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争需寻找一种理性客观的模型介入。本文创造性引入神经元BP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加入模糊规则,相对以往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研究。这对住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确立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人类共识,人们对绿色住居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化,浙江大学建筑系在课题《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提出了运用神经元网络概念,融入模糊思想,建立绿色住居综合评价目标体系,并以此为主要理论基础,实现评估模型与评估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徐淑宁  王竹 《华中建筑》2004,22(1):26-28
当前的住居设计面临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建筑的节能、保温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受生物膜的启发,试图引用生物膜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住居界面的问题,探索一种“绿色住居界面”的理念与设计方法,力求以最高的生态利用效率和最低的环境负荷来实现健康舒适的住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浙江传统民居的特色入手,结合现阶段如火如茶的浙江房地产市场,探讨浙江民居传统特色在现代住居设计中的表达和体现,为创造具有地方性的建筑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绿色生命全周期理念,从室内光环境、热环境、风环境、声环境、建材选择以及室内建成后整体绿色性能检测与后评价等方面,多角度初步探讨了关于构建绿色室内人居环境的整体框架、相关理念与具体措施,试图补充当今绿色住居构建的短板部分,为绿色室内住居的设计与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气候分析的绿色住居环境热性能设计理念,以上海地区为例,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了温度、湿度等气象体检,从太阳辐射、建筑朝向、体形系数三方面提出了绿色住居环境热性能设计策略,满足了建筑内部的热舒适条件。  相似文献   

7.
郭苏琳  杨天振 《石材》2024,(3):46-48
工业化留下众多遗产,它们既是经济见证,也是文化纽带。本研究深入长春机车厂社区,探索居民对工业遗产的看法和需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居民对于个体差异、文化认同、现代生活和建构再生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并为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了具体建议,推进其与社区的和谐融合。  相似文献   

8.
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指导,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多层面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策略,并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和南京某大学新校区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中国绿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将助力解决我国绿色校园实践中的问题,指引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以期保证绿色、生态理念与历史传承的实施落地,实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场所和空间。加强社区居民的绿色认知、提升绿色建设参与能力,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关键。文章将Meme理论引入社区绿色领域,提出了社区绿色基因的概念,并对社区绿色基因与生物基因的异同点进行了类比分析。相关研究拓展了Meme理论的适应范围,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绿色建设中人的主体地位,对于推动社区绿色建设、丰富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琳 《华中建筑》2011,29(1):43-48
该文主要总结了绿色人居环境城镇部分的核心理论概念、主要发展模式、主要管理方法等,最后总揽了国内外的相关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竹  魏秦  贺勇 《建筑师》2008,(1):29-35
论文以"地域基因"概念及方法作为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研究途径,揭示地区建筑生成生长的内在调控机制,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地域基因库与适宜性的技术支持体系,以黄土高原窑居住区营建的个案研究,来验证研究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不仅是我们生活必需的居所,还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表现。尤其是现代绿色建筑,除了要求和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外,还需要表现出地域性的特色。这样的双重标准对设计师的能力是一个很高的考验。基于此,论文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阶段,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红利将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绿色动力源。本文简要概括了发展红利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获取发展红利的条件与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最大程度地获取发展红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慧 《安徽建筑》2007,14(1):13-14
绿色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消耗最少的资源,其中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又是重点。文章主要就如何构筑绿色建筑体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Provision of natural green space within the broader umbrella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now a matter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policy makers and decision takers in the land-use planning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new policy area. Reference is made to research studies dealing with attitudes to such spaces and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genda when addressing both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of such policy is advanced.  相似文献   

17.
绿色施工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申琪玉  李惠强 《施工技术》2005,34(11):60-6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阐述了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绿色施工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皮川 《城市建筑》2014,(12):194-194
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减排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绿色节能建筑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要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内涵以及这个庞大循环系统中的设计要点,以呼吁社会关注绿色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9.
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在北方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采暖成为最主要的能耗形式.绿色墙体材料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如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绿色墙体材料.绿色施工涉及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Landscape Research》2008,33(1):119-139
Provision of natural green space within the broader umbrella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now a matter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policy makers and decision takers in the land-use planning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new policy area. Reference is made to research studies dealing with attitudes to such spaces and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genda when addressing both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of such policy is adv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