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锥形布风板双循环流化床冷态装置上,研究了提升管风速、气化室风速、物料质量和颗粒粒径对提升管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并与水平布风板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3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模型来预测循环流率.结果表明:提升管颗粒循环流率随着提升管风速和气化室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达到一定值后,增大趋势逐渐平缓;循环流率随着物料质量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锥形布风板比水平布风板更具优势,同样条件下可以增大循环流率;BFGS拟牛顿算法的预测效果最佳,其颗粒循环流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7035%,平均相对误差为3.5943%.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对立管内负压差移动床压降,U阀回料器阻力特性及输送气固比等问题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关系式,并提出了循环系统的设计及校核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二次风特性是影响颗粒循环流率的重要因素。设计并搭建了双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通过实验分析了二次风风速、送风方式、风口高度及风口数目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物料固定粒径、固定静床高时,颗粒循环流率随着二次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风速达到一定值后,颗粒循环流率的增加趋势趋于平缓;风速一定时,径向送风比切向给风时颗粒循环流率大,4个二次送风口比2个送风口时颗粒循环流率稍大;二次风口在距布风板15cm时比20cm时颗粒循环流率明显增加,且风口高度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加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冷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在轴向的宏观流体动力特性,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不同工况下沿主床高度上的压力分布,进而计算出空隙率沿循环流化床主床高度方向上的分布情况,研究不同操作条件(流化风速、存料量)对空隙率分布、物料循环量和压力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将床料粒度分布及循环倍率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从能量角度确定最优循环倍率的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锋  吕清刚 《锅炉技术》2003,34(3):39-41,45
在尺寸为 (长 60 0mm×宽 40 0mm×高 60 0 0mm)的三维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对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现象和运行参数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分析。得到 3种流化风速下 ( 3 .5m/s、4.5m/s、5 .5m/s)不同装料量所对应的主床床体压力分布和物料循环量 ,得到物料循环量与压力分布和流化风速在本实验台上的经验公式 ,并通过测量返料器通向外置换热器的机械阀开度和返料量的关系 ,得到旋风分离器中下落物料进入换热器和直接进入主床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工艺,它由两级分离装置——反应塔内部的惯性分离装置和塔外的下排气旋风分离器构成.在3000m^3/h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工艺的阻力特性、干燥特性以及脱硫性能,并将该工艺用于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结果表明,在Ca/S比为1.3与近绝热饱和温度为8℃条件下,脱硫效率达92%,浆液滴干燥时间为1.5~2.0s,系统阻力为1kPa.  相似文献   

8.
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的关键是合理控制物料循环量.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在小型试验台上就运行参数对颗粒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循环流率随着提升管风速或鼓泡床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提升管风速或鼓泡床风速分别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颗粒循环流率增加趋于缓慢.在试验基...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间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小型实验台上用双热电偶测温法测定床层温度。实验表明:气固间传热主要在循环床下半部进行;同时气体表观流速提高、颗粒循环率增大及颗粒粒径减小有利于气固两相间的传热,获得了相应的无因次方程。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膛压降与轴向固体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不同容量的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的实测数据,以及以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压降沿炉膛高度分布的计算式,由此可计算固体浓度沿床高的分布,为炉膛设计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种对循环流化床焦炭燃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和床料的宽筛分特性,特别在燃烧模型中引入了煤种通用理论,数值分析了煤种对焦炭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数值分析得到温度和煤种热态实验的温度吻合良好,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准确反应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下的焦炭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运动的PIV测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一种瞬时全场测速技术,PIV测试技术被尝试用于测量循环流化床(CFB)内颗粒运动,以进一步了解循环流化床内复杂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初步实验已在一个截面为200mm×200mm高为4m的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完成,并运用二值化互相关图像处理算法,获得了床内截面上的颗粒流动矢量图。初步测试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循环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的一些特性,表明PIV技术在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体特性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不少问题,就性能问题而言,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不能定量地确定循环倍率,导致燃烧性能的计算不准确,二是不正确的灰平衡计算导致传热性能的计算不准确。所以,正确地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和灰平衡计算方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本文从灰平衡的基本要素出发,对循环倍率和农平衡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的试验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内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它由气化室和燃烧室组成,采用蒸汽和空气鼓风,可产生中热值煤气。在小型试验台上对运行参数和结构尺寸对物料循环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合理的运行设计参数,并建立了颗粒通过水平孔口物料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100kg/h小型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设计。图10表4参9  相似文献   

15.
内旋流流化床燃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垃圾的热值和物理成分分析,结合流化床布风的冷态实验结果,对内旋流流化床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出热态试验装置并成功地进行了生活垃圾焚烧试验。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采用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卫生填埋、堆肥和一般焚烧方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不足之处以及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优越性,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城市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气化熔融焚烧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改变床存量的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改变床存量的燃烧试验,在3220~7330 Pa床层压降变化范围内,测试了改变床存量对锅炉负荷能力、炉内轴向颗粒浓度分布以及实际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远低于常规床层压降的条件下,循环流化床锅炉仍能保持满负荷运行,而且燃烧得到改善;在适当控制燃料粒度的条件下,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床层压降运行不仅可行,还可以使锅炉整体运行性能得到优化,是锅炉设计和运行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特性可视化研究的概况 ,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在流化床燃烧气固两相流可视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取得初步成果 ,文中对此做了评述。对于如何摄得清晰且可信度高的图像 ,如何通过二次开发对图像进行有效处理 ,获得定量信息 ,并进而建立可资应用的理论模型 ,是可视化研究的主攻关键和独到之处。参 1 1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一种通过测量下落颗粒和靶板碰撞冲击力来确定颗粒流率的流量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流量计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颗粒下落速度、颗粒粒度和颗粒密度对流量计的影响.建立了该冲击式流量计的理论模型,利用冷态流化床试验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该流量计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反应灵敏、易于校准、对提升管内的颗粒流动无干扰的特点;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可利用模型简化流量计的校准程序,增加流量计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陈鸿伟  杨新  尹猛  成岭 《动力工程》2012,(10):760-764,791
在带中心提升管的内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针对锥形和平板形2种布风板布置方式下各控制参数对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锥形布风板上的临界全部流化速度明显大于物料临界流化速度;随着气化室和提升管内风速的增加,循环流率增大,但增大的速率逐渐降低;气化室和提升管内风速以及料层高度对锥形布风板下循环流率的影响大于平板形布风板,但是物料粒径对锥形布风板循环流化床循环流率的影响却小于平板形布风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