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太阳能集能器自动跟踪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振起 《节能》2003,(9):22-24
太阳能集能器自动跟踪装置是由传感器、方位角跟踪机构、高度角跟踪机构和自动控制装置组成。自动跟踪装置驱动太阳能集能器 ,使集能器的主光轴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平行。当太阳光线发生倾斜时 ,传感器输出倾斜信号 ,指示执行器动作调整太阳能集能器的角度 ,直到太阳能集能器对准太阳 ,实现自动跟踪太阳的目的。在阴天或太阳光辐照度低于工作照度时自动关机 ,太阳光辐照度达到工作照度时自动开机。该装置适用于聚光式太阳能集能器、太阳能电池等需要跟踪太阳的装置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太阳跟踪平台理论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政  唐海萍 《节能技术》2007,25(5):419-422
本文对太阳跟踪装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原理及系统设计做了简单描述,分析太阳与集能平台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自适应太阳跟踪方案,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双轴自动跟踪,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跟踪太阳的装置中,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设计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太阳跟踪装置,采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与光电跟踪相结合的方式对太阳进行跟踪,利用光电二极管检测作为反馈实现两种跟踪方式间的转换.设计了一套能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跟踪系统,实现了最大效率的太阳能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精度高,可实现各种天气状况下全天候全自动跟踪,跟踪器稳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太阳光导入器是目前国际上新推出的集节能、环保、健康为一体的产品,被国外商界普遍看好。它通过太阳自动跟踪、透镜集光、光缆传输技术,实现朝北房间、地下室等自然采光。本文就太阳光导入器的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精度的太阳跟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瑜  路博 《可再生能源》2012,30(2):103-106
为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提出了同时使用视日跟踪和光电跟踪的太阳跟踪新方法。为提高视日跟踪精度,对常见的太阳位置算法仿真比较,得到实用的太阳位置高精度混合算法;同时,设计了特制的四象限硅光电池,对视日跟踪进行误差修正,从而实现了太阳精确跟踪。理论分析和设计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全天候地自动跟踪太阳,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太阳跟踪器     
测试表明,跟踪太阳的平板型集能器吸收表面与按地理纬度倾斜固定安装的吸收表面相比,日照量平均高30%左右,有效得热高60—88%。对聚焦集能器来说就更需要利用跟踪装置了。那么,怎样来跟踪太阳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每年又绕太阳公转一周。自转轴与公转轴不平行,其夹角为23°27′。人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每天沿近似圆周轨道东升西落,以近似均匀的角速度绕地球旋转(这种运动即为太阳的视运动)。同时太阳沿着轨道也在缓慢地作往复  相似文献   

7.
周旭  何攀  郑卫刚 《节能》2010,29(8):32-35
太阳能热开发利用中有三个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精确简洁地自动跟踪太阳,实时以最大面积采光;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移到固定的地方;实现高温高效的储存或利用。目前的太阳灶或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都是在其中某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为此设计并试制了装置:通过自动跟踪系统分别对太阳的两个运动方向进行相对独立的精确简洁的跟踪,实现凹面镜保持实时以最大采光面积采光;利用光能传输管在系统跟踪太阳的同时定向输出光能;最终光能在储热容器中转换为热能进行高温储存或利用。根据样机的制作结果及试验,该装置可同时有效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集成了太阳灶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功能,也可用于规模化的太阳能热发电。  相似文献   

8.
<正>公司简介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系统集成、预可研报告编制、工程设计安装等服务。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简介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根据每天太阳方位的规律性变化,通过系统的自动运转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保持对太阳的追踪,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凭借超过20年的专业经验,计科采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自动化器件和系统工具以及软件工具来实现系统运转,确保太阳能量以更有效地方式转化为电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宣化太阳能厂成功地研制了自动跟踪太阳灶。这种太阳灶的灶体由玻璃钢制成,抛物面焦距1.4m,反光材料是镀铝玻璃,总重量80kg左右。这种太阳灶使用非常方便,其成本价格仅600元左右。太阳自动跟踪功能是由发条、变速机构和执行机构实现的。每天早晨用户把灶体转向东面,同时也上满了发条,使太阳灶具有了跟踪的动力。光控脉冲发生器上的光敏二极管起到跟踪的关键作用。当光敏二极管处于阴影区时,其电阻值很大,电路不工作;当其处于阳光区时,脉冲发生器产生脉冲电流,发出跟踪信号,实现太阳灶的跟踪可自动跟踪的太阳灶@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太阳能跟踪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存的几种太阳能跟踪方法的优劣;设计了一套基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太阳能跟踪系统,解决了现阶段大多数跟踪系统存在的问题;制作了一套基于ABB PLC的太阳能跟踪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显示该跟踪系统能提供精度可达0.001°的太阳定位,自动实现了不同要求的跟踪计算和不同条件下的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16.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