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网络》2007,(11):74-74
在致力于宽带业务及终端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中兴通讯推出了DHOME系列产品及数字家庭解决方案,开启了进入数字家庭的入口。中兴通讯家庭网络解决方案涵盖了家庭通信、家庭信息、家庭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联通和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行主题为"双联合璧智在必得"的新品发布会,宣布千元智能机"双卡王"LenovoA60正式上市。即日起,全国近万家店面开始发售产品。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总裁刘军、联想集团副总裁兼运营商业务总经理冯幸、联想集团副总裁兼通用手机事业部总经理陈文晖、中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密集移动终端商圈区域的终端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业务驱动资源预留的密集移动终端网络接入方法。根据网络属性、终端运动预测轨迹和业务类型,为高优先级业务终端预留资源量,在尽可能少牺牲低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高优先级业务终端获得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并通过时间触发公平机制保障低优先级业务终端的网络接入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中的接入质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热点高容量场景下低优先级业务终端的接入失败率,改善用户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移动终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通过分析各种安全事件,可以看到在移动终端向智能化、开放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本文从移动通信标准、高层业务、移动终端自身的信息安全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移动终端信息安全的多种技术和手段,主要包括终端与网络间的鉴权加密、电信智能卡中Ki的保护、业务安全的要求、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移动终端软件安全、外围接口安全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面向企业、行业的短消息业务逐渐成为短消息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短信平台开展各种短信增值业务。为了确实满足企业的需求,提出了依托云南移动的ADC(中国移动为集团客户按其需要提供基于移动终端托管式的信息化应用服务)构建短信业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讯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终端也将实现由通讯终端向信息终端的转变,移动业务的发展对终端的依赖将进一步加强,业务的不断发展有赖于终端能力的不断提升。而CDMA的业务特点、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和目标市场的定位都与GSM业务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CDMA业务的发展必然离不开CDMA终端的支持。本文将对CDMA终端和CDMA业务发展的相关性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移动终端用户个性化丰富体验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基于MVC和MVP的移动Web开发框架,针对这2种模式在移动终端应用时展示逻辑没有完成与业务逻辑分离的问题,提出引入MVVM架构解决展示逻辑与业务逻辑完成分离的问题,为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提供个性化体验。实例表明,使用基于MVVM架构设计的移动终端应用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展示逻辑与业务逻辑完成分离。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行 业北京移动推出全新商务短信平台——“企信通”业务7月27日,北京移动“企信通”业务合作伙伴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在亚洲大酒店举办了以“牵手移动、创新增值”为主题的集团短信业务技术合作推介会。北京移动推出全新商务短信平台——“企信通”业务,能够将普通的企业办公系统从计算机扩展到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移动通信终端,为企业客户和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化的企业短信服务。以短信营销、短信客服、短信办公、短信交易等为主的移动商务应用日臻成熟,高效率、高品质、高安全性的企业级短信服务将成为未来移动增值业务的新增长点。日前中…  相似文献   

9.
对移动警务平台双域终端消息无法互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移动警务平台侧跨域互通的即时消息提醒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MQTT技术实现移动端消息推送,基于AMQP等移动警务平台跨域边界消息队列同步服务实现平台侧消息跨域同步,基于restful规范设计移动警务平台内面向业务应用的跨域终端消息推送服务接口,为移动警务平台内业务应用统一提供跨域终端消息推送服务。整个系统由消息接口模块、终端档案管理模块、跨区域同步模块、消息匹配审计模块和消息推送模块构成,可实现业务系统不同重要等级消息即时高效、安全合规的跨域终端推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移动办公终端类型多样,移动办公系统对视频业务支持力度不够和不能有效利用Internet资源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G IMS、J2ME和J2EE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应3G发展的移动办公平台架构。该移动办公平台架构下实现的移动办公业务可以运行于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能够与Internet中的办公终端协同工作,同时支持包括视频在内的各种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1.
数字家庭是融合了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遥控器是数字家庭的控制终端.本文设计的数字家庭遥控器采用了32位ARM处理器内嵌操作系统和网络通讯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实现了家庭网络系统控制、游戏娱乐、视频播放等数字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移动终端定位技术的主要组织、技术体系、发展现状与趋势,讨论了移动终端定位的应用模式及其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阐述了发展移动终端定位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我国发展移动终端定位技术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移动办公终端类型多样,移动办公系统对视频业务支持力度不够和不能有效利用Internet资源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GIMS、J2ME和J2EE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应3G发展的移动办公平台架构。该移动办公平台架构下实现的移动办公业务可以运行于不向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能够与Internet中的办公终端协同工作,同时支持包括视频在内的各种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4.
赵从志 《计算机应用》2007,27(3):546-549
提出了数字家庭网关可运营、可管理的应用模式。这种家庭网关打破了现有家用网关业务单一的局限,不仅具有数字家庭网络设备的互操作性,而且能将电信宽带服务直接延展、推送到家庭网络设备上,实现自动配置服务器对家庭网络设备的远程配置管理,促进电信网络与家庭网络的融合与互动。将家庭内外网络多服务的自动配置和终端管理技术,与UPnP协议框架相结合,家庭网关不仅可以实现设备“零配置”接入网络、网络“透明性”数据传输,而且能够为电信网络提供可运营管理的服务能力,符合数字家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日前发布了《移动终端白皮书》,首次披露了部分关于移动终端的客观、公正、准确的数据,并展示了近年来在移动终端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旨在与业界分享观点、建立共识,谱写我国移动终端智能化发展的新篇章。移动终端作为简单的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的基因突变,从根本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至此,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性、开放性、互联性,使得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在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终端所面临的威胁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本体系从设备层、通信业务管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对终端进行全面的管理和防护,从根本上解决移动终端所面临的攻击、泄密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分析华东院移动办公现状和需求,结合院移动办公系统的建设目标,详细介绍移动办公系统相关技术及系统的特点,重点研究如何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与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业务系统的集成,使只能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系统无缝移植到移动终端(主要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相似文献   

18.
《微型计算机》2011,(7):59-59
2011年2月17日,联想集团发布了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在会后,联想新成立的部门——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向媒体表示,广受瞩目的联想乐Pad将会在3月首先在国内上市.5月左右将逐步推向全球市场。刘军在与媒体沟通时表示.希望乐Pad的销量能达到甚至高于联想PC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调度集合的多播单播数据联合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定义和分析了IEEE802.16e无线城域网中的一个新问题,即如何在保证移动终端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调度终端的单播业务和多播业务来降低终端能耗.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度集合的联合调度算法(scheduling set based integrated scheduling,简称SSBIS).SSBIS算法将所有移动终端划分到多播调度集合或单播调度集合中,并利用多播数据的传输特点,在多播数据传输的相邻时隙内发送多播调度集合中所有终端的单播数据,而对于单播调度集合中的终端,则通过凸优化方法求得使终端休眠时间最长的单播业务调度方案,以达到降低终端能耗的目的.仿真实验显示,SSBIS算法在满足移动终端的最小数据速率要求的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终端能耗.  相似文献   

20.
移动视频通信业务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一种新型通信服务。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3G和VoLTE技术的移动视频通信业务的应用。分别从技术、资费、用户体验、互通性四个方面对两种移动视频通信业务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