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径向滑动轴承润滑液膜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导出了相应的Reynolds方程表达式,并就液膜的保持条件进行了探讨,参照钝体烧流情况,提出了润滑液膜破裂时的流动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凹圆、凸圆、凹条、凸条4种典型的表面微观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4种表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在液体中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表面微观结构轴承在不同轴承间隙、转速和液膜黏度等工况条件下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表面微观结构轴承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均能产生承载力,不同微观结构轴承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承载力大小不同,推力轴承的承载力随轴承间隙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轴承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润滑液液膜黏度的增加而增大;凸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的承载力受轴承间隙、转速和液膜黏度的影响较大,而凹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的承载力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评介了冷却润滑液的润滑原理,表面活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以及在耐热合金的机械加工中冷却润滑液的运用。文章中着重介绍了几个理论性的和选择润滑液的几个方向性的问题,可供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4.
铰削是机器制造中广泛应用的精密加工孔的方法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冷却润滑液对铰孔质量和铰刀耐用度有最主要的影响。作者在本文中详细研究了13种矿物油、植物油、硫化油、CCl_4及其混合油和乳化液对铰削40号铬铜的过程及铰孔质量的影响。同时配制不同豆油、CCl_4和硫含量的混合油进行试验,研究各种含量对铰孔的影响。还试验了不同v和s下,豆柴混合油和硫化油的铰孔效果,最后根据作者研究这些油对切削机构μ,β_1,ε和τ_s的影响分析各种油的铰孔效果,然后作出评价。研究结果可供生产中铰削40号铬钢时选择合适冷却润滑液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基润滑液与铜基合金模具相匹配,在用于不锈钢器皿的拉深中,能有效地克服不锈钢器皿拉深时极易产生的划痕、划伤、拉破等弊端;同时,明显提高不锈钢器皿的拉深质量.与传统使用的猪油、香油、豆油、菜籽油以及二硫化钼、氯化石腊相比,水基润滑液具有价格低廉、润滑性能好、去污能力强、易于清洗和抛光、劳动务件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膜过滤能量损失及膜污染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套相同的IMBR实验装置做不同温度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引进了膜比压差和膜比压差增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两个不同膜通量下的实验结果,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膜过滤能量损失情况及膜清洗后的清水实验.结果在膜通量和其他操作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较高,膜过滤能量损失较小,温度的影响在膜通量为0 005(m·h-1)的条件下,要比膜通量为0 01(m·h-1)的条件下显著.以相同的实验方式进行膜清洗,清水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运行的IMBR,其膜污染的可恢复程度较好.结论温度升高可以减缓膜污染进程,减轻膜污染程度,膜通量增大,温度的影响减弱;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污染可恢复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7.
超滤过程中膜污染控制和膜清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滤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膜污染,致使膜通量降低.通过对污染物的成分、膜污染的形成过程,膜材料、原料液、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论述了通过原料液预处理、膜材料和膜组件改进、操作条件控制和操作过程控制减轻膜污染,利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尽可能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壳聚糖(CS)渗透蒸发均质膜,考察了原液浓度、交联剂浓度、膜成型温度等不同制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料液浓度、温度等不同操作条件下该膜对乙醇/水体系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速干切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制造加工中大量使用切削冷却润滑液已经造成很大的经济开销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消除这些与使用切削液有关的问题的合理措施是采用干式切削。本文分析和评述了高速干切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壳聚糖(CS)渗透蒸发均质膜,考察了原液浓度、交联剂浓度、膜成型温度等不同制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料液浓度,温度等不同操作条件下该膜对乙醇/水体系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气敏原因,并主要研究了SnO_2超微粒气敏膜的粒径大小与成膜工艺条件的关系。从对膜的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在同样的溅射功率条件下,当气压升高时,膜的粒径减少;在同样的气压条件下,当溅射功率升高时,膜的粒径也减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硅酸乙酯制备二氧化硅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低温条件下在Si基片上制备了SiO2 膜,着重研究了正硅酸乙酯注入位置对SiO2膜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O2膜时,表面反应是低温条件下获得高质量膜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射频偏压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膜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13.
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污水处理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膜的性质、料液性质、膜分离操作条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膜污染的成因和膜污染过程 ,论述了膜污染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膜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聚丙烯为基材,固体石蜡为稀释剂,聚乙烯蜡为增容剂,取代芳基酰胺类化合物为成核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丙烯膜材料。探讨了制膜条件对聚丙烯膜材料相分离过程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分离温度随着制膜条件中各组分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改变成膜条件可以很好地控制膜的结构。当聚乙烯蜡质量分数为5%、成核剂为2%、固体石蜡为33%、聚丙烯为35%时,聚丙烯膜材料的综合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中空纤维支撑液膜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微孔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对支撑体膜材料与液膜的稳定性以及萃取条件等进行研究.其结果验证了该中空纤维膜作为液膜支撑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皂化率的增大,Ni2 的去除率有所升高,当皂化率达50%时Ni2 的去除率高于95%:并确认在模拟系统运行条件下液膜的排替压力为0.173 MPa.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沸石分子筛膜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其催化性能,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沸石分子筛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我国膜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就各种沸石分子筛膜的选择性、稳定性及耐高温等性能进行了评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合成分子筛膜的条件、数据和表征结果。重点对Silicalite-1(硅沸石—Ⅰ)、ZSM-5、MCM-48等沸石分子筛膜及用金属改性的HZSM-5沸石分子筛膜的开发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论述了上述沸石分子筛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给出了反应条件、甲烷及芳烃收率和选择性。针对目前国内的沸石分子筛膜催化剂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我室为湖北省化肥厂进口设备中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小型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中的部分成果。文中着重研究了BETZ系列正常运行前钢样预先成膜(以下简称预膜)条件的选择。试验中采用了正交试验法,因而既使试验次数减少,又能较快地选出预膜的最优条件。根据静态腐蚀试验结果说明,所选择的预膜条件是相当满意的。在动态模拟试验中,考虑到现场升温预膜的困难,没有采用最优的温度条件,而是采用常温预膜,但结果也仍然能符合要求。下面分别对静态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两部分进行介绍。静态试验中着重介绍BETZ807预膜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阳极氧化铝膜的多孔结构对其润滑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备了光滑表面氧化铝膜,40 nm孔径、90 nm孔径多孔表面氧化铝膜.用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了水、机油与3种表面的接触角;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用摩擦磨损试验机UMT-2测试了3种氧化铝膜与GCrl5钢面接触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结构氧化铝膜增强了材料的亲水性能和亲油性能,90 nm孔径氧化铝膜表现出超亲油特征;水润滑和机油润滑条件下,速度从0.016 m/s增至0.32 m/s过程中,光滑氧化铝表面只能形成边界润滑区域,多孔表面得到了包含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和流体润滑的完整的Stibeck曲线.机油润滑条件下,40 nm孔径的膜达到最小摩擦系数的临界速度为0.28 m/s,最小摩擦系数为0.083,90 nm孔径的膜达到最小摩擦系数的临界速度仅为0.2 m/s,最小摩擦系数减小为0.023;机油润滑条件下,90 nm孔径的氧化铝膜板的Stribeck曲线,谷底区域更宽.  相似文献   

19.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考察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过滤活性污泥混合液条件下膜污染的微生物学特性和水力学特性,提出了膜-生物反应器的优化运行应采取控制系统活性污泥浓度、膜通量低于临界浓度和临界膜通量,并定期适当排泥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电解电压、硫酸浓度、铝离子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搅拌、及串并联等条件,讨论了影响硫酸法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各种因素。发现影响氧化膜厚度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氧化时间和硫酸浓度。本文同时研究了减小氧化膜脆性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硫酸法阳极氧化膜抗裂性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