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梅坎松南隧道施工中,进口端遇到浅埋、软弱围岩、偏压、破碎、涌水等围岩地段时的施工方法及出口端快速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4,(4)
地质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若施工处理或者施工技术应用不恰当,极有可能会造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大面积坍塌,威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延误隧道施工工期,其社会影响及经济影响相当大。基于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影响力及现代施工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隧道工程实例对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3.
破碎围岩浅埋偏压隧道衬砌荷载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洞口大都会面临围岩破碎、浅埋和偏压等不良地质地形情况,现行规范只给出了偏压隧道衬砌荷载的计算方法.对于破碎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根据现场情况及实测的衬砌受力和变形特征表明其与规范假定不同,不宜直接利用规范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及隧道三维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浅埋偏压隧道破碎围岩的破坏模式,即隧道开挖后深埋侧岩体滑塌下落挤压...  相似文献   

4.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许多隧道洞口呈现偏压浅埋的状态。这些偏压浅埋隧道洞口在施工时由于围岩应力分布不均、结合岩性脆弱等原因,导致施工工序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本文通过对实际偏压浅埋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讲分析和研究,为以后相似工程的偏压浅埋隧道洞口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侯建斌  胡西宁 《山西建筑》2012,(23):194-195
通过十天高速汉中—略阳段邓家坡隧道的洞口进洞方案研究,对浅埋、偏压和软岩地段隧道的进洞方案进行对比,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为浅埋、偏压和软岩地段的隧道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洞口段浅埋偏压且围岩破碎的情况,提出地表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在玉(林)铁(山港)铁路竹高岭隧道的施工实践,表明地表注浆对浅埋破碎围岩加固效果明显,现场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两江连拱隧道所穿区域地形偏压严重,且岩体破碎,连拱隧道施工开挖对围岩扰动大,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隧道支挡结构受力影响较大,本文结合穿越严重偏压地层的两江连拱隧道为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对在不同施工工序方案下隧道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先开挖浅埋侧隧道后开挖深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比先开挖深埋埋侧隧道后开挖浅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更有利,先开挖浅埋埋侧右洞时,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桩的内力均比先开挖深埋侧左洞时小,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开挖顺序,深埋侧隧道拱顶位移均大于浅埋侧隧道,内排桩的所受弯矩也均大于外排桩。  相似文献   

8.
易俊 《云南建材》2012,(7):156-157
对浅埋偏压破碎带隧道在预注浆和不注浆两种情况进行了受力和变形两方面的性状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分析表明,预注浆加固效果明显,采用地表预注浆技术对浅埋偏压破碎带隧道围岩进行加固来减小隧道开挖周边围岩的渗透系数并提高围岩的强度和完整度,达到安全快速通过破碎带的是可行的,对今后超前地表预注浆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兰青 《四川建材》2006,32(1):106-109
浅埋隧道由于洞口处于浅埋地段,并且围岩破碎软弱,隧道口部成洞较困难,如果隧道轴线与山体或岩层走向斜交,山体对洞口形成偏压,则隧道口的施工就更加困难;本文结合粤赣高速公路粤赣交界(上陵)至河源(埔前)段龙祖山隧道洞口的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对有关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受力非对称问题,结合药水峡连拱隧道的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分析浅埋偏压连拱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采用非对称设计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支护结构进行非对称设计施工是可行的;连拱隧道先施工洞室的受力大于后施工洞室,此结果与隧道偏压状态关系不明显;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分布宜按圆形洞室的径向荷载考虑。因此,在进行类似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时,应注意施工顺序,支护结构可进行非对称设计。  相似文献   

11.
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中重要内容,对缩减线路的直线距离和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实际隧道工程施工中,会受到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的干扰,导致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受到干扰。故此,需对具体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展开解读,分析地表处理、开挖和支护等技术类型,旨在提升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效率,规避隐患。  相似文献   

12.
黄山地区某连拱隧道的洞口施工段存在浅埋偏压的不利地质条件。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有、无超前管棚支护两种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得到了隧道在采用不同支护措施时各阶段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穿越破碎断层带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中,采用超前管棚预支护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住围岩变形,保证开挖中和开挖后隧道的稳定性。最后,将现场3个监测断面的量测数据与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场监测数据证明超前管棚支护在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中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位移变形,避免不利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得结论可为具有类似地质地形情况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任佳鹏 《山西建筑》2014,(28):195-197
从地形、地质、外力作用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偏压隧道的成因以及特点,并结合具体的施工实例,分析了偏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浅埋偏压破碎围岩隧道的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以及地形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复杂地质状况下有效保障隧道的施工质量非常关键,这也给公路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浅埋偏压隧道、软弱围岩隧道等一些复杂地质状况下的隧道施工,不但会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给隧道的施工带来危险,因此选择合理的隧道施工技术非常关键。分析施工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介绍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等技术方法,并分析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结合工程项目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最具效用的开挖、排水以及钻孔施工技术,进而提高围岩结构作用实际的安全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明洞段、浅埋偏压段及衬砌部分外露地段,为了避免浅埋偏压、部分衬砌外露隧道施工中出现支护不均匀变形,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故暗挖施工前采用套拱加锚固桩的方案,一方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另一方面避免大面积挖方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进口段围岩常常具有浅埋、偏压、风化严重等特点,若施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洞口边、仰坡滑动和洞内塌方等事故,从而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结合具体工程,对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了施工对围岩和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围岩变形具有非对称性,浅埋侧围岩变形量要小于深埋侧;随着隧道的逐步开挖,隧道深埋侧拱脚和浅埋侧拱肩处围岩易于发生剪切破坏,而且围岩的塑性区也主要位于这两个区域,并逐渐向拱顶上方贯通;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受偏压地形影响显著呈非对称性,而超前支护受偏压影响较小;现场实测围岩变形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且变形在22天后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位于湖南常吉高速公路上的仲溪隧道为一浅埋连拱隧道,特别是在洞口地段,隧道上部岩体为一明显斜坡,使隧道呈现明显的偏压特性,这就使得隧道不但浅埋而且存在偏压,在施工初期就出现了局部坍塌,为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本文选取了一典型断面作为计算模型,运用FLAC2D,对其在两种不同施工顺序下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比两种施工顺序下围岩的应力、位移以及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内力,提出了开挖方案并获得应用,可供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工序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平年隧道是一种软岩条件下洞口偏压和两个洞口有高差的浅埋小间距隧道。通过分析地表沉降、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二衬应力等大量数据,研究了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错台偏压小间距隧道合理施工顺序。研究结论可为错台偏压小间距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隧道施工受到围岩的影响明显,如果围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就可能会导致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受到干扰甚至可能会导致隧道出现塌方的现象,严重威胁隧道的安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围岩类型,如不能采取合理的隧道施工技术,会导致隐患增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的不良影响和具体隧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可为以后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