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军 《新建筑》1999,(5):65-66
由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威斯顿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新加坡《亚洲建筑》杂志协办的《中外注册建筑师创作与执业论坛》,于1999年6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为提高中国注册建筑师的创作与执业水平,配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召开而举办的。论坛的主题为注册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执业实践与创作的过程和经验,共邀请了9名国内外知名注册建筑师分别主讲,约200名国家注册建筑师参加了会议。会上,首先由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春山就中国注册建筑师的执业前景及相应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2.
西方建筑师往往自己设计甚至建造自己的住宅。这种建筑师的自宅鲜明地体现了建设师的创作思想、个人风格和设计技巧。本文从实例入手解读和分析此类住宅,以促进和提高我国建筑师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克 《江苏建筑》2004,(1):17-18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设计程序是很关键的。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建筑设计工作,是不以建筑师的创作思维为主体的,诸多的限制,制约了设计工作的规则,但反过来,又给设计思想提供新的创意点,使之来选择最佳的创作切入点。作为一名建筑师,本文通过一个方案设计思考过程的介绍来揭示一种思路略陈管见,来表达对建筑设计切入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城市设计为建筑提供了城市维度的背景框架和由外向内的约束条件。该文通过阿里巴巴深圳大厦设计项目来探讨建筑师如何在城市设计的限制之下变限制为建筑创作的诱导,进而探讨了建筑师在当今城市设计控制下的建筑创作思路,设计出既可以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又富有创作精神且有个性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5.
2002~2004年,借参加中法交流总统项目:“百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的机会,亲身体验了在法国,建筑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和执业建筑师们的创作方式。仅藉此文向大家推荐一种设计方法,即国内建筑界熟悉而陌生的设计辅助手段:工作模型,以期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参加工作已经有十余年了,感觉走入社会以后,所面临的问题比想象中的要多,一个设计要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比如业主方,施工方,规划管理部门,各个专业之间,一个工程不可能凭建筑师闭门造车就能成为现实。建筑师的创作热情经常要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理性与意念的结合——杭州铁路新客站建筑设计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杭州铁路新客站设计中功能,流线的理性分析与创作意念的结合,阐述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5月27日上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工作室设计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举行了钢结构工程封顶仪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方案创作工作室副主任刘宇光出席了封顶仪式。作为中国建筑师精心设计的建筑作品,凤凰国际传媒中心采用了参数化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在高等院校设计院工作的一名建筑师.除埋头设计外,我对理论问题有相当的偏好.这种偏好又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尤其对那些既有精妙设计.又有睿智思想的建筑师很是崇拜.这当然包括设计作品和理论专著文章。而且每每喜欢将作品与理论文章对照着来读,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一个个作品跃然纸上.而实际工程又仿佛在叙述着作者的思想.这种读法令我了解了许多建筑师。然而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0.
肖伟  王祥 《新建筑》2012,(3):44-47
武汉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由海外建筑师设计的作品。海外建筑师究竞给江城带来了什么变化?他们的设计又是如何落地转化的?本土建筑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且正确地看待这种交流与合作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辨证地分析利弊,加强战略合作,探索中外建筑融合、发展与创新之路,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中国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11.
缪朴  齐欣  徐希 《时代建筑》2012,(4):74-79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的建筑师缪朴和齐欣的对谈,这两位建筑师是文革后受大学教育的建筑师中,较早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建筑师。通过两位建筑师围绕成长经历、建筑教育,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本土化和公共性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滕静茹  朱文一 《建筑师》2011,(3):99-104
上世纪60~70年代,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开始引起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者的关注.但在没有强大女性运动传统的中国,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建筑师”为线索,尝试引发人们对女建筑师的重视.笔者认为,历史中之所以没有伟大的女建筑师,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在进入建筑师职业之前的建造行为不被认可为评价伟大建...  相似文献   

13.
邹晓霞 《世界建筑》2006,(3):138-140
消费文化对建筑界的渗透导致建筑师以不同以往的身份立场介入商业店铺设计。文章通过表参道4个品牌店铺的个案研究,分析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建筑师的可能策略,并对建筑师能否从改造社会的角色转变成时尚的代言人进行质疑,确立商业建筑新地位的同时建筑师应以批判的态度冷静思考来自消费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近20年来的建筑实践,为年轻一代建筑师的成长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发展舞台。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巨大的建设量和超快的建设速度,更重要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建造对中国城市文化的改变,以及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如何设计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的思考。适逢这史无前例的城市变革中的年轻建筑师,正面临着文化思想和职业水准双重的考量。本刊秉持一贯的学术精神,始终关注着年轻建筑师的进步,本期的努力就是集中介绍和推荐一批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年轻建筑师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5.
孟宪川 《建筑师》2018,(2):22-25
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合作是建筑作品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建筑学与结构工程的细分带来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多样的共事关系,影响建筑作品创新的角度。能够与建筑师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创作的结构工程师,是创造型建筑师渴望合作的稀缺力量。作为擅长对话的结构工程师张准的访谈后记,本文尝试从一个侧面为期望转型的传统结构工程师提供一些成长的参考,为渴望对话的建筑师提供一些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rising proportion of architects who work as in-house employees of large client organization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hift in the pattern of architectural employment. Client-situated practice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for architects that they do not otherwise face in more traditional work setting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provide,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one group of in-house architects, a full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is form of work. The study uses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perspective to shed light on how the architects fit within the clien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hierarchy, the practical actions and strategies of the architects and others who are involved in building design, and the material and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the architectural work is situated. After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offers suggestions for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is growing form of architectural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7.
卓健 《时代建筑》2014,(6):138-143
在中国,建筑师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是陌生的。但在近年法国《巴黎大区总体规划2030》编制的过程中,却一直可以看到建筑师的身影。继2008年"大巴黎计划国际咨询"后,14支由建筑师领衔的多学科团队借助"大巴黎国际工作坊"这一平台,继续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分析方法,为未来大都市地区的建设勾勒出直观易懂而且打动人心的发展图景。文章拟借此重新提起建筑师如何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讨论,并通过大巴黎规划这个具体案例,说明建筑师参与规划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带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 architects and laypeople in aesthetic evaluations of buildings. However, studies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preferences of architecture students are lacking.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a population of students and young architects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opinion shift within architectural careers. This study was intended to be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of the study of Brown and Gifford (2001) in a Central European context. A total of 109 participants (21–28 years old) evaluated 40 randomized pictures of houses to detect whether non-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s and fresh graduates of architecture would express different aesthetic pre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study also examined whether laypersons can predict the preferences of architects, and vice versa. Results show a trend that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research, that is, young architects and laypeople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in their aesthetic evaluations of the given stimuli. Analyses revealed high prediction ability in young architects and their non-architect peers. Moreover, the exist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young architect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their estimatio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rofessional shift in architects’ expertise is obscured at an early career stage, as revealed in their aesthetic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南京中山陵为例对近代中国建筑师探索建筑民族形式与传统建筑民族形式进行比较.阐述两者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Fascist cultural policy advocated the political engagement of artists and architects through the medium of their artistic production. In its three versions over a ten-year period, the Mostra della Rivoluzione Fascista revealed shifts in the political emphases of the regime and in the aesthetic proclivities of architec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Mostra affords an uncanny index of the affinity modernist architects perceived with the Fascist pa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