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君成  黄永 《粘接》1991,12(5):4-5,3
本文提出一种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采用降低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加入改性物质聚乙烯醇;采用中低温合成工艺;在脲醛树脂的分子中引入尿素的环状衍生物。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合成方法可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提高树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低毒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本文采用降低甲醛和尿素摩尔比,分批加入尿素和不脱水工艺合成游离甲醛含量代的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本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改性剂代替部分甲醛,通过尿素-甲醛-改性剂发生共缩聚反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改性剂取代甲醛的摩尔比对改性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热压条件下,对胶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不仅能有效降低改性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还能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4.
降低脲醛树脂游离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生坚  许敏 《浙江化工》1997,28(3):40-42
本文提出采用二次投尿素和甲醛的分步缩聚的合成脲醛树脂新工艺,结果表明:用该工艺不仅能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而且对胶合强度,贮存期都有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氰胺和磷酸反应得到高纯度脒基脲磷酸盐P800。通过分批加入尿素的方法,将尿素、甲醛、阻燃剂P800和硼砂反应制备阻燃脲醛树脂。研究发现:含胍基P800的阻燃脲醛树脂耐水性能差。含P800的阻燃脲醛树脂能降低游离甲醛量,提高阻燃性能。因此,控制阻燃剂P800的添加量是改善阻燃脲醛树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脲醛树脂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脲醛树脂加工中,通过降低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添加改性粒子等几种方法,降低游离甲醛毒性,并对脲醛树脂加工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低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一缩合反应机理,通过控制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进其初粘性,加入三聚氰胺改进其耐水性并加入甲醛捕捉剂降低产品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采用二次缩聚工艺,控制脲醛比pH值以及反应温度来减少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在较强酸度、低温度条件下实现了树脂的合成,减少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8.
祁辉 《河南化工》1992,(6):15-16
本文提出采用降低甲醛与尿素摩尔比;尿素多次加入;控制缩聚反应较低PH值的方法合成低含量游离甲醛的脲醛树脂胶。经测试:粘接强度较高,性能稳定,游离甲醛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环保型脲醛树脂的优化合成条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保型脲醛树脂的优化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原料配比对产品树脂性状(固含量、游离甲醛、粘度)的影响,分析得出原料中甲醛与尿素的优化摩尔比为1.4,并研究了在该优化配比下尿素的分批加料方案,从降低游离甲醛含量以及提高产品固含量两方面优化了尿素的分批加料比例,最终获得了综合性能优良的脲醛树脂产品。  相似文献   

10.
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新工艺,探讨了甲醛/尿素摩尔比、反应温度、pH值、以及加料的顺序等因素对脲醛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三聚氰胺进行了改性,以提高耐水性及进一步降低产品中游离甲醛量。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所制备胶粘剂中的甲醛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合成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低、综合性能好,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长福 《化肥设计》2011,49(1):46-48,51
介绍了700 t/d改进型全循环法尿素装置的生产运行效果.从CO2转化率、蒸汽消耗、一吸系统热平衡等方面分析了该尿素装置的生产运行数据,并与CO2汽提法尿素工艺、UTI尿素工艺以及传统全循环法尿素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型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吨尿素蒸汽消耗仅为985 kg,比传统全循环法尿素装置降低蒸气消耗610 k...  相似文献   

12.
赵庆茹  朱聪昊  冯瑰 《辽宁化工》2014,(4):447-449,459
锦天化针对尿素粒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质量攻关。通过采用在高温多雨季节向尿素中加入甲醛的方法来提高尿素颗粒的强度;通过探究造粒喷头转速和造粒塔体内通风及空气湿度对尿素颗粒强度的影响,确定了保证尿素颗粒强度高的合理工艺参数;通过改进尿素的贮运系统,降低了尿素颗粒在贮运过程中遭受破损的几率、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历经几年的改进,锦天化提高了尿素粒度的质量,其尿素产品广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3.
控失尿素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控失尿素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情况,并分析控失尿素对土壤电导率(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的释放率高于控失尿素,说明控失尿素比普通尿素有更长的肥效期;控失尿素的氮释放率随着控失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失尿素能够提高土壤EC值。  相似文献   

14.
乔艳 《磷肥与复肥》2012,27(3):74-75
在湖北省中稻上开展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不仅可以提高中稻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及表观利用率,控释尿素70%的用量与普通尿素100%的用量效果相当,并随着控释尿素施用年限的增加,控释尿素施用效果越显著,控释尿素至少可以减少氮肥用量3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向普通尿素中添加风化煤粉、腐植酸钾和脱盐液,利用熔融造粒工艺制备出普通尿素(U)、风化煤尿素(F U)、腐植酸尿素(H A U)、脱盐液尿素(T U)3个增值尿素试验产品,在25℃条件下,进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增值尿素的氨挥发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各增值尿素氨挥发累积量降低29.52%~39.78%,延迟了氨挥发的峰值;各增值尿素处理,在培养的前7天内土壤的脲酶活性降低,延缓了尿素态氮在土壤的转化速率;延缓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峰值出现时间;风化煤和腐植酸尿素处理在整个培养期内表现处理了较好的稳定性,减少氨挥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工业尿素合成理论(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民 《化肥工业》2009,36(5):9-19
以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叙述传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和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的建立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的缺陷和弊病。以超临界共沸相图取代了原来的相平衡,并汲取了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尿素技术中有关工业合成的新理念,从而诠释了工业生产上尿素合成塔中的合成反应化工过程,改进了传统尿素合成理论,建立了新型的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用腰果酚醛树脂作为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膜厚的包膜尿素。并采用水浸泡溶解法、淋溶法、土壤法评价所得包膜尿素的缓释特性。结果表明,利用腰果酚醛树脂包膜后的尿素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包覆量为26.3%的单层包膜尿素30 min后溶解率为50%,而包覆量为82.6%的双层包膜尿素113 h后溶出率为83.16%,双层包膜尿素的缓释性能明显好于单层包膜尿素。  相似文献   

18.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植物利用效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速率受土壤脲酶活性、p H值、温度、水分、质地、尿素起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脲酶最为关键。当前控制尿素水解转化的有效技术措施有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尿素包膜以及表面膜技术的应用等 ,本文从新型脲酶抑制剂的使用、缓释尿素的研制以及尿素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等方面探讨提高尿素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费托合成直馏柴油和异构柴油为原料,通过尿素/硫脲对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分离,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尿素或硫脲法分离直馏柴油中的正/异构烷烃实验可以看出,采用尿素法一次脱蜡得到的产品中正构烷烃含量达到97.0%(质量分数,下同),二次脱蜡得到的正构烷烃含量达到98.0%;通过硫脲法分离正/异构烷烃,产品中正构烷烃含量为96.5%,但硫脲量使用量降低。通过对尿素法分离异构柴油的研究,可以看出尿素量增加有利于降低异构柴油的凝点。对比尿素法和硫脲法的分离结果,可以看出,尿素和硫脲均可与正/异构烷烃反应,但稳定性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尿素与高碳异构烷烃或低碳正构烷烃形成络合物更稳定,硫脲与高碳正构烷烃或低碳异构烷烃形成络合物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Hyperuraemia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uremia and renal failure. Decreasing serum urea level is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uremia and renal failure. Montmorillonite has very high affinity to various natural or synthetic toxin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iomedicine and clinical therapy. However, its effects on urea adsorption and excretion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In the present studies,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montmorillonite on urea adsorption and excretion from the intestine. In vitro studies showed that montmorillonite concentration- and time-dependently adsorbed urea with high affinity. In vivo infusing urea into the blood vessel increased the urea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estine, indicating that urea diffused from the blood vessels to the intestine. Infusing urea into the intestine increased the urea concentration in blood indicating that urea was absorbed in the intestine. Administrating montmorillonite in rat intesti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rea diffusion from the blood to the intestine and decreased urea absorption in the intestine. Orally administrating montmorillonite in normal mice as well as two types of model mice with acute hyperuraemia induced by orally administrating or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ing urea, respectively, decreased blood urea levels. Our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dministrating montmorillonite has therapeutic potentials in patients with ur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