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聊斋志异》有大量篇目反映了封建婚姻问题。通过分析《香玉》表现的婚外"有情"之恋和《画壁》描写的婚外"无情"之欲,认为蒲松龄在遵守封建礼法的同时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对男子的婚外恋情表现出宽容和赞赏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大批“痴”者形象,这些形象体现了他的创作心理,寄予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
《野草》镌刻着鲁迅心灵深处的挣扎和痛苦。对于作品所建构出的丰富的意蕴世界,研究者至今意犹未尽。其实,欲开启这本散文诗的意蕴之门,关键还在于《〈野草〉题辞》这把不可或缺的"钥匙"。通过对《题辞》中的矛盾语词和重复结构的文本细读,以挖掘鲁迅在《野草》中所深藏的在"言与不言"之间的矛盾挣扎。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大批“痴”者形象,这些形象体现了他的创作心理,寄予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一书,萃蒲松龄一生心血而成,其文学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之顶峰。蒲松龄学太史公笔法,仿干宝搜神记,搜集奇情异事,借狐仙鬼魅之形,抒孤愤幽怨之情。书中的情爱故事一反传统模式,多是“由欲生情”。典型化的情爱环境描写,以及情爱故事的描写中透着社会的投影,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高山下的花环》等新时期军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心理的分析,揭示出军人作为“人”的丰富性和立体感,揭示出他们在克服人的自然属性和情感矛盾以尽天职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巨大的,催人泪下的英雄本色,以确立军人在当今社会的内涵和素质,也体现出历史多方面的凝重感。  相似文献   

7.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述,蒲松龄颠覆了前人的创作思想,大胆地向传统提出了一些新的质疑。不仅在异类的描写上一反传统的否定和贬低,就是对现实中的女子也赋予了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在能力上远远胜过男子,这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彻底否定。她们个性鲜明,独立自主,自由支配自己的人身自由,在经济上也打破了依靠男子生活的传统。女商人的系列形象,又无疑是对传统重农轻商观点的颠覆。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在晚年创作了大量俚曲,其中有七部的题材与《聊斋志异》中的小说相同。他写作与小说同一题材俚曲的目的是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对村庸市媪进行教化,表现的主题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充满了对整个社会和底层人民的关注。作家还特意选择了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为后人改编《聊斋志异》奠定了家庭化、世俗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9.
鲁迅思想的矛盾性集中体现在他的《野草》中。这种矛盾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充满着结构张力的逻辑两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纷繁复杂的呈现在文本中,使得《野草》表现出多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近年来颇有影响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各种力量斗争、发言的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延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作为一个大众传媒时代广义的文学文本,《百家讲坛》栏目充分反射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与融合、普通百姓对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罗隐是晚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但他始终以“忠义气节”为人生坐标,于诗文当中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其社会政治思想具有哲理性、创新性和改良性.罗隐不仅将对现实的关注融入作品之中,还能够跳出一己之悲,以敏锐、独特的视角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社会政治思想闪耀着智慧而冷峻的光芒,表现了一位末世文人不失生命激情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从两方面解读连战先生深厚的民族情.这种民族情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家族,连战的先祖到台湾死也不臣服清,曾祖父至父亲三代以各种形式坚持抗日及父母对他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与他早年在祖国大陆的生活经历有关,从他对抗战和日本的态度及祖国大陆寻踪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年近古稀的邓鸣亮先生的艺术成就(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是他一生勤奋刻苦又有灵气,虚心师法名师又不断创新,注重继承传统更注重深入生活而得来。他探求美术与包装的最佳结合,亦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林纾的爱国思想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而翻译爱国思想研究也较为丰富。学者们考察林纾译著的序跋,提炼出林纾的爱国思想,这方面工作做得较为充分。也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林纾译著本身反映的翻译意识形态,包括爱国意识形态。但到目前为止,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基本以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林纾翻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纾翻译的目的与思想内涵、林纾文化互动的翻译观和林纾翻译捍卫了古文的地位等方面逐一介绍了林纾的翻译。可以说,林纾的翻译,不论从其翻译的目的考究,还是立足林纾的翻译观探索,都不难寻找出林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译体现了其“救国保种”和“捍卫古文”的爱国思想,适应了清末民初社会背景和内在需要,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需求和期待,是该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论领导者的自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就是指领导者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的管理,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自我管理是实现领导行为的前提,并且贯穿整个领导过程始终。领导者主要从身心管理、思维管理和行为管理三方面构建自我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周同宾是"南阳作家群"中的一位重要散文作家.他的"闲适"散文闪烁着出自肺腑的对社会、人生、自然"当下关怀"的思想之光,闲适中显露着关怀,平淡中藏着深意,展示出作家高洁、孤傲、耿介无畏的文人品格和对社会世俗人生的一种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晏几道的词出发,主要通过对其词的功用、创作、和境界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看其如何体现了怎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在作品中喜爱用比较直露的性描写,但他也常用含蓄的方式表述性爱。借用英国民歌、民谣中比喻和象征手法歌颂人类性爱之美是劳伦斯作品的另一特色。他的不少诗歌和小说都带有英国民歌、民谣的影响,但是当劳伦斯在作品中对它们进行借用时,这些风趣而又极具内涵的表述便呈现出劳伦斯式创作风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The poet applies different rhetorical devices, metaphor and simile in Sonnet 29, and personification in Sonnet 66, to express his specific feelings. In the endings of the two poems, the moods are quite different. Shakespeare's maste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artistic skills make it possible to express powerfully his indignation against the social in justices of his time and his devotion to his lo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