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用自制的含有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剂与聚碳酸酯混合,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了聚碳酸酯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发现合金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生烟速率等均显著降低.燃烧时间增加,说明改性剂对聚碳酸酯具有阻燃性。通过分析材料的燃烧性能,探讨了其可能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乳液聚合法制备的含有无机粒子的复合材料对聚碳酸酯是一种阻燃效能高、环境友好且实际可行的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2.
核壳结构和层状结构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对P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有纳米SiO2或纳米CaCO3的核壳结构改性剂、含有蒙脱土的层状结构改性剂,并将这些改性剂与聚碳酸酯(PC)混合,考察其对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剂后,PC的加工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冲击强度提高30%~5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不降低。改性剂还使PC的储能模量降低,损耗模量提高。同时,用扫描电镜对PC及其合金的拉伸和冲击断面进行观察,并观察了改性剂粒子在PC合金中的分散情况,从微观上解释了PC合金力学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及壳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两种核壳结构改性剂MB、MB—g—GMA,分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剂质量分数为20%,PBT/PC用量比为50/50时,共混物冲击性能最佳。固定PBT,/PC用量比为50/50,MB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实现了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1016.9J/m,实现了超韧,而MB-g-GMA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才发生脆韧转变;动态力学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PC与改性剂壳层PMMA相容性好,GMA的加入提高了PBT与改性剂的相容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两种粒子都能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基体的剪切屈服和橡胶粒子的空洞化是PBT/PC共混体系主要的形变机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沸石咪唑骨架-8(ZIF-8)表面带正电荷的特性,通过静电组装方法将表面带负电荷的植酸(PA)吸附在ZIF-8的表面,制备了含磷的ZIF-8基核壳阻燃剂(ZIF-8@PA);然后,将NH2-HBPSi接枝到ZIF-8@PA表面,构建了双层核壳阻燃剂ZIF-8@PA@NH2-HBPSi。研究了ZIF-8@PA@NH2-HBPSi对热塑性聚氨酯(TPU)热稳定性、防火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Zn、N、P、Si元素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协同阻燃作用,相比纯TPU,TPU/ZIF-8@PA@NH2-HBPSi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和总产烟量分别降低了35.2%、25.1%和65.5%。TPU/ZIF-8@PA@NH2-HBPSi的拉断伸长率为1 211.9%,维持了TPU基体的高延展性。  相似文献   

5.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缩合法制备了聚铝硅氧烷阻燃剂。应用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分析和极限氧指数研究了聚铝硅氧烷对聚碳酸酯(PC)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铝硅氧烷可降低PC的热降解速率,提高残炭量。添加质量分数为5 %的聚铝硅氧烷可使PC的极限氧指数从25.5 %提高到29.4 %,火灾性能指数提高了近2.5倍,并且显著降低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热及CO、CO2等有害气体的释放量,有效提高了PC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核壳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核磁共振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溶解实验对已脱乳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ACR)的组成及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ACR以轻度交联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具有一定的交联及接枝程度,核壳摩尔比为1.0/1.0左右,核层与壳层间存在一个中间相。  相似文献   

8.
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耦合剂、LBL等技术,通过模板反应、乳液聚合等制备了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能均匀分散在有机体中,或包覆于有机物的外层,有效防止了纳米粒子的团聚;该类材料不仅具有核、壳两类材料的性能,也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其在光、电、磁及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该类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挖掘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7,(10):115-119
介绍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ACR)抗冲改性剂的工艺技术以及影响其抗冲改性效果的因素,并分析了ACR抗冲改性剂在聚氯乙烯(PVC)、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PA6)、环氧树脂(EP)等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核-壳结构冲击改性剂ACR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聚氯乙烯》2007,(10):26-2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核-壳结构冲击改性剂ACR,重点考察了ACR胶乳粒径及ACR/PV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对ACR胶乳粒径及其分布、胶乳粒子形态结构及ACR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相似文献   

11.
硅树脂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采用苯基甲基硅树脂对聚碳酸酯(PC)进行阻燃改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基甲基硅树脂对PC具有阻燃作用,可有效提高阻燃PC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并提高热变形温度,但对电性能影响不大。在苯基甲基硅树脂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氧指数从28%提高到40.6%,阻燃等级由UL94V—2级提高到Ⅴ—0级,不仅完全满足环保要求。而且可保证改性PC材料在阻燃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性剂对超细改性氢氧化铝(CG-ATH)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CG-ATH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改性前后CG-ATH的颗粒形态及其在尼龙66中的分散情况,测定了氧指数,结果表明,改性后的CG-ATH在树脂中分散性好,在尼龙66中添加表面改性的CG-ATH,其氧指数从25%,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13.
PA66阻燃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卤系、氮系、磷系等阻燃体系对尼龙(PA)66进行阻燃改性研究,开发出一种赤磷与无机阻燃剂共用的复配阻燃体系。结果表明,当加入 赤磷10份、无机阻燃剂10份、玻纤30份时,利用该阻燃体系阻燃的PA66,其燃烧性能达FV-0级,拉伸强度大于100MPa,缺口冲击强度大于9kJ/m^2,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低烟阻燃ABS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三氧化二锑复合阻燃体系、氢氧化镁/硼酸锌/三氧化钼复合抑烟体系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阻燃、抑烟作用,以及增韧剂对低烟阻燃体系的增韧效果,制备了低烟阻燃ABS专用料。测试结果表明,该专用料抑烟、阻燃性能及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可满足家电、汽车等对低烟阻燃ABS专用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广角X射线、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测定和热分析等方法,对添加不同量含溴阻燃剂FR和协同剂Sb_2O_3的共混阻烯PAN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FR和Sb_2O_3的加入,降低了纤维高序区的规整性,但对结构单元的取向态结构和纤维的宏观形态结构的影响较小,FR和Sb_2O_3对PAN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不会使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明显劣化,但对纤维的热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能保持聚碳酸酯(PC)透明性的环保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芳香族磺酸盐、磷酸酯、含溴聚碳酸酯齐聚物及硅酮化合物等。概述了各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制备方法及透明阻燃PC的市场应用情况,介绍了各类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且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航空用阻燃硬质PUR泡沫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阻燃剂和催化剂等原材料的多次试验筛选 ,制备了一种新型航空用阻燃硬质聚氨酯 (RPUR)泡沫塑料 ,对其制备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过量填充、温度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阻燃RPUR泡沫塑料具有优良的阻燃性、绝热保温性能和力学性能 ,其密度为 0 .2 8g/cm3 ,邵氏硬度A为 85 ,压缩强度为 7.2MPa ,拉伸强度为 6 .9MPa,导热系数为 0 .0 3W/(m·K) ,氧指数为 32 % ,已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聚碳酸酯(PC)/炭黑(CB)三元及EP/CB二元两种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精密阻抗分析仪、高阻计研究了它们的微观形貌及电性能.结果表明,从热力学角度,PC比EP更容易和CB相容,在EP/PC/CB复合材料中,PC可以起到类似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加入PC可以显著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