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自制的含有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剂与聚碳酸酯混合,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了聚碳酸酯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发现合金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生烟速率等均显著降低.燃烧时间增加,说明改性剂对聚碳酸酯具有阻燃性。通过分析材料的燃烧性能,探讨了其可能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乳液聚合法制备的含有无机粒子的复合材料对聚碳酸酯是一种阻燃效能高、环境友好且实际可行的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2.
核壳结构和层状结构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对P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有纳米SiO2或纳米CaCO3的核壳结构改性剂、含有蒙脱土的层状结构改性剂,并将这些改性剂与聚碳酸酯(PC)混合,考察其对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剂后,PC的加工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冲击强度提高30%~5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不降低。改性剂还使PC的储能模量降低,损耗模量提高。同时,用扫描电镜对PC及其合金的拉伸和冲击断面进行观察,并观察了改性剂粒子在PC合金中的分散情况,从微观上解释了PC合金力学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胡婧  仲豪 《塑料工业》2012,40(3):54-57,64
研究了多芳基磷酸酯PX220与纳米蒙脱土复配阻燃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失重行为、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并采用锥形量热仪对合金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X220添加量为10份,纳米蒙脱土添加量2份时,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9%,燃烧性能达到UL 94V-0级。锥形量热仪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燃PC/ABS合金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平均有效燃烧热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都大幅下降,说明PX220与纳米蒙脱土具有非常好的协同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4.
《塑料科技》2017,(1):51-5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合金,并以磷酸三苯酯/热塑性酚醛树脂(TPP/TPPFR)复配体系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对其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强度测试考察了PC/ABS阻燃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热变形温度(HDT)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考察了合金的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测试考察了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PC与ABS的质量比为4:1,复配阻燃剂TPP/TPPFR的质量比为1:1、添加量为11份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阻燃合金。  相似文献   

5.
磷酸酯与无机阻燃剂协同阻燃PC/ABS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聚芳基磷酸酯PX220分别与纳米蒙脱土和硼酸锌复配对聚碳酸酯/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份纳米蒙脱土和3份硼酸锌分别与10份PX220复配制备阻燃PC/ABS,其氧指数分别达到28%和32%,燃烧性能达到UL94 V-0级。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表明,复配阻燃剂阻燃PC/ABS合金的炭层能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阻止PC/ABS合金热降解,PC/ABS合金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LOI)、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型量热分析研究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TCP)对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HPTCP对PC/ABS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添加量为15%时,阻燃PC/ABS的LOI为25.0%,阻燃等级达FV-0,并且与未阻燃PC/ABS相比,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最高热释放速率、平均热释放速率,平均有效燃烧热和质量损失明显降低;热重分析表明,HPTCP对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热重和残余物分析结果表明,HPTCP主要是通过凝聚相产生阻燃作用,HPTCP的添加可有效抑制PC/ABS的分解,促进它成炭,形成膨胀性炭层,该炭层通过隔热、隔氧及阻止PC/ABS分解产物的挥发而产生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EDX)研究了PC/ABS/聚硼硅氧烷阻燃合金的燃烧行为,同时考察了阻燃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PB)中的Si元素会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逐渐在合金表面进行富集,形成富含Si的绝缘炭层覆盖在基体表面,阻止合金继续燃烧,从而有效提高了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聚硼硅氧烷使PC/ABS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拉伸强度下降较少,PB对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在阻燃PC/ABS合金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可使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适量的PB可以改善PC/ABS合金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8.
磷酸酯类阻燃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婷婷  郑实 《广东化工》2009,36(7):8-10,64,65
文章研究了磷酸酯类阻燃剂RDP、BDP以及它们与TPP的协同作用对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失重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BS合金的LOI随着阻燃和的增加而增加,当阻燃剂RDP和BDP添加量均为15%时,LO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3%和35.3%,且均达FV-0级。通过热重分析表明,阻燃PC/ABS比纯PC/ABS合金的分解速率小得多。研究还表明,阻燃剂的协同作用使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优于添加单一阻燃剂的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共聚物(PC/ABS)合金基体中加入不同比例、不同含量的磷酸三苯酯/微晶纤维素(TPP/MCC)复配阻燃体系,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得到具有阻燃特性的PC/ABS合金。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LOI)、锥形量热仪测试、垂直燃烧测试等考察了合金材料的阻燃特性。考察了TPP/MCC复配阻燃体系用量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C/ABS合金中加入10份TPP/MCC复配阻燃体系且TPP/MCC质量比为3/1时,得到了极限氧指数达28.0%,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且力学性能优良的PC/ABS阻燃合金。TPP/MCC的阻燃机理为气相与凝聚相协同阻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纳米SiO2作为阻燃协效剂,利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协同阻燃剂,制备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环境友好型无卤阻燃聚碳酸酯(PC).研究纳米SiO2和RDP的添加量对PC阻燃性能和协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纳米SiO2和RDP的用量,可使PC/ABS阻燃体系达到塑料材料燃烧测试标准的UL94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9%以上.通过锥形量热仪及SEM测试表明:加入少量的纳米SiO2能够促进体系成炭,同时也说明SiO2和RDP起到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1.
硅树脂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采用苯基甲基硅树脂对聚碳酸酯(PC)进行阻燃改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基甲基硅树脂对PC具有阻燃作用,可有效提高阻燃PC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并提高热变形温度,但对电性能影响不大。在苯基甲基硅树脂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氧指数从28%提高到40.6%,阻燃等级由UL94V—2级提高到Ⅴ—0级,不仅完全满足环保要求。而且可保证改性PC材料在阻燃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种增容剂增容PC/ABS合金性能的测试对比,选用了1种效果最佳的增容剂制备PC/ABS合金.用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作为阻燃体系,对阻燃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热性能、阻燃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PC:ABS:增容剂:阻燃体系为70:30:8:15时,阻燃PC/ABS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阻燃性能达到UL 94V-0级.该合金已用于生产防火电器开关、插座面板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3.
环保型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健 《工程塑料应用》2004,32(10):20-22
采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无卤阻燃剂研制环保型阻燃聚丙烯(PP),讨论各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对研制的阻燃PP进行了阻燃性能测试和燃烧热的测试。结果表明,Mg(OH)2复合阻燃体系和氮磷复合阻燃体系对PP均有良好的阻燃效果;研制的Mg(OH)2复合阻燃PP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并对其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应用TEM、XRD、BET、吸油值、沉降速度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将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应用到软质PVC体系中。实验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为70nm,为六方形片状;经不同改性荆改性的粉体中.以硬脂酸锌改性粉体的应用效果较好;未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比表面为21.5760m^2/g,而改性粉体的比表面为22.0641m^2/g,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改性氢氧化镁的沉降速度减慢,吸油值下降.添加量为40份时PVC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磷氮阻燃腈纶结构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含磷酸二氢铵和脲复合阻燃剂的共混阻燃腈纶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在纤维成形加工过程中,部分阻燃剂聚合生成聚磷酸铵和聚脲,阻燃剂以微粒状均匀分散并包埋在纤维内部;阻燃剂的加入使纤维高序区大分子间等距离排列的规整性和片状结构单元等距离平行排列的程度降低,热稳定性亦略有下降;但纤维的宏形态结构及物理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磷氮阻燃腈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阻燃耐久性,经碱洗20次、水洗30次后,阻燃剂的磷和氮的保留率分别高达82.9%和89.5%,纤维的LOI值仍在26%以上。  相似文献   

16.
无卤阻燃PC/ABS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测试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研究相容剂、增韧剂、磷酸酯阻燃剂对PC/ABS合金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A使ABS在PC中的颗粒尺寸减少,对PC/ABS体系相容性最好,但对合金的冲击性能提高有限.丙烯酸酯类增韧剂B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C/ABS合金的韧性.磷酸酯类阻燃剂虽然对PC/ABS合金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但极大降低了合金的冲击性能,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增容剂和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ABS合金体系中加入14份阻燃剂RDP,并配以适量的增容剂、增韧剂及其它助剂,可制得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可满足轨道交通列车用内装饰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苯酚,三氯氧磷(POCl3),热塑性酚醛树脂(FR)为原料,三乙胺(Et3N)为缚酸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磷阻燃剂-磷化酚醛树脂(FR-P),采用红外光谱(FT IR),核磁共振磷谱(31PNM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及热重分析(TG)对聚合物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合成中的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将合成的化合物用于PC的阻燃,采用热分析法、极限氧指数法(LOI)对阻燃体系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PC/FR阻燃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R-P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与FR相比有较大的提高,它能促进PC热降解时成炭,使PC的热分解速率降低,当FR-P添加量为15%时,阻燃体系的LOI达31%,且通过UL94V-1级测试,其阻燃效果远远好于F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