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块对角化(BD)算法无法满足各个用户的需要、串行优化(SO)算法排序复杂、容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块对角化(SBD)算法.该算法按照各用户的信道条件、服务质量(QoS)需求给用户定义不同的优先级,并按优先级次序进行块对角化,后续用户在对高优先级用户及同优先级用户不干扰的条件下采用块对角化法抵消共信道干扰(CC...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多天线系统的空间线性发射预编码设计问题.针对有循环前缀的块传输系统,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设计空间预编码可以等效成现有的在频域为多个相邻频点设计相同的空间预编码,并可以通过凸优化方法对最优方案进行数值求解.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以信道容量上界最大为目标的次优预编码算法.在进行等功率分配时,这种次优方法退化为现有的特征波束形成(EBF).针对非块传输系统,分析了EBF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搜索的EBF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在高信噪比下的性能明显优于EBF算法.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的下一代宽频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一般采用同频组网,这就在小区边缘引入了同频干扰,影响了系统覆盖范围、容量以及边缘用户的切换体验。分布式多天线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它通过拉远天线的距离,充分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空间分集和宏分集优势,通过集中式的预编码、用户调度、功率控制等策略较好地控制基站内不同小区间的干扰,尤其适合于增强数据热点地区的覆盖,减少用户的切换次数,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多天线全电波暗室法是主流的多天线终端接收性能测量方法.为保证系统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对暗室内所模拟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进行验证测量.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包含时域、频域、空域、极化四个维度特征.文章针对上述四个维度中的关键参数:功率延迟分布、多普勒频展、空间相关性以及交叉极化比,研究分析了模型验证测量方法.基于分析结果,针对一个配置了八探头的多探头暗室内所模拟的城区微小区信道模型进行了实际测试,其四项验证指标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多发射天线选择的无线信道序统计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庄铭杰  郭东辉 《电波科学学报》2005,20(6):789-794,801
在独立平坦的瑞利衰落信道中,提出一种确定排序信道衰落因子大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DF)序系数的方法.根据输出信噪比最大的天线选择原则,就信道状态信息(CSI)正确和差错两种不同情况,分别给出n个最大排序的信道衰落因子的边缘PDF理论式.最后, 对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多发射天线选择系统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天线选择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 而且能有效地抵抗CSI差错引起的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无线移动通信对多天线移动接收端性能仿真的要求,讨论并建立了适于空时信号处理的移动端矢量信道模型。通过分析无线移动信道特点。研究了影响接收信号幅度相位的诸多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随机参数选取进行了探讨。其中考虑到移动端接收信号到达角扩散的特点,采用GBSB椭圆模型产生了适于移动端接收信号仿真的随机角度,改进了一种瑞利衰落生成算法。最后信道的数值仿真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同时,通过TD-SCDMA系统链路级仿真,也证明了该信道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天线技术作为LTE设备的关键技术,需要合理的方法评估其性能。从空间多径信道角度出发,分析其被测设备的天线方向图在不同信道模型中的性能,在多簇信道模型和单簇信道模型的场景下比较并区分不同接收天线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多发单收天线(MISO)通信系统,考虑发射端信道状态信息的差错(ECSI).研究正交空时分组码的MISO系统的多天线选择,提出了一种CSI差错的选择性信道序统计特性求解方法.在独立的平坦瑞利衰落信道和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调制下,推导了一种较准确的系统比特误码率(BER)切诺夫上界解析式.最后系统BER性能上界的数值结果和仿真结果研究表明:多发射天线选择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能有效地抵抗EC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协作多点传输技术为背景,基于信道互异性模型,介绍了3类较为典型的校准算法:基于硬件检测的自校准方法、基于天线自检测反馈的自校准方法、基于校准天线检测反馈的互校准方法。以此为基础,文章分析和研究了各校准算法的特性,评估和仿真了各校准算法协作多点传输技术在各类联合预编码算法下的系统性能,同时预测了校准算法未来的研究进程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单用户多天线平坦衰落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往往具有理想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发送端只有来自接收端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因此在发送端信道模型假设为复高斯随机矩阵.在发射端具有信道协反差反馈或者均值反馈的情形下,对达到最大的信道容量即信息论角度的最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系统的最优发送方案.对目前的关于单方向发射的最优条件进行扩展,进一步推导了沿任意多个方向发送达到信道容量的条件.数值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1.
线性预编码提高了多天线UWB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系统最大限度地达到最大吞吐量,而多天线技术提高了系统空间分集增益。针对传统的ZF算法限制误码率性能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编码方案,实现简单。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进一步减小系统误码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较传统的ZF算法性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2.
宋欢欢  唐杰  文红  向达  廖润发 《通信技术》2015,48(2):135-139
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使得信息容易被非法用户窃听,研究多天线抗窃听技术非常重要。多用户MIMO(MU-MIMO)系统采用块对角化(BD)预编码,可以实现下行链路小区用户之间的防窃听,但是不属于下行链路小区用户的恶意窃听者截获到用户的信道信息时,则很容易窃听到发送给用户的信息。文中通过改进物理层技术保证信息数据安全保密的传输,仿真验证该方案具有很好的抗窃听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联合迫零和独立信道预编码OFDM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联合迫零和独立信道预编码OFDM系统。该系统用发送端迫零顸编码和哈达玛矩阵预编码对发送数据进行联合预处理,简化了接收端,提高了系统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甘立记  王丹 《电视技术》2015,39(13):125-128
针对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AF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编码的分段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分两个阶段对S-R和R-D两个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估计,利用在中继端进行预编码,使中继节点可同时向目的节点发送训练序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估计出两段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减小了训练时隙的开支,缩短了信道估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双成  王新梅 《电子科技》2013,26(7):99-102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分析了空时信道的模型,在SVD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MIMO系统的信道等效于独立并行信道,即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信道容量线性增长,然后针对高斯广播信道和多址接入信道,讨论了MIMO多天线系统的多维信道容量区域,并且着重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对偶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时间正交的训练序列,提出了一种多天线OFDM系统前导结构,用于实现时间、频率突发同步方案,并可以用于信道估计。所提出算法的特点一是计算复杂度低;二是对OFDM符号累加求平均,可以提高同步精度;三是对LS信道估计的时域值进行截断,显著提高了噪声环境下的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7.
短波信道上常见的多径传播易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必须采取有效的信道均衡技术予以克服,同时还要估计信道在训练周期内的随机波动。采用信道线性内插估计技术,将信道冲击响应(CIR)建模为线性时变函数,在分布于数据符号两端的导频符号辅助下进行信道估计。随后结合传统块均衡技术快速恢复原始发送数据。仿真结果显示该信道估计方法信道跟踪性能较好,系统整体误码率性能适中,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朴龙 《电视技术》2007,31(2):75-77
介绍了卫星数据广播频道需求分析方法,在农村信息需求分析基础上,并对页面、内容分类、频道内容进行设计,利用资源规范对资源进行内容包装及元数据设计,实现了信息频道实用性、时效性、标准化和引导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宋高俊  曹寿国 《电子学报》2015,43(11):2232-2236
在现有的卫星多波束联合预编码技术研究中,普遍假设卫星发射机有理想的用户信道信息;遗憾的是,由于长距离信号传播延迟,这种假设并不适合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地球同步卫星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多波束协作传输方法;利用阴影-莱斯信道模型,本文导出了闭合形式的中断容量表示,给出了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多波束联合预编码优化算法,克服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波束频率复用方法比较,提出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20.
This work addresses the sever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for OFDM systems when long channel delays exceed the guard interval. Such long delays can be seen as an interference source on the one hand and also as a valuable frequency diversity source on the other hand. Instead of simply suppressing such long delays, e.g. by beamforming at the transmitter, we propose a new precoding scheme, which attempts to find an optimum trade-off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the diversity gain.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by exploiting only long-term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stead of instantaneous one. Then, it is solved based on th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criterion with a constraint on the transmit power.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beamforming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