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微波介电检测技术,测得还原增感立方体氯化银乳剂中自由光电子与浅束缚光电子衰减行为随还原增感温度的变化。实验发现还原增感温度变化会引起增感中心陷阱作用的变化:当还原增感温度较低时,增感中心起空穴陷阱作用,延缓光电子衰减;还原增感温度较高时,增感中心起深电子陷阱作用,加速光电子衰减。由此,我们得到了确定最佳增感温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内核经硫加金增感的内敏核壳乳剂的感光性能和离子性能。内核化学增感时Na2S2O3和AuCl3两者的加入量按一定比例增大时,内部感光度升高,表面感光度下降,离子电导率略有降低。内核化学增感时如果单独增加AuCl3的用得,内部感光度有所升高,表面感光性能基本不变,离子电导率略有下降。内核化学增感结束引入稳定剂583,可使内显灰雾明显降低,离子电导率也有所下降。核壳比增大造成内部感光度上升而表  相似文献   

3.
硫增感AgBrI T颗粒乳剂光电子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微波相敏技术,获得了硫增感AgBrI T颗粒乳剂中自由光电子和束缚光电子时间衰减信号,分析了光电子衰减时间、电子陷阱效应、光电子寿命、有效陷阱深度及束缚电子转移时间与增感时间的关系,获得了最佳的增感时间、衰减时间、电子陷阱效应、光电子寿命、有效陷阱深度和转移时间数值,  相似文献   

4.
核交换法对禾草类木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该交换法对麦草粉,Na2SO3-HCHO-AQ(SFP-AQ)浆,NaOH-Na2SO3-AQ(ASP-AQ)浆和NaOH-AQ(AP-AQ)浆中残余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核交换法结合硝基苯氧化反应,测定麦草原本木质素和浆中残余木质素的各类型酚核的数量,结果表明麦草原木木质素主要由25.35mol%非缩聚G单元,17.60mol%非缩聚S单元和57.05mol%的缩聚G单元所  相似文献   

5.
比较不同NaCl、Ca2+、PO3-4等离子浓度对嗜盐隐杆藻(Aphanothecehalophytica)细胞生长及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产量的影响。在各影响因子不同浓度的培养条件下,0.5mol/L的NaCl、1.0g/L的Ca(NO3)2·4H2O、0.1g/L的KH2PO4分别是其最佳生长浓度。EPS的产量在0.5mol/LNaCl、,0.5g/LCa(NO3)2·4H2O、0.5g/L的KH2PO4培养条件下最高。在较低的Ca2+、Mg2+、PO3-4浓度下可提高EPS产率。  相似文献   

6.
硫增感AgBr I T颗粒乳剂光电子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了硫增感AgBrIT颗粒乳剂,在不同增感条件下自由光电子和浅俘获光电子的时间衰减曲线,分析了不同的硫增感产物的陷阱效应.结果表明:开始时,增感产物起电子陷阱作用,至45min时,浅电子陷阱作用最佳.如增感时间进一步增加,硫增感产物将变为深电子陷阱.本文还讨论了浅电子陷阱中浅俘获光电子衰减时间与阱深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朝阳产“机选3^#”高岭土合成洗用4A沸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久  胡成双 《辽宁化工》1997,26(3):163-165,157
研究了利用辽宁省明阳产含铝较低的低质“机选3^#”高岭土,通过液相补铝合成Ca^2+交换能力较高的洗涤剂助剂4A沸石的方法,经实验考察确定,在原始物料组成为硅铝比(SiO2/Al2O3)2.0,钠硅比(Na2O/SiO2)2.8,水钠比(H1O/Na2O)50,经35℃,2h胶化和850170,4h晶化的合成制备条件下,所得产品的Ca^2+交换能力为298.8mgCaCo3/g沸石,产率为83%。  相似文献   

8.
龙世宗  刘晨 《硅酸盐学报》1997,25(6):635-642
用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a(OH)2和NaOH对C3A-CaSO4.2H2O-H2O的早期(5~10min)水化的影响,实验表明,C3A和石膏在水中,在饱和及不饱和的Ca(OH)2溶液,或在〈0.4mol/LNaOH溶液中水化,能迅速形成结晶良好的钙矾石,在这种条件下石膏对C3A水化并有延缓作用。在有足够固体Ca(OH)2或C3S存在的条件下,或在NaOH≥0.4mol/L的溶液中,石膏和C3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_3Na-DDHA在DMF-H_2O(体积分数=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溶性.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质子化);(第二步).并且,HA,HB的单电子还原半醒自由基非常稳定,而13-SO_3Na-DDHA单电子还原半醌自由基存在歧化反应,其速率常数k_f=0.408。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3Na-DDHA在DMF-H2O(体积分数ψ=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 HA,HB:HA(HB)+e+H^+-HA(HBH)+e-HAH,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13-SO3Na-DDHA+e-13-SO3NaDDHA,(质子化)13-SO3Na-DDHA+H^+-13-S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核颗粒进行还原掺杂和将其包壳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DMAB用量、内部有还原敏化中心(Ag2)的AgBr核壳乳剂.这些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当这些乳剂分别进行表面硫、金和硫加金增感后,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感效应;另一方面又随DMAB用量的提高,灰雾明显增长,特别是在金增感和硫加金增感的情况下、此外实验结果还证明,提高核乳剂的包壳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壳乳剂的灰雾。  相似文献   

12.
使用反馈式微机控制双注乳化仪,制得了溴碘化银微晶乳剂。在特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分别在乳剂乳化后、化学增感过程和光谱增感过程中加入,获得3个系列经过掺杂增感后的乳剂。对其进行感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氧化石墨烯在化学增感过程中具有有效的防灰雾效应,可作为防灰雾剂;(2)氧化石墨烯在化学增感过程中,在达到平衡后,具有一定的增感效应;(3)氧化石墨烯在光谱增感过程中,随着染料吸附时间增加,对乳剂的增感作用愈明显,具有增感效应和防灰雾功能。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卤化银微晶已在新开发的各种高质量感光材料中得到应用。近十年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又出现新型中空卤化银微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一种表面有许多小孔及凹坑的中空卤化银T颗粒的制备方法和感光性能。由于其独特的孔洞结构,使位错、缺陷增加,填隙银离子浓度增加和电子陷阱增多,潜影形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乳剂感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甲酸盐在纳米AgBr/I粒子乳剂中的增感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别以鱼明胶和骨明胶(惰胶)作为分散介质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与粒径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利用掺入作为正空穴捕获剂的甲酸盐,可以使本征感光度很低的纳米粒子乳剂的感光度有相当大的提高,显示甲酸盐具有很好的增感效果.对鱼明胶介质中制备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甲酸盐掺杂方式不同其增感效果不一样.在乳剂颗粒中均匀掺杂增感效果最好,而趋向于近表面掺杂则增感效果降低,显示出甲酸盐掺杂的位置效应.籽晶掺杂后包壳的复合结构乳剂颗粒与均匀掺杂乳剂颗粒的增感效果近似.对鱼明胶介质中制备的掺杂甲酸盐的纳米AgBr/I粒子乳剂再进行硫增感或硫加金增感,乳剂感光度可进一步提高,表明甲酸盐掺杂与常规的硫增感或硫加金增感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钙离子对卤化银乳剂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控制乳剂中一系列不同的钙离子浓度(4.0~80×10~(-3)mol Ca~(2+)/mol AgX),研究了化学增感时间对钙离子浓度的依赖性,测定了相应的感光特性,结果表明,乳剂中的钙离子在不影响最佳感光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抑制灰雾并延缓化学增感过程,延长化学成熟时间。 经感红染料光谱增感后,测定了染料的相对增感倍率,本征及感红光谱感光度,研究了它们对轧剂中钙离子浓度的依赖关系。以卤化银乳剂对染料的吸附,对光的吸收以及Dember效应的实验结果为佐证,说明钙离子在光谱增感的电子转移过程中,起着电子陷阱的作用,从而抑制感红感光度的增感;与此同时,钙离子又抑制染料对本征感光度的减感,这可能是由于钙离子的存在阻碍了染料正空穴对卤化银本征潜影的氧化,从而保护了部分潜影免受染料正空穴的袭击。  相似文献   

16.
碘含量对立方体卤化银乳剂感光和离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方研究了小颗粒立方体乳剂的不同碘含量及不同碘分布对乳剂感光度,离子电导和光电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较小的碘含理范围内,当碘的分布基本相同时,乳剂感光度与离子电导随碘含量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这种影响的碘的摩尔分数范围为0-1%。而乳剂的光电子寿命在实验范围内一直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7.
溴化银乳剂中Ag2掺杂的位置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微机控制的双注仪,在晶体生长过程的不同时刻,加入一定浓度的二甲基胺硼烷(DMAB),制得了一系列Ag2处于不同掺杂位置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乳剂.对这些乳剂感光性能的研究表明:1)他掺杂乳剂与未掺杂乳剂相比,感光度有显著提高;2)心掺杂乳剂可同时与常规的硫加金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进行协同增感;3)心掺杂接近微晶表面时乳剂感光度的增幅最大;4)在本实验条件下,掺杂乳剂的灰雾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将甲酸盐掺杂在乳剂微晶不同位置处,制备成氯化银立方体微晶乳剂和{100}面扁平微晶乳剂.实验发现:作为正空穴捕获剂,适当计量的甲酸盐在不增加乳剂灰雾的前提下,可使上述乳剂的感光度提升3—8倍.甲酸盐在两种晶形乳剂的不同位置掺杂的研究结果显示,甲酸盐均匀掺杂可比表面掺杂获得更高的感光度.在两种乳剂中甲酸盐掺杂增感都可与其后的硫增感、硫加金增感以及光谱增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乳剂的感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三氮吲哚利嗪对氯化银乳剂光谱增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氮吲哚利嗪(TAI)是一种常用的银盐感光材料的稳定剂,许多研究表明TAI在化学增感或光谱增感乳剂中具有超增感作用[1,2],另有报道,它与光谱增感染料两者之间的添加次序对增感效果有很大的影响[1,6,7].在Tani的研究中[1],在光谱增感后的乳...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type on photodegradation kinetics of β-carotene in oil-in-water emuls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zed emulsions of lecithin, sodium stearoyl 2-lactylate (SSL), and 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laurate (Tween-20) together with a β-carotene solution in corn oil were exposed to illumination. The rate of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was mathematically modeled by regression fitting. The lecithin-stabilized emulsion showed higher light fastness than the other samples. β-carotene photodegradation reaction followed a zero-order kinetic model for oil-based systems and lecithin emulsions, while β-carotene degraded by a first-order reaction in SSL and Tween-20 emulsions.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revealed that water-based samples are more heat sensitive than oil-based samples. An isokinetic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samples. Moreover, results indicated mixing of SSL and Tween-20 with lecithin leads to better protection of β-carotene than emulsions stabilized with SSL or Tween-20,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