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紫砂制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文化、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求重建紫砂制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关联,从而挖掘出紫砂制壶艺术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为紫砂制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建立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的保护名录,正是因为这一代代的坚守与传统,这样世世代代把紫砂文化薪火相传与生生不息才有了现今的百花绽放,紫砂文化流传至今与传承、创新都是密不可分的,让爱壶人士们可以在紫砂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徜徉。这把"富贵达利壶"从名字就能看出是兼备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寓意与紫砂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用了仿生的手法把江南盛产的杨梅结合到紫砂壶中,让这把壶变成了一把颇有艺术价值的花器,把这把壶的理解与感悟展现出来,也让我们赏壶之人深感其中浓浓的富贵吉祥之感,也让我们可以更加热爱自然与生活。  相似文献   

4.
0引言 紫砂文化是紫砂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其中尤以壶名、壶铭及款识最能体现文化品位。壶铭、款识集诗、书、画、印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其文化含量自不必说,而壶名的好坏、雅俗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5.
千年传承的紫砂陶文化,在山水的滋养之中,延续着紫砂与竹的旷世情缘.在传统紫砂艺术创作与竹文化清韵自然氛围中两者得到艺术的升华.紫砂艺人以竹的形象作壶,体现了文人爱竹,爱壶,也表达了自己的脱俗清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紫砂文化艺术形态五百多年,紫砂壶艺传承创作,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又具有个性的文化艺术之路.壶艺创作,层出不穷,壶艺创作者心手相传,奠定了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基础,也为全国各地茶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艺术载体,因此紫砂茶具成为泡茶的最佳用具.紫砂壶本身的泥料不可再生性与手工制作的技巧性,决定了紫砂壶及紫砂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而紫砂壶的创作,成为越来越多茶客、壶友、藏家的研究对象与修心禅定之上品佳器.  相似文献   

8.
正紫砂,作为宜兴一张绝美的城市名片,受到越来越多藏家、茶人、壶友乃至寻常百姓的追捧。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文化艺术与养生之道的追求,而伴随着紫砂文化的广泛传播,紫砂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紫砂艺人的手工技艺日益成熟,"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情况广泛存在,陶刻作为紫砂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紫砂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升了其文人气息,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融入紫砂陶刻。现从自己的紫砂陶刻实践中阐述对书  相似文献   

9.
历代的紫砂艺人经过细心观察,在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具备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在设计紫砂茗壶造型时灵感迸发,并形成了壶器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这款紫砂"馨竹雅韵套壶"汲取了竹文化的养分,塑造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0.
《爱莲说梨形壶》是以梨形壶为载体,以刀代笔在其上微刻爱莲说全文,在方寸之间字字清晰,为紫砂艺术融入更多传统文学与艺术韵味,展现出不同的紫砂风采,提高了紫砂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1.
刘蓉萍 《江苏陶瓷》2010,43(5):46-46,49
宜兴紫砂壶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优异的材质、古朴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享誉海内外。在薪火传承中,积淀并衍生了紫砂艺术与紫砂文化,成为我国传统工艺门类中一个十分独特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盛世收藏的兴起,壶艺创新已成为当代艺人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揭示了紫砂文化传承有序的发展轨迹。壶艺创新是历代艺人为适应人们不同生活习俗与文化需求而创造不同艺术形式的一个求索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紫砂陶刻一直以来,伴随着紫砂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陶刻与紫砂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在古时候,做壶的多为工匠,刻字的多为文人,陶刻的存在为紫砂孕育了文化的土壤,吸引了更多的读书人参与到紫砂中来,留名刻款,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鲜明的民俗特性,可以说壶上的铭刻伴随着紫砂文化的兴衰走过了风风雨雨。自陈曼生以后,许许多多的书画名流为紫砂的繁荣添砖加瓦,使得紫砂陶刻迅速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做壶人不单做壶,还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壶作品以厚重见长,古朴端庄、圆润苍劲,壶韵的刚劲与柔弱共济,强劲与灵秀共存。紫砂"弦思壶"在仿造传统壶型的同时,并不刻意模仿,而是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将紫砂陶艺视为了文化理念中的一种文化来深入研究,并发扬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紫砂陶艺与中国传统松文化的结合,堪称紫砂史上的伟大创新.它的出现,天才地把中国松文化极其有机地融合到小小一把壶上.可以说,正是陶艺者奠定了紫砂壶与松文化相结合的坚实基础,开辟了工艺品与高雅艺术相交融的广阔天地.本篇以紫砂“青松壶”的制作工艺,谈谈松文化在紫砂壶艺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秋韵系列》壶运用了供春壶的花货艺术结合仿自然的树木纹理,树皮的肌理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形制的变化与壶艺的内涵更为拓展延伸,外观更加格古韵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两把《秋韵系列》壶不仅优美实用,同时更具有值得人们探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手工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双手创造了精彩的文化,创造了现代社会,让现代社会文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飞快。也是人类这一双灵巧的双手赋予了紫砂新的气韵与生命,创造出了精美的紫砂壶,也让中国宜兴闻名于世。紫砂的兴起与天然的紫砂矿料也有很大关系,独特的紫砂泥与心灵手巧的紫砂匠人才能赋予紫砂新的生命。紫砂壶源于北宋,兴于明清,直至今日已经是到达了紫砂行业的繁荣,经过这几百年来的沉淀与传承,紫砂文化已经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文化了,也逐渐成为陶瓷艺术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也是可以代表中国文化与国粹的艺术品。紫砂壶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千姿百态的造型都是因为紫砂泥料极强的可塑性。各种紫砂壶中提梁壶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壶型了,这把"曲壶提梁"线条美与内在的品味都值得我们好好赏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特点,谈论了自己对紫砂花壶创新的一些感悟,表明了宜兴紫砂花壶的创作应以传统技术为基础,观察与学习前辈的经典制作,走发扬传统,勇于创新的道路。从事紫砂花壶的创新,还要不断地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并且创造出有自己个性的紫砂艺术。创新的作品,不能脱离紫砂壶的功能性,作为一个紫砂从艺者,要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紫砂艺人在创作壶器的过程中,会将传统文化与壶器的神韵进行结合,于是诞生了不少人格化的艺术作品,吸引了茶客们的喜爱与收藏者的关注。这款紫砂"竹鼎壶"以竹元素为创作题材,融入了人格化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陶瓷史上,正是"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紫砂印记,成就了紫砂陶刻艺术装饰的经典与文化精髓,或者说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艺术水准、文化内涵、金石韵味。也正是这样一种陶刻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了紫砂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陶瓷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相似文献   

20.
戚慧强 《江苏陶瓷》2010,43(6):35-35,37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而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代表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和紫砂名家的成就。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的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