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体系的界面张力。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降低界面张力起重大作用,而聚合物则影响甚微;单纯碱剂或碱浓度小于0.5%的复合配方不能使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初步得出了兴1块复合驱配方,其中二元配方为:(1.5%~2.0%)Na2CO3+(800~1000mg/L)Mo-3000;三元配方为:(1.5%~2.0%)Na2CO3+0.2%ADF4(或LH)+(800~1000mg/L)Mo-3000。它们均可将体系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为该区块复合驱数模及矿场试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驱油体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李干佐  田根林 《油田化学》1999,16(4):341-344,392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2CO3 + NaHCO3)+ 0.6% SDC5+ 0 .5% 植物胶( 苎麻胶) + 0 .16% HPAM( BP7) 。此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最低瞬时界面张力为5 .93 ×10- 4 mN/m 。在室内用两种填砂管模型进行驱油实验,得到的采收率为18 .8 % 和19.1 % ( OOIP),注入1 g SCD5 驱出原油138.3 mL。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油田ASP驱工业扩大试验廉价配方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雨  乔琦  董玲  雷小疆 《油田化学》1999,16(3):247-250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一区流体及储层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用廉价配方的研究工作。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的筛选,确定廉价配方为0 .3 % K P S2 + 1 .4 % Na2 C O3 + 0 .14 % H P A M,此配方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 - 4 m N/ m ,抗稀释性和抗 Ca2 + 能力强,在室内物模驱油评价中提高采收率超过20 % O O I P,化学剂费用比先导试验用的降低25 % 以上。指出了该配方在七东一区进行工业扩大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体系的界面张力。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降低界面张力起重大作用,而聚合物影响甚微,单纯碱剂或碱浓度小于0.5%的复合配方不能使兴1块驱油体系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初步得出兴1块复合配方,其中二元配方为:(1.5%~2.0%)Na2CO3+(800~1000mg/L)Mo-3000,三元配方为:(1.5%  相似文献   

5.
根据杏五区中块油层的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驱油配方研究,确定三元复合体系配方为1.2%NaOH+0.3%ORS+1.4%胶板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与杏五区中块原油形成的界面张力为10-3mN/m,室内天然岩心驱油效率比水驱采收率提高21.7%。  相似文献   

6.
张路  赵濉 《油田化学》1998,15(4):348-353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离子强度下短时间内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外加表面活性剂对高离子强度下长时间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动态界面张力的最低值与界面上各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和比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欢喜岭油田欢50块高温油藏室内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结果证明,欢50块原油/(碱+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利用界面张力与温度关系曲线外推,获得不易测定的较高温度下界面张力值,由于欢50块油藏温度很高,表面活性剂的热稳定性成为化学驱成功与否的关键,试验证明,含盐度是影响表面活性剂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配方1.5%Na2CO3+0.4%LH可满足高温条件下欢50块油藏原油低张力驱  相似文献   

8.
用于无酸值低活性原油油藏的ASP驱油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庄  刘加林 《油田化学》1997,14(4):352-356
针对原油酸值为零的辽河油田曙光4714区块原油,进行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简称ASP)复合驱油的研究。从14种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了两种与NaOH+Na2CO3混合碱和聚合物复配的ASP体系,可使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降至10-4mN/m;还研究了该配方体系与原油的乳化性能、长期稳定性,并作出了活性图;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岩心上ASP体系可提高采收率20.6%,在人工充填天然油砂岩心上可提高采收率26.8%,采出液十几分钟后乳化现象消失,油/水彻底分离,界面清晰。本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酸值低活性原油,ASP复合驱也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杏五区中块三元复合体系驱油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叶五区中块油层的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驱油配方研究,确定三元复合体系配方为1.2%NaOH+0.3%ORS+1.4%胶板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在孤东油砂上的吸附损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王宝瑜  曹绪龙 《油田化学》1994,11(4):336-339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3530S的静吸附量分别为1.33、2.4、0.215mg/g油砂,动吸附量分别为0.67、0.24、0.055mg/g油砂。  相似文献   

11.
从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趋势,特别是刺激石油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等方面的信息看,近期内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不容乐观。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也有投机交易猖镢、某些国家因自身战略利益而人为纵容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全球石油总需求快速增长是造成石油供需偏紧,进而推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最基本因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必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影响相对有限,且在可控范围之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中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的对策,以化解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的“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石油定价机制,其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鼓励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但无助于规避石油价格风险,也不能反应我国石油的供需关系,因此改革与完善现行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已势在必行:第一,打破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石油生产领域;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全面开放上游和管道领域;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石油流通领域。第二,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国家由价格制订者转变为价格监管者。第三,协调各能源行业的发展,统一考虑其市场化改革进程。第四,用三大石油公司的部分国有股分红设立石油价格风险基金。第五,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3.
油价上涨的最大获益者不是石油生产商而是交易商和投机基金,投机基金在能源领域的总体回报率达15%左右。全球有420家专业从事能源投机的对冲基金,每天用于交易的投机资金有1000亿美元,油市成为投机基金炒作的天堂。投机基金的行为具有“头羊效应”,这也加强了投机基金对油市的冲击力。但油价从根本上受供求关系制约,不会无限制地涨下去。靠炒作出来的高油价是当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泡沫,随时可能会破灭,对此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石油定价机制所导致的诸如石油价格变动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信号失灵等问题思考了相应的改革对策,提出了调整政府价格管理职能、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完善稳定油价的调控体系以及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等7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轻油泵房产生油蒸气的原因,介绍了有关降低轻油泵房油蒸气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层微观水驱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研究了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实验表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河道沉积驱油效率无多大差异,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驱油效率随压力的升高而上升。三间房组的油层裂缝80%为充填缝,对水驱油过程无多大影响。由于三间房组油层强亲水,自吸对提高油层驱油效率是有利的。三间房组油层微观水驱油效率总体上高于安塞油田王窑区、科尔康油田白2块、五号桩油田桩23块三个低渗透油田(区块)。  相似文献   

17.
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再次运移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由烃源岩中排出的油气,经过初次运移、聚集和二次运移、聚集而形成的油气藏,当区域构造格局因受构造运动而发生改变或由于断裂的活动而使构造面貌发生变化时,已形成的油气聚集的相对平衡就被打破,油气沿区域不整合面或断裂向低势能方向发生再次运移,并在适宜的圈闭中再次聚集成藏。由于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因此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再次聚集现象十分明显,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要结合烃源岩热演化史、构造发展史和沉积史,确定烃源岩的分布、生储盖组合类型,恢复各期的构造格局和构造面貌,以确定油气再次运移的方向和再次聚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油品储存收发过程中密度与计量的关系,并提出了向客户宣传计量知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原油消泡剂HBX—1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忙 《油田化学》1997,14(3):233-236
原油消泡剂HBX1由消泡主剂、溶剂及少量润湿分散剂复配而成。本文介绍了消泡主剂和溶剂的选择、配方确定、HBX1的技术指标及在华北油田采油三厂高一联合站现场试验的情况。在原油中加入HBX1使油气易于分离,电脱水器工作平稳,脱水原油含水率降低。本文还扼要地介绍了测定原油消泡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十一五”期间石油市场发展环境、面临问题与挑战、供需总量变化趋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市场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促进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效、节约、安全的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