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闫敏娟 《山西建筑》2009,35(23):324-325
针对公路隧道防排水的重要性,提出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原则,介绍了隧道的防排水措施、衬砌裂缝的防治措施及公路隧道的衬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隧道衬砌质量,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深埋软岩公路隧道施工中采取的防排水施工技术,其中包括防排水措施及防水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防排水方面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进一步搞好软岩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施工,从而保证软岩公路隧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金铁军 《山西建筑》2012,38(5):193-194
以滨绥铁路牡丹江—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分别阐述了洞外防排水、中心深埋水沟、环纵向盲沟等分部工序施工要点,为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海底隧道修建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结合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工程,对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水压力设计值的确定,衬砌结构断面优化与防排水方案,穿越海底不良地质段(断层、溶槽)的施工措施及服务隧道设置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围岩稳定性和隧道涌水量的大小综合考虑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采用限量排放的防排水方案对海底隧道较为适宜;施工中可采用注浆和冻结法穿越海底的不良地质段;设置服务隧道有利于隧道施工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5.
高压富水地层中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隧道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措施后,衬砌外水荷载的计算,以及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大小对衬砌外水荷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当衬砌背后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大于注浆加固体渗入水量,外水荷载对衬砌的影响大大减小,从而可使所设计的衬砌厚度明显减小.并据此设计了梨树湾隧道深埋高水位地层的衬砌结构.现场对衬砌应力的实测数据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隧道整体质量和运营使用,如何保证隧道在衬砌后不渗、不漏,真正达到一级防水等级为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结合武广客专五尖大山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阐述隧道防排水的施工要领,介绍防排水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创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线大跨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鹏程 《山西建筑》2006,32(12):289-29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排水设计及隧道防水材料的选择,详细阐述了三线大跨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检验方法,可为以后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高等级公路隧道衬砌防排水的施工实践,分析了出现衬砌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通常采用的几种检查方法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飞鸾岭隧道软弱富水破碎带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飞鸾岭隧道出口施工中 ,采用小管棚预加固地层 ,布设锁脚锚管限制支护沉降施工方法及地下水引排、复合衬砌中心水沟设置的防排水措施 ,解决了施工地质条件较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芮清勋 《江西建材》2016,(4):155+15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铁路隧道进洞前防排水、开挖过程中的涌水、二次衬砌中防排水、二次衬砌渗漏处理与控制等方面分析怎样做好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排水管过早地冻结与过晚地解冻是引起寒区隧道冻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冻结期和消融期隧道衬砌壁后围岩温度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条带状保温隧道环向排水体系:(1)隧道环向排水管自上而下直通隧道的中央排水管,隧道纵向排水管径三通向环向排水管汇水;(2)间隔地对环向排水管进行局部保温,在衬砌壁后采用条带状保温层,在路面之下采用带有保温层的排水管;(3)条带状保温层有两层防水板密封夹裹,其中一层防水板与隧道的防水板形成一个整体。衬砌围岩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由于有、无保温层的环向排水管相间布置,两类排水管的冻融状态存在时差,该时差有利于解决衬砌后在冻结期和消融期的排水不畅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佘建 《山西建筑》2007,33(12):325-326
介绍了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的设计情况,从基面处理、透水盲沟、防水板、止水带、仰拱施工缝等方面对山岭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解决隧道易渗漏的较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高压富水区限排隧道围岩与衬砌水压力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穿越重庆市中梁山高水压岩溶区的石板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稳态渗流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控制排放下隧道衬砌周围与围岩内的水压力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半包防水与全包防水条件下衬砌上的水压力分布规律,以及全包防水条件下注浆与否围岩内的孔隙水压力特征。研究表明:(1)采用全包防水,不但可以改善隧道的防水条件,而且可以缓解仰拱的水压力,这对于隧道衬砌的耐久性是有利的;(2)隧道排水率对隧道衬砌周围的水压力有显著影响,当地下水较丰富时,注浆可使隧道排水率增加、衬砌压力减小;(3)围岩注浆可以减小隧道排水对围岩水压力的影响范围,且孔隙水压力在注浆圈范围内变化梯度很大。  相似文献   

14.
厦门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底隧道不同于陆地隧道,水压高,水源充足,又无天然出口,海底隧道的渗水问题远比陆地隧道严重得多,处理起来也困难得多。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海底隧道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运营费用的主要部分,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和标准的确定又是设计合理防排水系统的基础。在分析国外已建成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确定海底隧道防排水原则的临界地下水位,并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厦门海底隧道设置盲管排水系统后的排水量和衬砌背后水压,从运营经济性角度分析排导系统设置的可行性,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应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合理的防排水体系,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提出的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巉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天巉公路唐家风台隧道防排水主要施工工艺。分析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排水沟、排水管的衔接和敷设,防水板质量以及防水板的铺挂和焊接。提出唐家风台隧道防排水施工的要求,及控制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青林 《山西建筑》2009,35(6):344-346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张茅隧道的施工实例,针对黄土隧道高水位、高含水量的特点,提出了防排水措施,介绍了富水黄土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从而达到防水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旗号岭隧道岩溶地段防排水综合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旗号岭隧道岩溶地段根据涌水量确定不同的防排水形式 ,涌水部位采取喷射混凝土、设置排水盲沟、集水槽及排水通道、增设洞内涵洞、铺设防水板、防水混凝土等防排水综合施工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埋岩溶富水地层的隧道设计和施工一直是隧道界的难题,岩溶区隧道不仅在施工存在发生突水、突泥的施工安全风险,运营阶段还可能会产生高水压衬砌开裂、渗水及水沟排水能力不足等长期病害,严重影响铁路隧道运营安全。基于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第二线田坝村隧道岩溶裂隙水泄水洞工程实例,结合现场揭示地下水的来源及涌水特点和涌水量,对泄水洞平纵位置设置方式进行了方案比选,详细分析了高位泄水洞和低位泄水洞的优缺点,同时对平行泄水洞及横洞段与正洞的位置关系及各部位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设计,解决了隧道施工及运营期岩溶水害难题,可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我国第一条大断面、浅埋暗挖法施工的海底隧道在防排水设计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措施,以及目前该海底隧道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防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该海底隧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70 m,衬砌结构承受0.7 MPa水压力。整个海底隧道均处在海平面以下,在海水及陆域地下水的包围之中。所以该隧道防排水采用从初期支护、防水板铺设、分区防水、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防水、埋设纵横向盲管到高性能混凝土自防水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多道防水,刚柔结合"的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某城际高速铁路明挖隧道工程,在对其现用防水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程渗漏水发生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工程渗漏水的情况,结合高速铁路对隧道渗漏水的控制要求,提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关键部位重点设防”的防水思路。以“可维护性、加强排水”为指导,对富水区明挖高速铁路隧道主体结构采用分区防水的措施,并预留注浆管,同时,设置连通结构内外的排水盲沟系统;对施工缝及变形缝等细部位置,通过采用内外排水沟槽,进行多道设防并预留注浆管的措施进行重点设防,以提高其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的防水能力。工程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